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艺视角下的文创产品设计探索
2018-07-13刘怡希
刘怡希
摘要:本文从民艺视角出发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研究,并以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民间文化、民间工艺对文创产品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民艺角度出探析文创产品创新,具有地域特色设计,本文通过多角度分析,对地域性文创设计提出创意构思。
关键词:文创;民艺;产品设计
“民艺”一词由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创造并在其文章中率先使用的,何为“民艺”?又如何形成?“民艺”泛指民间艺术,相对于“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而言民间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创造出的艺术。它多指民间造型艺术,大多包含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等各种表现形式,文创产品多以就地取材,借以传统手工艺、文化元素满足现代的设计需求,使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产品”不仅仅包含着生活用品设计,更侧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因此,基于民艺这一角度我们探讨一下文创产品并其进行全新的理解与研究。
一、文创产品的概念
文创产品这一词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时间,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如何将它与设计融合。以设计者的角度解读各个时期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着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气息。
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劳动而产生的。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是指通过设计师的智慧、技术、文化积淀,利用设计的语言对其进行符号化,构建出创意产品,也是对民族文化、语言的解读。
然而对于喜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设计者来讲,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设计的源泉,更是灵感的启迪者。
(一)创作立意
设计者可以通过对民间艺术的传统图形、地域符号、独特的民族语言以及民族特色等合理巧妙的设计,可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材质、科技,将民族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进行传播。
(二)题材来源
此设计灵感来源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文物羽纹铜凤灯。说起羽纹铜凤灯,人们只是停留在某阶段的解读而忘却了它的工艺。虽有小巧的外表,却彰显着无限的设计构思,也展现了中国铸铜工艺的精湛技术。而其以凤鸟为形,造型奇特寓意吉祥,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然而整体器物的构思巧妙,各个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均匀,通体羽毛精细美观,也是汉代首创,并在世界灯具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二、如何传统物品形态与功能沿用在文创设计
古往今来,人们的生活物品都是经过“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物品脱去了繁琐的工艺而丢失了“人情味”,更多的是强调工业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的设计作品多源于古代用品“设计”。
(一)元素的合理运用
设计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是极其重要的,而设计者即是“传承者”,也是“载体”。设计者通过“元素”,激发自己的创作潜在意识。更多的是我们需要去理解自己运用图形、语言、物品形象背后的含义,不仅仅停留在形式、造型等方面的问题。
一提到产品,人们就会联想到瓶瓶罐罐,如簋、簠、豆、皿等,还有汉代双耳杯。这些器物是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风貌,也客观的反映出每个时期有着不一样的审美。将这种传统器形文化运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既可以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現出设计者对产品独特见解。
(二)物品形态、功能与文创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的设计大多体现了“等级之分”,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从某一程度上来讲,现代的产品设计都得到古代生活用品“设计”的启发与灵感。对文创产品设计而言,无法脱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文创产品设计注重于文化元素,以及对物品的发掘,其外在形式使人具有新的审美价值。一些设计者之追求其设计创新、独特、不同,并没有完全理解自身所借鉴元素的独特性、真实性,仅仅停留在形式的借鉴。然而这种设计不能称之为完美,设计不能够单一化,脱离社会而存在,更多的是满足大众的普遍性的审美。从一方面来讲,应考虑其功能性、审美性、文化传承性的多元素结合,也使得工匠精神更好的渗透到文创产品设计之中。
三、《凤鸣朝阳》设计
该作品是关于传统技艺与羽纹铜凤灯将结合进行的茶具设计,以及专注于实验性和探索创新形式,利用凤鸟自有形状,创作出既有传统工艺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的产品。其壶身以凤鸟为形,寓意吉祥,此外增加功能多样性,一物多用即可单独使用又可作为观赏摆件。茶杯以凤鸟鸟身为主进行设计,其凤鸟的弧线呈现出线条流动的美。改变单一的语言,使得产品更具有现代设计语言天赋。
该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把产品作为寓意丰富的文化载体,用传统工艺的语言和形式,赋予它更多的可能性与创造性。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民艺视角下对文创产品的思考,却发现缺少了对传统文化、工艺用现代的语言解读的方式。尽可能的采用多角度分析,探讨民艺与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并对文创产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与民艺学研究[J].浙江工艺美术,2002.
[2]吴萍.民艺造物观对当代生态设计的启示[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7.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