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一座绚丽孤独的城市
2018-07-13李紫涵
李紫涵
《曼哈顿》是1979年伍迪艾伦导演的一部佳作,尽管他本人并不甚满意这部电影。生活总是在别处,导演本人长久的生活在纽约,眼见了纽约城卸下浓厚“美国梦”后“素颜”的样子,反而不知如何在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中向这座城吐露全部的爱意。即使这样,在观众眼中,他描绘的曼哈顿高楼、白雪、长桥、霓虹已经足够美轮美奂,发生在曼哈顿形形色色的人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故事也足够称得上人生百态。
《曼哈顿》的故事叙述了一位40岁的作家与一位17岁的少女恋爱,在交往过程中作家又爱上了好友的情人,影片结尾情人和好友又一次重归于好,作家追悔莫及,想要重新追回少女,少女却即将前往英国的故事。总结起来,故事的风格无非是出轨套出轨的都市男女恋爱过程,伍迪艾伦却拍成了一部极具个人特点的电影。在他的电影中,伍迪艾伦关心的从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爱情作为一种状态是怎样存在的,正如他所说:“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伍迪艾伦电影中的知识分子们冠冕堂皇地讲着道理,做起事来却凭借的是自己口中所不屑的自私的人性,这就是伍迪艾伦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虚伪性,却也是他想表现的真实的人性。伍迪艾伦的电影是极有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同时也是成功的商业电影,在他的电影中一些重要元素永远是不可或缺的。
一、《曼哈顿》重要元素之一:人物形象塑造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很少出现公式化人物。观众直到影片结尾之前永远无法判断哪一个是好人,哪一方是坏人,他塑造的角色所表现出的生活状况的复杂、内心的迷茫、心口不一的彷徨正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内心的真实写照。《曼哈顿》的主人公艾萨克是一个40岁的作家,他自己有创作的梦想,却在给电视台写段子;他同时享受着17岁少女的痴恋和前妻不惜暴露隐私出书来对他进行的谩骂,他坚持声称人们应该对感情忠贞,自己却在享受翠西痴恋的同时准备离开她。影片结尾,翠西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变,你应该对人更有信心一些。”伊萨克什么也没说,尴尬而无奈地笑了,在曼哈顿这样灯红酒绿的城市,40岁的中年人十分了解人性善变的一面,但少女对人性中恒久美好的坚信却令他心情复杂。翠西是片中唯一“单薄”的形象,他不像伊萨克、玛丽那样具有调侃意识,没有大人的油滑气质,她完全展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单纯、附和大人(在博物馆时伊萨克对所有的艺术品仿佛了如指掌地点评着,而翠西却在一旁发呆,或者只是点头同意伊萨克的意见,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人怀有热爱和信心。结尾崔西用梳子梳她的一头秀发,亮的发光,宛如天使。如果说她是“單薄”的,那么也必定是神圣的。
大多数知识分子会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看到自己,这样反好莱坞制作式的方式却意外的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伍迪艾伦在人物塑造上给予了观众们足够的共鸣,让他们在“偷窥视角”的保护下看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独白。
二、《曼哈顿》中的重要元素之二:台词
