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纳翻译观看刘士聪译《鲁迅先生记》
2018-07-13魏雯李艳
魏雯 李艳
摘要:散文又叫“美文”,“美”体现在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方面,因此與散文有关的翻译与散文翻译批评,多从美学视角着手。本文以斯坦纳阐释学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按照信任,攻占,吸纳,补偿的步骤来分析刘士聪《鲁迅先生记》译本,从阐释学的角度看散文翻译。
关键词:散文翻译;信任;攻占;吸纳;补偿
散文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可如诗歌一般充满音韵美,亦如小说一般可叙事可抒情,可与戏剧一般有起有伏、迸发出强烈的情感。除此之外,散文自身还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散文翻译时,若要想与原作一般直抒胸臆,充满真情实感,且不失原作的美感,是很困难的。就如《鲁迅先生记》,是著名作家萧红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花瓶”为线索,“行文娓娓道来,无急促呼号之辞,却具有很强的动心力”[1]。刘士聪在翻译时完美地保留并再现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做到了传情达意。本文试用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去分析译文,探寻其中的美。
一、浅谈散文与散文翻译
散文,通常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多以叙事或抒情为主,具有“真”“情”“美”的特点。散文的“真”体现在文字表达上“全凭本色的真实和直接”,体现在作家说真话、抒真情,流露自然情感与性情,写实景,以景语传达情语。“情”即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美”主要是指语言的美,文辞的美。散文之美,体现在“情味”“韵致”“意境之美”,体现在叙述语言的朴素、自然、流畅、平实之美。
因此在翻译散文时,也应注重将原文中的“真”“情”“美”尽可能地传达出来。“真”就是要求译文在意义、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译者要了解原文形式、理解原文意译,尽可能传达原文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散文的“情”体现在对原文的字、词、句、以及修辞、逻辑等的传达,从微观层面的各种选择入手,最终将散文的整体效果传达出来。散文的“美”不仅体现在其意境和情趣的审美效果,更体现其形式所蕴含和体现的美,包括音韵、节奏、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说理方式、语言的凝练等。
刘士聪教授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工作,提出了散文翻译应当具有“韵味”。在翻译时,应“将译文作为一个独立文本加以审视,审视其整体效果——看其内容是否与原文相符,看其叙事语气与行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一致。当词字效果与整体效果发生矛盾时,要对前者进行相应的变通”。[2]以达到保持和再现原作品 语言、情感、意境等各方面的效果。关于对译文是否成功的评价,刘士聪认为“汉语作品的英译文有一个起码的标准,那就是,符合英译规范,使英美读者认可、接受。”[2]而汉语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在翻译时可以通过斯坦纳信赖、攻占、吸纳、补偿的步骤,得到译语读者的接受。
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而“阐释学派”却是源于德国,从属哲学研究的分支。从十八世纪开始,德国学者便运用阐释学的概念来分析翻译的过程。其中,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一个基本的理念,即“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3]他认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译者很难去充分传达原文的思想与神韵。一个译者的任务,就是去缩短原文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距离。而译者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他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将读者移近作者,二是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读者。”[3]具体来讲,前者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旨在将原文给予原文读者的感受传递给译文读者。后者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译法,译者假设原作者可以用其谙熟的译语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把译者视作一个主动、灵活的个体,能将作者发出的讯息投射于读者能理解的范围内。
斯坦纳的翻译思想与施莱尔马赫一脉相承,他的巨著《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G..Steiner,1975)对翻译翻译的阐释学发展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被视为“自十八世纪以来首部系统地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过程的著作”。在该书中斯坦纳将阐释学方法界定如下:“考察如何‘理解一篇口头或书面言语,并试图以一种普遍的意义模式来审视这一过程。”[4]从阐释学的角度看,翻译并非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它“及其精确但缺乏系统”。换句话说,翻译是“就意义的探究和对意义的挪用性转换”。这种“转换”共分四个部分:起始阶段的信任,攻占,吸纳或具体化,补偿或复原。“起始阶段的信任”是要译者确信语篇有其实意。译者的首项行动便是“一项信念的投入”,斯坦纳将此视作人类以象征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的集中体现。“攻占”是一项兼具“进攻性、强索性与侵略性”的行径。斯坦纳将译者征服原文和提取意义比作一个露天矿区——“译者侵入、提取,然后满载而归;其相似点就在于将露天矿区比作给地表留下一个大伤疤。”[4]“吸纳”指的是原文意译,经译者在第二步提取后,随即被带入目的语,这种语言早已充满他自己的语汇和意义,接着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同化。“补偿”是阐释步骤的最后一步,以补偿来恢复平衡,是翻译工作和翻译道德的关键。正如一种文化在输入某些翻译文本后会失却平衡,译者创作作品时所需要的创造力也会给翻译耗尽,只有通过补偿,才能恢复这种平衡。
