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向解读
2018-07-13周盼盼
周盼盼
摘要: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贯穿整部小说并推动情节发展。整个故事起于风筝,止于风筝,对于不同的人,其意义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分析风筝这一意象,在不同时期对于文中主人公阿米尔、哈桑及父亲等的不同意义,以点带面,联系实际,来分析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发生的变化,以及整个国家在战争笼罩下,人们通过风筝所寄予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风筝意向;象征意义;自我救赎;牺牲;人性
一、象征意向的定义
意向是关于感官映像,情感以及思想的具体代表[1]。文学作品中意向能有效地服务于人的形象。塑造与主题思想的表达。它是一个审美范畴,是融汇着作者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如果一个意向作为呈现或再现不断重复,那就成了一个象征或象征系统。[2]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不仅出现在题目中,还多次在文中出现,那么风筝究竟象征着什么呢?本文会依次对文中的人物和当时阿富汗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具体解释风筝对应的象征含义。
二、阿米尔与风筝—光荣、背叛与自我救赎
阿米尔的性格特点在童年时已经基本成形,甚至是畸形。阿米尔母亲在分娩时意外去世,因此父亲将母亲的死归咎于阿米尔,认为是他夺走了母亲的生命,自然对他的成长也就缺少了很多关心和爱护。这样一个既缺少母爱又缺少父爱的成长环境,是造成阿米尔人性畸形的主要原因。他千方百计想引起父亲的重视,但往往事与愿违。追风筝作为父亲最喜爱的运动,对父亲有着非凡的意义。阿米尔知道赢得这场比赛就能赢得父亲的赞赏。那时风筝对于阿米尔来说,就像荣誉对于将军一样重要。此时,对未参加追风筝比赛的阿米尔来说,风筝意味着勇敢、光荣以及父亲的认可。“我要班师回朝,像一个英雄,用鲜血淋漓的手捧着战利品,我要万头攒动,万众瞩目,”。[3]这足以可见阿米尔多么渴望赢得这场比赛,这也就为之后背叛自己的良知及与哈桑的友谊埋下了伏笔。
在赢得追风筝比赛与保护哈桑及其与哈桑的友谊之间,阿米尔选择了前者。他赢得了这场比赛,却丢失了自己的良知与信仰,从此也开始了他痛苦的童年悲剧。每每看到风筝,阿米尔脑中浮现的不再是父亲的认可和夸赞,而是巷口那一幕幕残忍的画面以及自己内心的愧疚与不安。此时的风筝是痛苦和背叛的开端。也是阿米尔内心饱受折磨与煎熬的开端。这本该是“勇敢”的代名词的风筝,此时却成为了懦弱自私的象征。
随着战火的蔓延,阿米尔随着父亲离开了阿富汗,来到美国生活,并且取得了事业和婚姻上的成功。但内心尘封着的罪恶感并没有在这些成功面前消失,反而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他决定重返故土,面对自己的错误,去寻找哈桑,追寻人生真正的“风筝”。他开启了一段精神上的救赎之旅。此时的风筝对阿米尔来说是灵魂的救赎,是精神的解放,更是对真正的勇敢的追寻。他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远离战火、接受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性中的“善”给他指引了前进的道路。而他的救赎之路同时也暗示了阿富汗当时的社会现状,即人性不再受到冷漠和残暴的支配,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善良和正义。[4]
风筝在阿米尔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从良知的迷失到最终得到救赎。同时作者也利用风筝这一意向,对亲情、友情、勇敢、正义、善良等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暗示了在战争背景下的阿富汗社会人性的冷漠与残酷。
三、哈桑与风筝—飘摇、忠诚与牺牲
阿富汗有許多少数民族,其中包括塔吉克族、哈扎拉族和乌兹别克族。但种族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哈扎拉族则被视为最低贱的民族,所以哈桑从一出生就面对着命运的不公,伴随他的便是悲惨的人生角色。仆人的儿子,没有母亲的私生子,作者甚至刻意强调哈桑是一个有着“兔唇”和“塌鼻梁”和“吃老鼠的人”。“他无法伤害任何人。几声呻吟,数下推动,哈桑就出来了。脸带笑容地出来了。[5]”这也暗示了他性格的善良和命运的可悲。他向往着更高更远的天空,却不得不被一根线所牵制,飘摇不定,就像天空的风筝一样,任人宰割。
如果说阿米尔的童年因为缺少父亲的关爱而黯淡无光,那哈桑的陪伴则是他童年的调色板。作为仆人,哈桑从不会拒绝阿米尔任何请求,即使这些请求有时很无理甚至违背他的初心,他也会甘愿顺从。“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常对阿米尔说的话。然而他的付出却没有换回阿米尔的真心。为了帮阿米尔赢得追风筝比赛,他受尽凌辱。甚至在看到阿米尔选择逃避后,仍选择原谅他,并且还天真的希望阿米尔能像原来一样,给他读书,讲故事。此时的风筝对哈桑来说是他对阿米尔的忠诚的象征,是他们之间友谊的代表。成年后的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房子,又回到了这里,然而却受到了塔列班的迫害,最终致死。哈桑的一生都是忠于阿米尔的,无论是遭受背叛之前还是之后,他的忠诚未曾改变。
风筝隐喻了哈桑身上的美好品质—正直、勇敢、忠诚。这个自出生以来就注定悲惨的哈扎族人,这个为了友情一次次向“恶”妥协的男孩,却有着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作者通过对哈桑善良忠诚品性的细腻描写,以及哈桑对友情的无私付出和从一而终的态度,寄托了作者对美好和平世界的向往,对善良人性的渴望及对种族歧视的反对,呼吁人生而平等。
四、父亲与风筝——传统价值观念的崩塌
