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拓展国际体育合作的新路径

2018-07-14孙壮志

体育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一带一带一路

孙壮志

“一带一路”的重要倡议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就推动区域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提出的一种创新的合作理念与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1]。这说明随着中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进入新阶段,理念创新与人文交流,在区域合作中越来越具有基础作用,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涵,拓展合作的领域,其中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国际交流,也成为一个独特的增长点。中国领导人提出着力打造“健康丝绸之路”,通过卫生、体育、防疫等领域的合作,使沿线国家人文领域的交流能够更加贴近民众,既有助于扩大和深化现有的多边合作,又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1

1 体育产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特殊角色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中国领导人用“五通”来阐释其内 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希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开放合作平台,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13]。在实现路径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优先任务,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说,现阶段体现为具体的“经济合作走廊”建设,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重视港口等“支点”建设。较之传统的对外经贸合作,具有许多新的内涵,一些新兴产业,特别是我国具有独特潜力和优势的产业,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与合作空间,其中就包括方兴未艾的体育产业。

1.1 “一带一路”为体育产业提供更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体育大国。我国的职业赛事、健身娱乐、体育彩票、体育用品、体育经纪与代理、体育旅游等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不仅竞技体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内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家政策和指导意见接连出台,体育产业结构也朝着日趋合理化的方向发展[15]。“一带一路”建设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对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体育产业的大众化、国际化以及其经营主体的多样化,将获得快速增长的机遇,同时也可以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扮演一种特殊的角色。

体育产业兼具经济和人文两种特性,既是一种生产经营活动,也是一种满足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服务。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中,经济和人文同为最为重要的支柱,其中人文领域的合作包括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卫生等方面,参与的部门最多,最贴近普通民众,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使人文合作领域由虚到实,需要进一步扩展领域,大力推动实体间的合作,一方面落实已经达成的合作共识和已经签署的各项文件,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体育产业参与的门槛低,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1.2 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近些年来,中国的体育产业出现“井喷式”发展,一方面是国内“体育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培养了越来越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逐步成为体育大国,运动成绩提升的同时,国际体育交流越来越多,体育产业肩负着开拓外部市场、增进与他国友谊的特殊使命。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以后,各种各样的体育产业高峰论坛也突出国际化的主题,如2018年4月,中国最大规模的体育产业会展之一、第13届斯迈夫全球体育产业大会暨国际体育消费展在浙江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有来自30多个国家、上百个国际体育组织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主管部门、体育产业从业者们参与。此次大会还做出新的尝试,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连接更多的行业资源,力图打造出全球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起政府、国际资源、合作伙伴、代理商、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大生态[2]。

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2010年到2016年间,中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从2 220亿元增长到6 475亿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0%。2014—2016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6.6%,接近同期GDP增长速度的4倍。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就业人数440余万人,占当年城镇就业总数的1%[3]。照此趋势,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显然,体育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非常重要的“潜力股”。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相对较低,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1.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0.9%,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3.5%。另外,结构不合理,体育用品制造业占的比重太大,体育服务业占的比重太小;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14]。但是未来提升空间非常巨大,市场潜力惊人,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消费群体持续扩大,具有良好的前景。

1.3 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增长的支柱

根据专家预测,体育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四大产业之一,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进入了国内十大支柱产业之列。近几年,全球体育产业占全球GDP比重约为1.8%,其中美国的比重约2.85%,欧洲国家比重处于1.8%~3.7%之间;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的体育产值所占比重约在2%~4%之间。其中,美国的体育产业非常发达,2015年美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5 000亿美元,是美国汽车产业产值的2倍、影视产业产值的7倍。[6]英国体育产业总产值2000年为152亿英磅,到2008年达到166.68亿英镑(约合268亿美元),体育产业产值超过了汽车制造业与烟草业产值。体育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了44.1万,占全国就业总数的1.8%。2000-2008年的8年间,体育相关就业贡献更大,增长了20.7%。日本体育产业总规模为5.5兆日元,约占GDP的1.5%,计划2025年达到15.2兆日元,可以占GDP的5%左右[8]。日本体育用品的年人均消费为888美元,全世界排名首位。

从新兴经济体的情况看,体育产业同样发展迅速。2008年俄罗斯体育用品市场销售额为38亿美元,体育用品商店数量增长18%。近些年由于经济形势低迷,影响了民众对运动健身的热情,与国民参与体育运动兴趣最高的德国(28%)和澳大利亚(23%)相比,俄罗斯目前只有10%的人喜爱运动。但随着2013年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俄罗斯的体育产业也将得到较大推动,媒体也给予更多关注。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更是创造了高达61亿美元的总收入[1]。巴西由于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先后举办,体育赞助投资数额达到10亿美元,比2010年的4.8亿美元增长123%。印度体育产业2014年增幅达到10%,从2013年的437.725亿卢比增长到2015年的480.69亿[10]。