《曼哈顿》的开端是纽约城纷繁的美景配上伍迪艾伦的大段独白,独白内容围绕着自己也围绕着纽约,他试图解释为什么爱这座城市,却想到了一些城市中泥泞阴暗的角落,他灵感迸发,却不时推翻自己的想法,伍迪艾伦从一开始就用大段的独白为观众铺出心理暗示:人们说出的话往往都是加以美化且自我矛盾的。如同电影外的每一个人,在热爱的同时享受着失落,在赞美的同时保留着怀疑。擅长写笑话和脱口秀的伍迪艾伦把自己独特的“冷幽默”在《曼哈顿》的台词中展现的淋漓尽至,如,伊萨克与翠西争执该不该在一起的时候脱口而出:“我17岁的时候还需要我爷爷奶奶给我掖被子呢!”,再比如伊萨克与翠西出去吃饭时点了一根烟,对翠西说:“别生气,就抽一根。”没想到翠西即可戳破他:“你不会抽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伊萨克初见玛丽时四个知识分子边走边谈,笑着把艺术全门类的专家点名着骂了一遍,颇有美式脱口秀的风格。伍迪艾伦非常重视自己的台词,《曼哈顿》中有一场玛丽和伊萨克的室内戏,镜头随着伊萨克移动,在伊萨克走进走廊后,镜头固定对准墙壁,画面中唯一的动态只有伊萨克偶尔从远处的房间里闪过。此时唯一流动的是男女主人公持续不断的对话。伍迪艾伦将大部分的信息和故事发展留给了台词,甚至在玛丽和伊萨克定情之时,两人躺在床上,有半分钟的全黑镜头,只有伊萨克和玛丽的声音还在互诉衷肠。伍迪艾伦的快语速、凌乱的表演方式与大量的台词相辅相成,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一种电影风格,身材矮小、战战兢兢的他却意外的是个话唠,伍迪艾伦思考的问题十分“亲民”而且具体,在他的电影中有一些万年不变的主题,例如爱情,围绕着爱情又放射到生活的荒诞以及艺术的反思,这些问题恰恰是每一个平凡的人生活中所能触及到的,让人不知不觉为他的语言风格着迷。
三、《曼哈顿》的重要元素之三:镜头语言
伍迪艾伦曾表示自己没有耐心把一个对话反复拍上几个小时的正反打,他喜欢用一个镜头能拍多少就拍多少,这也确实是《曼哈顿》的一条摄影准则。这部1979年的电影虽然采用了黑白的呈现形式,镜头运动却非常丰富,伍迪艾伦运用大量的移动镜头来消解大量对话的冗长感,在移动镜头的选景上他也非常有心的选择了曼哈顿繁华的街区,用各个角度、各种光线下的纽约街头来展现纽约知识分子生活之中的嘈杂与混乱,美好与繁华。《曼哈顿》的固定镜头也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比如玛丽成为伊萨克女友后与耶尔夫妇相见,四人去听演奏会,四个人坐在座椅上不断地变换坐姿或者偷瞄对方,激昂的交响乐暗示出四人心怀鬼胎的状态;更为经典的镜头是伊萨克和玛丽初次心动的彻夜长谈时的镜头:曼哈顿大桥下一个小小的长椅上,两个人在悠扬的华尔兹音乐声中聊天,欣赏着美丽的纽约大桥。大桥上亮着一个个小灯,好似过节一般。镜头将两人处理得小小的、远远的,只有剪影,让人浮想联翩,都市男女邂逅的暧昧与浪漫色彩跃然眼前。除此之外,《曼哈顿》的室内镜头也十分有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伊萨克和翠西在家里说话时,翠西坐在镜头的左边看书,一个落地灯的光打在她身上,而另一边是伊萨克在房间另一头的旋转楼梯上下来一边忙着收拾厨具一边与翠西对话,两个人之间的空间出了一个走道透出光亮之外是全黑的,让观众将视线集中在两位主人公身上。虽说是两个人在对话,但翠西大多数时间在安静的看书,光线笼罩在她身上,女生完美的腿部线条和恬静安稳的性格一下子突出出来,而伊萨克则不停地收拾餐具、说话,他顾虑重重、焦虑好动的性格也被一下子显现出来。
《曼哈顿》中涉及的话题繁多:对同性恋的看法、对艺术的看法、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对理想的看法……但让人欲罢不能的母题是它的主旨:爱情。正是伊萨克与玛丽随机的爱情让人束手无策,不得不接受爱情一不小心将自己击中的事实。伍迪艾伦的笔下所有的爱情都是荒谬的,但所有的爱情也都是被允许的,出轨获得的爱情,老少恋甚至矮小的男人们可以被高大的女人们崇拜,所有的荒谬在他眼中是有意思的,值得探讨的,而不是用道德或理性来约束的。正是这种对于爱情的多元化的包容和思考让他笔下所有的爱情都充满着诱惑和反“套路”,观众永远不知道主人公下一步将会爱上谁,正如生活中也没办法预测自己下一步将会遇到谁。爱情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英雄主义,一种悲观主义,在平静如水的城市生活中,或许爱情是唯一可以开启战场的地方,正如伊萨克自己所说,生活在曼哈顿的人们时刻创造出那些毫无必要、神经兮兮的问题。“快餐式”的恋爱令每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自己不是爱无能的同时,也消耗着人们对于爱情的信仰,可所有人心底对于爱情或多或少还是抱有希望:会有人像剧中的“天使”翠西那样,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对人的善意,对恒久地爱一个人抱有着信心。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