父亲在小说中的形象高大勇猛,做事果断。他作为一家之主,对风筝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有着割断十四只风筝的辉煌纪录。对父亲而言,风筝象征着光荣、智慧和勇敢。所以在父亲看来,胆小懦弱的阿米尔,缺少男子应有的气概和果敢,自然得不到父亲的关怀与重视。而幼年的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如此强烈,他意识到风筝比赛是缓解父子关系的关键。因此他不惜背叛自己的良知去换取父亲的认可。最终通过风筝比赛的胜利,阿米尔赢得了父亲的赏识,成为了父亲眼中的“勇敢的人”。可隐藏在“勇敢”背后的却是良知的泯灭和人性的丧失。由点及面,这也反映了传统观念在战争背景下的崩塌,常年遭受战争之苦的阿富汗,人们为了生存,早已摒弃了民族中的勇敢和正义,这种美好的民族精神已经超越了良知的边缘。
五、索拉博与风筝—美好生活的开始
在接到一通电话之后,阿米尔开启了自己的救赎之路。他回到了故乡,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阿塞夫手中救出了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并最终将他带回了美国。在本书中,美国和阿富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比阿富汗的战乱和动荡,美国的和平稳定是美好的代名词。带索拉博回到美国,则意味着索拉博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书中最后,阿米尔与索拉博在草地上放飞的那只绿色风筝,则代表着希望和新生。“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对阿米尔的忠心,如今变成了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深沉情感。
六、阿富汗与风筝——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多年以来,阿富汗一直饱受战争、种族主义及恐怖主义的迫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我们是忧郁的民族……我们总是陷在悲伤和自恋中。我们在失败、灾难面前屈服,将这些当成生活的实质,甚至视为必须,我们总是说,生活会继续的。”[6]此处也反映出阿富汗人民对社会现状虽无可奈何,却仍抱有希望。风筝在阿富汗代表着喜庆、吉祥的意思,因此追风筝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则寄托着阿富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自豪。[7]因为风筝的制作过程复杂繁琐、无论是观看追风筝比赛的观众还是参赛者,都热情高涨,视这场比赛为一年中的大事件。而且在追风筝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顽强的意志,还要有抵制严寒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而得到最后那只风筝,则意味着至高荣誉。这样一项全民运动,在战争面前仍一直延续至今,可以看出阿富汗人民在苦难面前的乐观精神。而后随着塔列班的入侵,追风筝这项比赛遭到禁止,这也暗示着阿富汗社会的进一步崩塌,人民的精神世界遭到无情的摧残。人民再也无法像风筝一样自由飞翔,取而代之的是战后人们的冷漠,精神的扭曲。
七、风筝——希望、救赎、美好的代名词
故事篇幅很短,却揭露了阿富汗很多社会问题。社会动荡,战争四起、宗教、种族歧视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性自然也会变得扭曲,因为人的成长不仅受到家庭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父亲对阿米尔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再加上阿富汗的社会问题,使得阿米尔的成长偏于畸形。在一段自我救赎之路后,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追风筝的人。哈桑的美好品质贯穿着整部小说,他代表了勇敢、正直和忠诚。尽管他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种族,但他从始至终都是一位真正的追风筝的人,他是纯净的,不带一点瑕疵。而哈桑之子索拉博,则是希望的化身。他是父亲血脉和美好品质的延续,是阿米尔救赎的起点,是两代人之间的纽带。他本身虽无力与命运抗争,但阿米尔的出现,使得这颗希望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赋予他对命运说“不”的权利。就像文中最后放飞的那只绿色风筝一样,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作者通过风筝这一意像,使其穿插于每个人生命中的不同阶段,并借助风筝传递了多个信息,表达了人们对小我及大我的美好愿望,即人人生而平等,不因出身、种族或宗教信仰而低人一等;社会不再动荡,战争不再肆虐,人性也不再冷漠。小说中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他们都是追风筝的人,都在拼尽全力去奔跑和追逐。
八、结束语
卡勒德·胡赛尼将小说《追风筝的人》的社会背景置于阿富汗历史上最动荡的三十年,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让人们看到了命运的残酷和人性的冷暖。任何一部作品的结尾都有一定的暗示意义,而作者通过最后那只高飞的绿色风筝,不仅象征着阿米尔与索拉博的美好生活,也象征着一切美好的品格和情感,同时暗示着社会恢复了和平,人性也不再冷漠,取而代之的是善良和正義。
参考文献:
[1]Di Yanni,Robert.Literature:Reading Fiction,Poetry,Drama and Other Essay[M].New York:McGraw-hill
[2]王京.<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向的分析[M].时代文学(上半月),2014(04).
[3][5][6]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社会科学报,2009,8(2):92-93.
[7]卢巧平.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风筝意向对成长主题凸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5):123-125.
[8]魏红梅.《追风筝的人》极端境遇下人性的揭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06.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