1.4 全球经济不稳定与体育产业的国际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盟等国都不断强化自身利益,特别是特朗普执政以后,提出“美国优先”,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近年来,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受影响国家纷纷提出抗议并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贸易战在全球硝烟弥漫,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产业因受经济危机和贸易争端的影响较小,受到更多重视。通常经济衰退时,习惯认为体育产业可能比经济整体的下滑速度要快。但事实证明,在收入预期不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体育消费者反而会尽量维持他们的习惯。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在许多国家GDP下降的情况下,全球体育赞助额还在同比增长,2009年增长了1.3%,达到了314.1亿美元,这也证明体育产业具有抵御经济衰退的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出现了不断扩大的国际化趋势。体育产业各类服务产品和相关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日趋增强,贸易障碍逐步降低,体育产业投资的相互渗透增多,全球市场的发育更为成熟。体育产业国际化在全球和我国都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国的对外开放走过了4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体育产业国际化同样经历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曲折历程,受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体育产业在探索中也迷失过方向。随着在民生领域投入的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定位和方向越来越明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赢得走向世界的良机。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习近平主席在支持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也指出,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目前来看,我国体育融资、体育产品、体育品牌、体育媒介等体育产业的几大门类,国际化程度都日益提高。

2 借助“一带一路”扩大沿线国家的体育交流

体育在当代世界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国家形象、“软实力”的象征之一。由于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体育项目的吸引力、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体育明星的号召力,都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不仅成为锐意进取、拼搏向上的杰出代表,更成为对外交流、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中国体育的国际合作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2.1 体育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多边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11]。体育既是一种社会活动,个体、集体都可以参与,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可以展示,也可以传承。在国际交流体系中,体育被纳入不同的合作层次,在人文领域扮演独特的角色,体育与文化被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沿线各国民众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重要窗口。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被纳入各方合作的视野,中国的传统体育,也成为友好的使者,受到更多的追捧和关注。如2015年7月,第五届北京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大会暨第四届国际功夫交流大会在北京昌平举行。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300多支代表队,近万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大会期间,组委会还举行了国际功夫高峰论坛、国际功夫联合会代表大会等活动,宣传和展示中华武术的运动理念与文化内涵。北京国际武交会是全球武术赛事中参赛国家最多、参赛选手最多的国际武林盛会,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第6届、第7届、第8届国际武交会走向境外,分别在莫斯科、纽约和泰国普吉岛举行,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顶级武术活动展示与推广的品牌。其他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武术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如武当国际演武大会、水泊梁山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大会等,都融入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把武术这个体育项目作为吸引其他国家爱好者的载体,各具特色,积极推动中华武术的国际交流。

2.2 现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体育文化交流

在“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沿线各国、多边组织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始探索更为多样、更为务实的合作路径。随着中国多边外交的展开,参与的区域性合作机制越来越多,合作的层次和方式越来越丰富。这些区域组织对“一带一路”建设都体现出了极强的参与热情,也积极拓展人文包括体育方面的交流,但由于体育交流起步较晚,在机制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比如,一些非常活跃的多边框架,如上海合作组织,在人文领域已经启动了多边文化部长、教育部长、科技部长、卫生部长、旅游部门领导人等会晤机制,但尚未启动体育部长的会晤机制。同时,在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中国—阿拉伯国家论坛、中国与东盟“10+1”机制等框架内,也没有建立机制化的体育部门负责人会晤。随着合作的深化,各个多边机制也越来越重视推动体育活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的交流,以此来扩展并加强各成员国的民间往来,吸引媒体的关注,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2016年开始,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云南省体育局等合作,每年举办一次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比赛,是迄今为止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全马赛事。2017年12月30日,在马拉松赛之前还举办了中国·上合国际体育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以“聚焦体育健康,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邀请体育官员、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体育健康产业发展之路,搭建上合组织各国、国内体育和大健康行业领军者的交流合作平台。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在会上致辞,强调上合组织成员国积极促进人文领域,包括健康、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昆明作为欧亚地区人文体育交流合作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已成为春城昆明和上合组织的共同名片[16]。金砖国家首届运动会2017年6月在中国广州举行;2018年7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第二届运动会,虽然项目不多,但都属于较为普及的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成为金砖机制人文合作的一大亮点。广西还准备举办中国—东盟运动会,扩大“10+1”框架内的人文交流。