本文以《鲁迅先生记》原文与译本为例,具体探索刘士聪教授在翻译散文时,对于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特别是斯坦纳翻译步骤的呈现。
三、译本分析
(一)信任
译者要确信语篇有实意,即译者要对原作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充分了解后,认为原作是值得翻译的。《鲁迅先生记》是一篇追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叙事以抒情,表达对鲁迅先生的离开而悲痛和怀念,对他形象的赞美和歌颂。作者用“万年青”来比照,象征着鲁迅先生如万年青一般的形象和个性风采,有着坚贞不屈、永不休战、浩气长存的崇高形象。文字朴实且细腻,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篇幅短小优美,值得细细品读。
(二)攻占
译者入侵原作内部,将核心的思想抽取出来。作者萧红通过记述自己拜访鲁迅先生时发生的点滴小事,来抒发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作者第一次去鲁迅先生家,充满了兴奋与好奇,因此当她看到花瓶中的万年青时,才会一直关心万年青耐不耐冻。而当作者再次拜访时,鲁迅先生已经去世,花瓶也随他离开,家中万年青换成了玻璃瓶。前后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借此来表达作者因鲁迅先生离开的悲痛的心情。作者以“花瓶”为线索,用“万年青”代指鲁迅先生,以物显人。全文用朴实而细腻的语言,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细节的刻画和描绘,使其形象跃然纸上,越发勾起读者对鲁迅先生深深地怀念。阅读完刘士聪教授的译本后,也能体会到同原作一般的沉沉的伤怀之情与悠悠的思念之意。
(三)吸纳
刘士聪教授在译文中整体保留了原作的风格,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中,则进行了“吸纳”的处理。本文的标题《鲁迅先生记》,“记”在汉语中有记录、记载的意思,通读全文后发现,此处的“记”其实表达的是“纪”,是纪念的意思,因此刘教授在翻译时,译为“In Memory of Mr.Lu Xun”。又如原文中作者问道“这花不怕冻?”此处的“怕”并非担心恐惧的afraid,而是说不受寒冷的影响,所以原句译为“It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cold,is it?”再如把原文中的“许先生”译为“Mrs.Lu Xun”。许先生即许广平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伴侣,“先生”的称呼体现了作者的尊敬。“吸纳”有助于译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此外,译文中也对句式进行了“吸纳”。
例:……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He flicked the cigarette ash to the ashtray next to the pot and the cigarette glowed redder still like a small flower glimmering two or three inches from the cuff of his sleeve.[5]
此處是对鲁迅先生动作的描写。原文是逗号隔开的小短句,体现了一系列的动作和状态的连贯性,行文自然流畅。刘士聪教授在翻译时,将原句式攻占,把所有短句以从句的形式合并为一个完成的长句,符合英语的表达法,译文读来依旧连贯流畅,与原文一致。
(四)补偿
翻译在过程的前段往往失去了平衡,应当提供补偿。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提到“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是指第一次去拜访鲁迅先生,才在他的家里看到了这样的花。因此,译者将这句话译为“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Mr.Luxun…”而不是字面意思The first time I saw the flower.原文中许先生对作者说,万年青不怕冻,“最耐久”。这里的“最耐久”其实也是不怕冻的意思,但上文中已经出现了“不怕冻”,为避免重复,也为使语言更加生动,刘教授将其译为“a tough plant”,从另外一个层面再现原文的意思。除此之外,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开炮之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了一次……”联系时代背景可知,这里“开炮之后”是指1938年日本侵略军攻占上海,因此,刘士聪教授在翻译时,便将信息进行了补充,译为“Since the Japanese bombardment of Shanghai…使译文信息更加完整。
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步骤为依据,对刘士聪《鲁迅先生记》译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散文翻译时:信任是对原作的整体把握,攻占是对原文情感的再现,吸纳是在文化差异中对字、词、句的分析,补偿则是为了保持原作与译作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范昌灼.深情含于细节中——萧红《鲁迅先生及》品赏[J]高中生,2007(22):61-62.
[2]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2.
[4]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乔萍,瞿淑容.散文佳作108篇[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46-149.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