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引艺术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8-07-14胡慧琴蒋弘烨广东工业大学510000
胡慧琴 蒋弘烨 (广东工业大学 510000)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首先清理水引的研究范畴,梳理水引艺术的产生、现状、发展和社会历史背景。了解当前水引在我国发展现状以及研究现状,以作为融合现代发展创新的理论基础,提出创新建议,寻找更宽广的艺术空间。
1.从理论层面对水引艺术的研究背景进行概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水引艺术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2.实地考察走访调查,了解水引艺术编织技术、市场需求供应情况,掌握进一步资料。3.提出创新建议。
二、研究背景
1.历史背景
水引在日本一般用于送礼及包装等用途,经本人翻阅文献发现,水引根源于我国隋朝“结”文化,后经室町时代转型为纸质材料绳结,形成今天的水引;水引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分为原始社会、飞鸟时代、室町时代、江户时代、现代五个阶段。
飞鸟时代,日本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问中国(隋朝)进行文化交流。当时的隋朝十分鼎盛,地广物博,商业、文化、艺术均居于发达时期,遣隋使返回日本时,隋朝天子赠予了大量的礼物以展示自己的国力,其中就包含了扎系礼物的红白麻纽绳。有学者说扎系礼物是为了祈求海上平安。而后,宫中贡品都系上了麻纽绳;室町时代,和纸搓成的纸质绳结开始替代麻纽绳,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纸颜色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进入江户时代后,水引已普及至一般家庭,对于颜色的选择与扎系的结也有了明确规定。例如,在赠送结婚礼品时,一般选用金银红白颜色礼品绳,并用“結び切り”( 死结) 方式扎系,以表永结同心之意。除婚礼之外的其他喜庆场合里,礼品需用红白双色礼品绳扎成“蝶結び”( 蝴蝶结) 样式以表神圣庄重之意;发展演变至今,水引已是日本正月装饰、送礼系带、信封装饰的主流装饰材料。
2.技术背景
水引艺术编织技术是在隋朝时期的国家礼仪及贸易来往中传到日本,所以水引艺术的编织结与中国结编织方法、用绳数量喜好极其相似。例如,水引编织将长约90cm的绳结一般分为三根、五根、七根,与中国文化中喜用阳数的习俗相似。再例如,水引艺术是由用淡路结、梅结、花结、玉结、龟子结等基本系结方法,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而这些基本结在中国虽然叫法名称不一样,但技法相似。只是水引艺术编织在后期造型时期在基本结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中国发展时间更为悠久,结法更为丰富。
之前水引制作是把切成细薄的和纸绞成线,然后用融化在水中的海草和白色粘土为原料的胶水外涂固定。做水引的和纸色彩鲜艳丰富,也用到金银箔,以纸浆作原料用机器加工成和纸再作成纸芯(纸线)、直接染色、外面用装饰丝线包裹起来;如今中国已经突破水引纸质材料的制造技术,但因为这种材料的特殊性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目前只有江苏、南京制造的纸张更加接近水引原材料,仅少数手工艺人能够掌握基础的水引编织技术。
3.市场背景
水引艺术在日本使用广泛,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据调研,水引艺术在我国目前属于起步阶段,水引艺术品的存在鲜为人知,需求量较小,目前仅在证券公司、地产公司、企业老板等范围有订单。另外,赛场水引月桂冠的订制也有少量订单。水引艺术品在我国国内市场不理想,主要以出口日本为主。
饭田地区是日本的水引的高产地,早年日本市面上70%的水引都源自于此地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全球经济大萧条的到来,日本的生活习惯被逐渐改变,年轻一代的日本人在礼仪上都遵循从简原则,一方面是思想的改变,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条件的限制,水引艺术行业一度低迷。目前日本市面上近九成的水引都来自中国,饭田地区的水引艺术行业因此失去了垄断地位。
综上所述,水引编织技术隋唐时期从我国“走出去”,被日本学习创新,现如今它“换上了新衣”又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视野。本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于,梳理日本水引艺术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为我国水引艺术研究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希望找到创新的方向,提出个人建议,在我国掌握了熟练地水引编织技法及原材料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拓展水引艺术视野。
