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影响艺术史的发展
2018-07-14陈婧赟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310023
陈婧赟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310023)
艺术史是历史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无疑是变化和丰富的。由于不同文明、地域、民族和时期产生艺术的语境完全不一样,学习和研究艺术史很难采用统一的方法和路径,比如,对远古时期的图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或者对中国唐宋时期绘画的研究显然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把艺术史比喻做一个舞台,这是个由许多艺术家们参与演出的巨大舞台,即使艺术家们谢幕离开,他们还是在这个舞台留下了很多的痕迹。而今天,学者们及观众们作为已经跟这个舞台有一定距离的人,则要试图通过寻找和分析这些痕迹,走进当时艺术家们所处的那个舞台中,重新体验在那个舞台上演出的感觉。而展览就是让我们站上这个舞台最好的媒介也是最快的捷径,是我们一次次对艺术史和艺术家们进行重复寻找、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突破口。
艺术展览是一个特殊的艺术流通枢纽,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在其中塑造了艺术生产和分配,艺术展览也是艺术现象的敏锐体现,是艺术生态链最重要的环节。在17世纪,艺术展览是作为交换艺术的宗教场所。最早在罗马组织举办的艺术展览,是为了庆祝基督教日。教徒们遵从旧传统,把毯子挂在宫殿的窗户上并饰以宗教题材镶嵌画和绘画,所有主题都围绕着《圣经》中的人物和事迹,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尊敬和推崇宗教礼仪。作为基督教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绘画作品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财富标志,达官贵族们为了向世人展现自己大量的私人奢华绘画藏品,开始举办对外公开的艺术展览,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财富和高贵。当时有许多踌躇满志的年轻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的优秀作品慕名前往罗马,希望展现自己的才能、寻求成名的机会,也想要得到一些资金赞助,却受到了社会的忽视。有钱人们而更偏向于购买收藏已经成名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好在举办展览时对外展出炫耀,由此来象征家族的富裕程度和高贵的地位。以至于在当时,艺术缺少活力,新的艺术很难得到推广和传播。
到了18世纪,法国开始盛行政府与学院主导的官方沙龙展览,目的在于展现画派成就,建立国家文化形象。传统沙龙展览的特点是把巨幅绘画作品悬挂在巨大空间内的墙上、地板上和天花板上。因为超大比例的艺术作品,意味着上层社会权贵们的气派和权力,显示了他们的特殊权利对公众的控制。这使得很多小规模的绘画作品被放置在角落里或被挂在顶部,很难被观众看到。严格的霸权政策、还有这些不遵从大众意愿的作品以及引起视觉混乱的布展方法,令艺术家和公众们对官方沙龙展览感到失望,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创办具有改革创新意义的艺术展览的想法。另一方面,随着非官方私人艺术收藏市场的兴起,买家们寻求的不再是宏伟的巨大的空间,而是更为私密、安静的小型私人的空间。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不但体积较小的绘画得以展出,且艺术的商业意义能够在类似于家庭内部的私人环境中表达出来,其目的与那些由贵族控制的、学术政府系统影响的官方沙龙展览完全不一样。
19世纪,一系列民间和艺术家个体组织陆续出现并且前赴后继地行动起来,创立了独立于官方沙龙展览的模式,新艺术在新展览中诞生了。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法国8个艺术家组织了第一个新印象主义的展览“Salon des Independants”。 这些新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在他们的小房间里,进行着结合科学实践的光学和色彩学理论试验。他们在绘画中运用色度明与暗的对比,色调冷与暖的对比,线条的变化来表达思想感情、诠释着分割主义。他们选择了更为私人的场所展出作品,并且鼓励人们去购买小范围、在私人空间内甚至在家庭内部展出的艺术作品。1880年,当他们举办第五个展览时,他们用精美的色彩缤纷的背景代替了传统沙龙展览中强烈的红色背景墙来展示他们的作品;下一个展览时,背景墙的颜色开始配合挂着的绘画作品的颜色来选定。为了尝试去增强和提升审美品位,他们更是把装裱绘画作品的框架都涂上各种颜色,为了与作品的颜色互补等。这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艺术展览,得到了空前的反响和巨大的成功,彻底打破了传统沙龙展览制度的束缚。艺术家们采取了联盟的方式,为自己的新艺术创立了新的展览形式,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体现相应的商业价值,开创了印象派艺术的新纪元。这些新展览和新展览中的新作品最终都在先锋派艺术运动中收获了国际上的声誉,受到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巨大欢迎,影响了后面几十年的艺术走向。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加速贸易自由化竞争,老旧的经济体系的限制被破除,官方的资金和私人的资金流入艺术市场,艺术环境变得更加开放自由。独立策展人和展览组织不断涌现,突破了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所决定的官方艺术文化视角,源源不断地给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艺术市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壮大,作为艺术的交互中心,艺术展览未来更将扮演着一种预设先进重要趋势的角色。只有让更多的展览投入到积极而开放的现代艺术实践中来,承担更多的社会使命,表达人文关怀,在人类文化精神的建构中突破自我,更具创造性与建设性,才能在今天多元的艺术环境中更有力地推进艺术前行,推动整个艺术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ltshuler, Bruce, ed. Salon to Biennial: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863-1959. London: Phaidon Press. 2008
[2]Altshuler, B, ed. Biennials and beyond: exhibitions that made art history, 1962-2002. London: Phaidon Press. 2013
[3]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任西娜 尹晟,译),策展简史.金城出版社,2013.
[4]高士明,行动的书.金城出版社,2012.
[5]Belting, Hans. Art history after modern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6]O'Neill, Paul. The Culture of Curating and the Curating of Cul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