关中古戏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初探
2018-07-14刘涌涛渭南师范学院714000
刘涌涛 (渭南师范学院 714000)
古戏楼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在现代城市快速扩张运动与环境改建的过程中,其存在越来越少。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日益发达,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古戏楼在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与利用也尤为重要。陕西作为古文明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源远流长,戏曲活动亦很频繁,但是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较少,对现存古戏楼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手法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这一缺憾。让古戏楼重新融入现代环境建设中,这就需要在景观环境设计中探索新的应用手法,使得城市的发展与古戏楼的保护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一、古戏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景观最初的存在,首先是实用功能,然后才是环境美化功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在满足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应同时突出文化性。古戏楼作为戏曲文化的载体,与其融合,丰富景观内涵。古戏楼在景观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营建特色文化景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孕育了肤色各异的人种,也造就了世间文化百态”。古戏楼体现了特定历史环境中,一定地域内的人民的创造力和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创造力和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它们间接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也都有其地域性。古戏楼代表当地特色文化及风土人情,塑造独特景观,使得使用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其次,渲染环境氛围,对于特定景观环境的营造,将古戏楼作为文化素材,融入景观设计中,形成与环境统一的景观风格;最后,丰富景观元素,古戏楼作为传统古建筑,在满足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的基础上,丰富建筑形式,也可提取古戏楼纹饰等元素,并通过科学的、艺术的以及工程技术的手段应用于景观设计,丰富景观设计元素。
二、古戏楼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1.重现
重现,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但已经不存在或者是已经失去原本面貌的物体或者场景进行重新设计或者局部改造设计。在对其构造、功能等了解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技术与艺术,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建。如:“对于原场地具有存在价值的古戏楼,可在原状上进行‘逆向施工’,专业技师对建筑的各个部件进行系统的编号、保护、存放,在合适的新址使各部件尽可能地可以组合成原有的形态”。
重现的表达手法,可以结合现代科技表现手法,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细节特征,再现历史文化的原状,从而创造出场所的历史韵味,唤起人们对特定历史阶段的记忆和遐想。如,古戏楼可结合观演空间,利用对景的造景手法,结合景观中的活动项目,形成演艺空间,打造动态的景观节点,增强景观的参与性。
2.保留
保留,是对现存较为完整的古戏楼形式的保留,并根据景观场景需求,进行适宜的改造,展现古戏楼的形态特征,突出文化特色。保留的应用方法,协调整体环境,对古戏楼的破坏性小。
保留的应用手法可以通过对现存的特色场景保留,如传统建筑形式,适当删除琐碎的细节杂物,强化、添加突出体现场景主题的文化性的元素。如,传统村落中的戏台,以现有建筑为载体,把与民间祭祀、节庆活动等相关文化场景及物品加以强化及添加,删除不相关的细节部分,突出传统民间习俗文化,烘托景观氛围,体现当地民俗特色。
3.提炼
提炼,指从传统古戏楼中挖掘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形式符号,从而起到强调地域民族特色的作用。
提炼的表达方法不一定完全遵循传统的方式,从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古戏楼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利用现代技艺,以景观元素为载体,如在景观的设计中,可将古戏楼中的结构、雕刻纹饰或经典传统戏剧故事等通过景观小品、道路铺装、景观灯柱、景墙等元素表现出来。
4.借鉴
借鉴,不是照搬,是参考和汲取传统古戏楼及当地戏曲中的适宜元素,借鉴某个元素符号、结构、人物等,通过空间叙述手法来表达内容,突出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借鉴的表达手法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三、结论
古戏楼作为传统古建,是景观中的主要设计要素之一,丰富景观设计素材,突出地域特色,增加景观内涵,烘托场景主题。景观作为载体,使得古戏楼融入现代环境中,得到传承和保护。通过分析得出重现、保留、提炼、借鉴等应用手法,使得不同条件下的古戏楼能较为适宜的运用到景观环境中,从而得到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力.新乡留庄营古戏楼的建筑特点与保护理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9).
[2]赵博.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探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