三、水引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水引在日本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飞鸟时代,室町时代向纸质材料转型,从而形成今天的花绳纸-水引。一提起水引,最出名的还属加贺“水引細工”,因为加贺家族曾邀请过许多艺术家和工匠来到金泽,也使得水引工艺在这里得到了留存和发展。所以,金泽并不能生产水引材料,但却有许多水引作品。2016年6月,金泽市传统工艺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来自金泽的三位手工艺人分别为大家现场进行了加贺禅、加贺象嵌、加贺水引制作表演,“水引”也在这里得到了许多苏州市民的青睐。目前,国内这种水引还未受到广泛传播与重视,只有上海、湖州地区有这种水引纸编技术,但还不太成熟,大多没有形成整体的画面,只是制作一些简单的单个物体,主要出口日本。由此可见,水引艺术在我国还是十分鲜见的,当前主要通过展览和活动推广。
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水引研究的书籍。其研究资料稀少零散,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结果。日本水引传承人铃木节子说道,本以为前人会留下制作方法的笔记或手稿,结果什么都没,全按脑中浮现出的样式,动手系结逐步成形。由此可见,关于水引的专著有所缺失,只能在近两年出版的在采访传统工艺人书籍中的一角能见到它的身影。日本目前对于水引的研究偏向商品设计,主要以实用为主,更在日本本国文化熏陶的作用下喜欢将单个“零件”整齐排列,水引造型较刻板单一。我国国内目前有两篇论文写过水引,分别为艺儿在1993年发表在《装饰》的《水引送吉祥》和刘婧媛2017年发表在《中华手工》的《水引,纸上的礼遇》。另外,接近水引研究的论文也有一篇,是蚌埠学院外语系的李彦2014年发表在黑河学院学报的《结绳文化的宗教阐释—以日本“結び”与“中国结”对比分析为例》,但其更偏向宗教文化研究。
四、水引艺术在国外发展现状
1.水引艺术在欧美国家发展现状
OEY,是日本有名的纸业品牌,该品牌设计师 Ken Yokomizo与Mariko Murai专为欧美消费者设计了一系列在餐饮文化中应用的水引艺术品,在巴黎时装周期间向欧美展示并销售了这些产品。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作为实用品的水引在消费者眼中更注重的是它的实用性。笔者通过YANKO DESIGN网站,看到作为餐具装饰的水引受到了欧美客户的质疑声。其中一位客户留言道:“It looks really nice. But can it be easily removed? I would see some cleaning issue.(这看起来很不错,但它能轻易拆除吗?我看到了一些清洁问题。)”在此处我们能看到一些欧美消费者似乎并不为作为实用品的水引艺术买单。
2.水引艺术在日本发展现状
文章在前面说到水引艺术在日本市场情况低迷,主要依靠进口中国的水引成品。日本的研究人员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希望通过文化传播,打开水引艺术的知名度。已发表的相关论文研究解决方案不够深入具体,未能改善水引艺术现状,大部分为对水引艺术发展现状阐述。当前日本关于水引编织类教学书籍偏多,但还没有相关的理论著作。也有研究人员希望为日本的大学生编写一本关于水引在日常礼仪运用的详细介绍,作为常识性知识进行普及。另外,相关人员以设计观念为先,市场营销学、社会学研究偏重,水引的艺术方面研究有缺失。
五、建议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水引是以实用性为主,作为一种适应实际生活而需要的产品存在,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所以本课题选择日本为基本研究范围,提出建议。希望将水引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碰撞,探究出一方新的艺术领域。中国传统艺术蔚为大观多姿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因此若要为水引艺术创新选择成熟的参考对象,把中国传统艺术作为研究范围是相当合适的选择,这既是对日本工艺的学习,也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那么本课题未来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为水引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更确切的方向去借鉴创新。
参考文献:
[1](日)額田巌.結びの文化—日本人の知恵と心[M].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1983.
[2](日)中沢弘.結び[M].東京: 舵社,1998.
[3](日)小暮幹雄.ひもとロープ結びのきほんBOOK[M].日本放送出版協会, 2007.8.
[4](日)陆田幸枝.日本手工艺[M].沈彩虹、时晓阳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2.
[5]李柳.中国结的源泉[M].文化心旅,2009.
[6]艺儿.水引送吉祥[J].装饰,1993.
[7]刘婧媛.水引,纸上的礼遇[J].中华手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