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激励、容错厚植一流企业家土壤

2018-07-13李南山

董事会 2018年5期
关键词:国资企业家培育

李南山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新时代中国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一流企业要有一流的企业家,要有一流的企业家精神。上海作为国资重镇,把培育国有企业家队伍和弘扬国有企业家精神,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从制度变革、环境营造、正向激励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快建设具有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特点的国有企业家队伍,发挥国有企业家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与发展。

制度变革,厚植国有企业家成长的人才储备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一流企业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最稀缺的经济资源”。上海是全国地方国资规模大、国企数量多的重镇,也是国资国企改革的先行者和前沿阵地。上海在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历来重视国有企业家的培育和作用发挥,坚持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保障战略目标实施的关键,坚持在体制机制的变革中,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培育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激发企业家活力、发挥企业家作用。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上海就提出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同步改革,下发文件,按照产权关系理顺企业干部的管理关系,董事会和经理层实行分层管理,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与市场化改革;先后推出领导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组织考察推荐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建设“两个机制”,即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率先对国有营运机构的高级经营管理者,实行市场化招聘;明确要形成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忠于党和人民、懂专业、会管理、廉洁自律的国企经营管理者队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上,规范岗位薪、福利、绩效薪+特别奖励的薪酬结构,建立“强激励、硬约束”的年度薪酬制度;在选拔任用制度上,推行任期制和实行契约化管理;在经营管理者人才队伍培育上,按照国资委系统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规划纲要,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人才队伍建设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同步建设国企领导人员的后备干部人才培育,以轮岗、挂职、培训等多种方法,后备人才源源不断脱颖而出,形成国企经营管理人才梯次接班机制,重点抓好领军型企业家培育和企业家后备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数量众多、素质较高的优秀经营管理者队伍,成为推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更是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落实董事会职权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动资本所有者自主选择经理人、加大重要金融企业和竞争领域国有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面,加大了培育国有企业家的力度。《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下发,以及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示,进一步为上海培育国有企业家队伍指明了方向和重点,上海着力培育壮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家队伍,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忠于职守、搏击市场、敢干事、能成事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正加快成长为优秀的国有企业家。

担责容错,营造国有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创新就是企业家建立的一种生产函数。成功性、首创性、冒险以及强烈的事业心,被视为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培育一支优秀的国有企业家队伍,既是基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新时代国有企业要走向高质量发展前列,创新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使命所决定的。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究竟如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看上海能不能有适宜企业家成长的土壤,能不能吸引和集聚一大批企业家。”改善营商环境、营造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政策环境,是上海历届领导着力打造人才高地的战略思路。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把培育国有企业家纳入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用营商环境培育国有企业家,靠政策环境厚植国有企业家。

上海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家成长发展的环境,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明确管资本的监管权责清单,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公司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高效运作,提高工作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让企业满意、让企业家滿意。

二是着力优化政策环境。出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规划、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文件,建立业绩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造、发挥企业家作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以国有企业家标准引导行为。细化“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要求,鼓励国有企业家践行艰苦奋斗精神;鼓励国有企业家坚定信念、任事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而拼搏奉献。

四是锤炼国有企业家人才。坚持党管干部与企业依法市场化选人用人相结合,贯穿竞争择优方针,采用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选拔企业领导人员,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注重让市场来发现、培养和锤炼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实行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五是完善合理容错机制。建立起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的一大亮点。原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强调:容错机制在上海尤为重要,改革创新是有风险的,难免有失误,市场更是变幻莫测,主管部门和领导要对企业家多些理解和包容,不能只以报表的数字来评判企业和企业家。“有些急功近利的决策当年的报表可以看出来,立足长远的决策当年报表并不好看,有的还为了长远要牺牲眼前利益,这就要有考核机制在里面。”上海市国资委、企业集团细化上海市人大《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明确改革创新项目因客观因素未实现预期目标,在考核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时不做负面评价。从制度层面合理区分容错免责行为与违纪违法行为,鼓励广大企业家大胆开拓、干事创业。对主观上出于公心、担当尽责,客观上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可按程序予以容错免责。

上汽集团将容错机制视作鼓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抓手。鼓励对前瞻技术、业务模式、海外经营等创新项目,只要尽心尽力履职,即使项目未能达标甚至失败,在审计、考核等方面不做负面评价。上汽集团还成立“种子基金”,作为支撑企业创新的平台和载体,允许员工利用非脱产时间和公司设施进行创新研究。这个创新平台,作为上汽集团容错机制的组成部分,“种子”项目验证无效不予追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创新团队成员的后顾之忧。上海仪电集团在改革创新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在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败方面,党组织引导干部做改革创新的促进派,面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克服畏难退缩情绪,敢于试错,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上汽集团、上海纺织等企业,将容错机制写入了公司章程或制定个性化、流程式、可操作的创新容错细则,从企业制度层面落实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氛围环境。

正向激励,增强国有企业家奋发有为的创新动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的活水是创新,创新的源头是思路和理念。新时代国有企业肩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历史重任,特别是传统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极其繁重。国有企业家只有运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理念,勇于通过理念创新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创新发展。

上海在培育国有企业家队伍中,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印发《市管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创新转型专项评价实施方案》,在全面推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指标权重。其中,竞争类企业创新转型考核的权重占30%—35%,转制科研院所创新型考核的权重占50%;制订“三个视同于和一个单列”政策,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跨国经营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对尚未实现回报的境外投资在考核中予以单列,现在已经有30家市管企业近360亿元创新研发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

遵循分类激励原则,探索建立起国有企业家长效分配激励机制。上海按照“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的薪酬结构,对不同类型企业确定不同的基薪调节倍数、绩效年薪调节系数。其中,整体上市公司,探索员工和核心骨干持股;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激励基金计划;国有及国有控股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探索“张江办法”,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公司,探索市场化项目收益提成奖励;国有创投企業,鼓励采用项目团队参股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的方式建立跟投机制等。

上港集团2015年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超过1.6万人,参与度达到72%,出资17.1亿元,上港集团的经营管理者,按照岗位重要度系数,增加持股比例,增强激励效应。企业的生命在于活力,增进活力最关键在于调动人的因素。目前,上海实行的“激励基金+个人购股”计划中,企业用于激励股权总额可达实收资本的10%,上港集团、上汽集团、上海建工等先后实施各类股权激励43例。

上海通过培育国有企业家队伍,弘扬新时期企业家精神,充分释放国有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发展。截至2017年底,上海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8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3.2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3430亿元,同比增长10.2%。上汽集团、浦发银行、中国太保、绿地集团等4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上港集团、申通地铁、上海机场集团、锦江集团等4家企业进入全球行业前五位。

作者系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国资企业家培育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特力A背后的“国资”奇兵
重庆国资混改调步:先卖小企业大多亏损
地方国资改革启动6.7万亿资本盛宴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