2.3 开展多种载体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兼具多种功能,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交往过程中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外体育交流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外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个国家积极申办奥运会、世界杯等影响巨大的体育盛会来看,目的还是借此放大体育在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穿透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20世纪我们通过“乒乓外交”、“奥运外交”打开国门,与世界各国,包括冷战时期彼此一度处于对立状态的国家改善关系,开展交往,为政治关系和经贸合作的发展创造条件。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外交不仅仅是体育主管部门和运动员之间的往来,而是体育文化、体育用品、体育理念的传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体育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草根战略”,其以能够突破语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诸多的影响因素,能够完成其他外交无法承担的任务,成为自身最大的优势[7]。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拓宽文化合作的领域和形式,促进沿线国家丰富多彩的体育人文交流,打造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体育竞赛、体育科技、体育产业合作平台。体育事业的成就能够直观地展示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能够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鼓励和支持各类综合性国际论坛、交易会、展销会等,不断扩展“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板块。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体育交流活动与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民众的体育产品,推动与体育相关的中华特色健康养生文化走向全球。除了政府间的参与和合作,应当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地方、社会力量参与“一带一路”体育交流与合作。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与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宣传推介活动,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2.4 开展对外体育合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欧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有多条规划中的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如中俄、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等,中国与俄罗斯还在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与这些国家政治关系良好,都宣布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相对滞后,包括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合作都遇到一系列现实的难题。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有些国家或地区投资环境较差,政局不稳,法律不健全,腐败问题严重,国际评级比较低;其次是市场容量有限,尽管人口不少,但因收入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再次是宗教习俗的差异,体育文化的差异,普及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方式各不相同;再次是方式比较单一,只是赞助一些重大赛事和国外的运动队,开展进出口贸易,而在境外的直接投资、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却很少;最后是对中国品牌的认可程度还不高,往往还是青睐欧美的知名运动品牌。

具体到中国的体育产业和体育服务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影响了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信誉:第一,没有确立“市场导向”的意识,缺少对国际市场的调研,投资和出口比较盲目;第二,没有形成“质量至上”的意识,有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只为赚钱,制售假冒低质产品并销往国外,低质化的出口导向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反感;第三,没有养成“因地制宜”的习惯,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尊重、不了解,虽然“走出去”了,但没有真正“融进去”,企业难以在国外长期立足;第四,没有秉持“长期作战”的理念。由于体育产业的厂家民营是主体,在国外市场大多是选择“短、平、快”的方式,缺少长期打算和布局,产品的售后服务基本上缺失,造成本来很受欢迎的体育服装、体育器材逐渐失去当地民众的信任,在与国外体育用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真正在当地的市场上立足。

3 积极践行“健康丝绸之路”的合作理念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卫生保健的涵盖率比较有限,贫困化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比较差,威胁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态度鲜明地提出,要着力实现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将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因此,中国体育产业“走出去”要考虑沿线国家的具体国情,同样要强调义利并举,既要强调以我为主,开拓市场,也要注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热心公益事业,提高服务意识,在援助项目中增加各种体育设施。以经常性的体育交流带动体育产品市场的培育,借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3.1 “健康丝绸之路”与体育的关系

2016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强调,要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体育与健康关系密切,目前更集中在卫生领域的合作,但体育健身、体育疗养等对健康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从健康角度讲,“治病”和“防病”同等重要,因此,体育健康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产业融合将为体育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健康新观念、科技新成果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2016年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明确提到“要积极推动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要寻求多方支持,与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吸纳多方力量,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三者协调推进[9]。比如,在体育、医疗融合背景下,我国正在尝试推动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以实现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效能的最大化[5]。

“健康丝绸之路”不仅仅包括促进沿线国家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的互利合作,也应该包括体育健身、体育养生、体育用品等方面的合作,满足沿线国家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以全面提升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为主线,以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创新合作模式,推进务实合作,促进中国及沿线国家体育、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切切实实打造服务各国的“健康丝绸之路”。可以在多边组织的框架下,积极筹集资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互邀参与体育、卫生相关研讨会和论坛,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体育政策的磋商和沟通。将来还可以积极推进体育、卫生人才培养、体育机构和组织的合作网络建设。

3.2 以体育打造创新生活方式的民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体育、卫生、医药等领域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可以积极搭建相互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制。体育不仅能够改变民众的体质,而且可以倡导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同时沿线国家间体育文化的交流门槛低、障碍少、易于沟通,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最佳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体育交流的过程中也有过“误区”,重视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重视政府间、部门间体育官员互访等“传统”的交流方式,地方和民间参与不足,合作的对象无论是层次还是范围都比较有限。从各级政府来说,在内部群众体育方面投入比较多,但对外交流渠道很难打开,满足于自我展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少体育产品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在国外难以同大的国际品牌竞争,对外体育交流很难走向大众,普通民众没有“获得感”和“参与感”。

