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不该仅是表态性的“文件”
2018-07-13张莉
张莉
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攻坚期,系统化构建国企的容错机制,为企业家的创新担当精神买上“意外保险”,是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的重要抓手,是激励企业家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富于实干,积极营造鼓励改革探索、宽容失误失败政治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
现有容错针对性、实操性差
古今中外,无数的案例和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中首要和核心的特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创新的实质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观点,更进一步描述了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有的精神实质。德鲁克指出,“一切都是成本,唯有创新和营销才是利润”,他认为企业家的核心特质就是创新,包括创新与众不同的产品,开创新市场和新客户,以变化为常态并视为机遇等。
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担当和责任。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博龙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承担不确定性”,这道出了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就是具有敢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美国3M公司有一个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和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因此,创新和担当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一个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企业,一定会有一个鼓励创新担当、宽容失败、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企业家、团队活力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呼唤企业家积极创新、敢于担当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家在实际工作中内心出现了“洗碗效应”,产生了“不干不出错、越干错越多”的负面心理,形成了少出错、怕出错、不出错的保守意识,导致少作为、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现象的发生。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行动准则和稳定的心理预期,就是怕不知不觉、糊里糊涂犯错误。不是不想创新和担当,而是存在思想顾虑,不敢去冒风险。
两个多世纪的西方企业制度的发展、完善历程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企业精神是支撑西方企业长时期全球领先的强大动能,众多企业通过为董事和高管购买责任保险的方式来保障企业家的积极性,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去奖赏创新开拓者,对创新失败者则予以容错和保护。在深化改革中构建国企的容错机制,就是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立足弘扬和激励企业家创新和担当精神,以解决实践主体的心理和思想问题为目标,让他们积极作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兴企有为、治企有方,这也是广大企业家们的热切期盼。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有容错几乎都停留在碎片化的研究成果和大同小异的制度规定上,虽然各地陆续出台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文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松绑减压的作用,但大多比较原则,规定相对宽泛、边界比较模糊、标准不够统一、程序过于繁琐、操作比较困难,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各地向相关部门提出容错申请的案例不多见。
厘清单、讲程序、造氛围
建立完善国企的容错机制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它是企业家锐意进取精神的“定心丸”,改革创新精神的“保护伞”,担当实干精神的“保险单”。它不该是一句吸引人的“口号”或一个表态性的“文件”、一项权宜之计的政策措施,而应是一项长远之策的制度安排,需要从增强其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入手进行系统化构建。
一是通过清单管理厘清边界。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进一步厘清容错与法律、纪律和问责的界限,明确和界定可以容错的领域和范围。通过清单管理明确企业家的职能职责权力,明白将要受到问责和容错机制保护的具体内容,知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明白怎样干才能防错、减错、纠错和受到容错机制保护。从现状看,各地出台的容错条款普遍存在比较笼统、过于原则等问题。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容错免责情形和结果运用具有多元化、差异化的特征,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将其列举穷尽。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具体实际制定明确的职责、权力、负面和容错清单,推进容错机制走上清单化、规范化的轨道。让企业家真正做到知权、知责、知为、知畏同在,防错、减错、纠错和容错并举。
二是通过流程控制规范程序。决策、执行、监督、纠错、问责、容错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单一的容错免责认定程序很难全面体现防错、减错、纠错、容错等系列过程,需要在实践中科学系统设计融决策、监督、纠错、问责、容错于一体的闭合流程,让企业家做到运用有方、大胆作为,走上程序化、科学化的轨道。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为基础,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完善董事会、党委会、办公会《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程序,避免出现因决策程序问题而受到问责的尴尬。通过监督流程的制定和落实,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通过纠错流程的制定,破解当改革出现偏差,如何及时纠偏纠错,防止错误产生的影响继续深化的困惑,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或消除不良影响。通过问责流程的制定,督促企业家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破解怎样做才能避免被问责的困惑。通过容错流程的制定,破解企业家在出现失误时如何运用容错机制受到保护的困惑。
三是通过氛围营造推动实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对于容错机制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有了科学的容错机制和宽容的文化氛圍,让改革创新者感到被充分信任,对干事创业有充分的信心, 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改革创新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大胆改革创新、善于改革创新的良好风尚。因此既需要上级组织及领导率先垂范、鼓励引导、积极推动、疏通教育,还需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全方位、多层次加大宣传力度,让创新担当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一种追求。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让容错防错人人知晓,创新担当实干深入人心。要切实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符合容错的干部及时容错,对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是非。要加大激励鞭策,设立“改革创新奖”,评选表彰“创新型”“担当型”优秀企业家,将容错的成果运用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人才的具体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