目前的区域合作面临很多现实的挑战,传统的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新的思路、新的路径。“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创新合作平台,这种创新既包括科技、产业、工艺的创新,也包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体育交流恰恰可以发挥这样的长处,使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的提升。以生命健康为例,要实现“医养结合”、“体养结合”,要减少和缩短生理上的“带病期”,体育是最好的选择。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体育赛事、体育产品要积极“走出去”,要打破本土意识和主场观念,第一步先到合作基础好的沿线国家去,中国可以给予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给予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支持,鼓励或者协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申办体育赛事,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交流。在国际体育文化领域,也存在话语权和代表权之争,中国坚决站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边,为这些国家争取更多的平等发展权益,这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所秉持的全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3.3 以体育精神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依存度更高,各国面临相似的发展任务,也遭遇共同的风险和挑战。中国领导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合作共赢,经济上互利,安全上互信,文化上相互包容。“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提出以后,中国领导人又总结古代丝绸之路的宝贵经验,提出“丝绸之路精神”。习近平主席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数千年历史的人类体育,同样带给社会发展许多正能量,现代体育的“奥林匹克精神”,其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和五环标志,“重在参与”的原则,倡导和平、发展、和谐、进步,与“丝绸之路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异曲同工,都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体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担当,同样作为体育大国,也要在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各国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完善全球治理。而“一带一路”框架内的体育文化交流,推动更多中国体育的物质产品和健身方式走向国际,造福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地区)人民,使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成为更加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优质产能、优势产业能够“走出去”,中国优秀的体育文化同样能够“走出去”,通过广泛的、经常的、多层次的体育文化交流,沿线国家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的体育管理、体育教学、体育经济、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以此来带动和丰富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在广袤的欧亚大陆内部,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非常突出,历史上民族、宗教冲突频发,领土争端造成国与国的长期对抗,灵活多样的体育交流有助于弥合各种矛盾、冲突带来的后遗症,增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情谊。另外,“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还将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带来新机遇,从而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4]。

结语

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体育强国战略,不断加强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国际赛事,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运动成绩。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体育深入千家万户,体育产业蓬勃兴起,并且日益国际化。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大变革、大变动、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是开启了新时代,国家和人民对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和更高的期待,比如,提出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可以为人民的强健体魄、美好生活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短短5年,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努力实现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其中包括体育发展规划的对接。

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和体育产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也遭遇到了不少现实的困难和瓶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社会资金投入有限,体育人才严重不足,品牌竞争力较低,只有进一步走向对外开放,“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同时加大政策引导的力度,才能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体育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和途径,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具有较大的兼容性,涵盖的领域极为宽泛,而且最大限度地贴近民众。“一带一路”将激发国际体育交流的巨大潜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向世界展示崭新的、健康的中国形象,重塑世界对中国体育的认识与定位;其次,实现体育文化的“互联互通”,架设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新桥梁,与其他国家和人民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三,搭建国际体育交流的新平台,进一步创新交流的方式与途径,以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为基础,把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与高质量的体育产品、体育文化的推广有机结合起来,扩大体育交流的领域和空间;最后,促进合作理念的融合,把“丝绸之路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1]从俄罗斯世界杯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EB/OL].[2018-07-25].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8072591254942 4.html

[2]第13届斯迈夫全球体育产业大会杭州开幕,体育消费成最热话题.[EB/OL].[2018-04-19].http://sports.qianlong.com/2018/0419/2528019.shtml

[3]江小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及支柱地位.[EB/OL].[2018-05-10].http://www.sohu.com/a/231162082_499982

[4]李金金,黄聪.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建设的遇境与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3):16-21.

[5]梁丽珍.体医融合背景下社区医疗与体育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30):53-54.

[6]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分析[EB/OL].[2017-02-1 8].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702/495809.html

[7]莫尼克.简析近10年中国体育外交研究进展[J].运动.2017,3(15 7):142-143.

[8]日本体育产业发展启示及“十九大”感悟.[EB/OL].[2017-11-0 9].http://www.xaipe.edu.cn/jlxy/info/1009/1118.htm

[9]王子朴,朱亚成.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体育产业发展逻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3):8-13.

[10]牺牲板球后,印度体育产业2014年增幅达到10%[EB/OL].[201 5-04-30].http://www.ytsports.cn/news-6350.html

[11]习近平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五点意见[EB/OL].[2017-05-14].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514/c1002-2927375 1.html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新征程[EB/OL].[2 015-04-22],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5-04/22/c_1341 72435.htm

[14]赵勇.新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路径和对策措施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3):1-7.

[15]中国竞技体育事业成就辉煌展,群众体育遍地开花[EB/OL].[20 12-11-01].http://roll.sohu.com/20121101/n356335514.shtml

[16]2017中国•上合国际体育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昆举行[EB/OL].[2017-12-30].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1230130233 061.html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一带一带一路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企业如何走进“一带一路”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体育产业之篮球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上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