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略的悲伤和谦逊的歌唱

2018-07-13陈离

创作评谭 2018年3期
关键词:抒情诗诗坛宿命

陈离

我要讨论的雁飞的这一组诗,第一首的题目就是《一位歌手的谦逊》。“应该是一只黄啼吧/即便是一只燕子/也不失为这个春天/一位一流的歌手。”这应该是雁飞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期许。一位诗人就是一位歌手,这很符合我对于诗人的想象。一个以诗歌为志业的人,当然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雁飞肯定有这样的艺术上的野心。但是紧接着,他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是不是一流的歌手/都很谦逊呢/为了唱好自己的歌喉/而聆听于万物的吟唱。”在雁飞已经写下的所有诗歌中,这一首也许并不特别出色,但在我看来,对于理解雁飞的诗歌艺术,这一首看上去仿佛有些简单和过于直白的诗,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雁飞首先是一位“抒情诗人”。雁飞的诗歌写作,首先是从他的个人情感出发的—这有什么好说的呢,难道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这样的吗?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在诗歌有些“过热”的当下中国诗坛,各种各样的诗学观念互相冲突,将“诗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必然的事。

我对于雁飞诗歌的重视,也正是和他的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含量”有关吧。或许在有些人看来,雁飞的诗歌有些过于“古典”和“保守”了,也有些过于“直白”和“简单”。在他们看来,“复杂”和“深刻”,甚至“晦涩”和“曲折”,才是好诗歌应有的品质。一些诗歌写作者总是会找到恰当的时机,炫耀自己的“博学”,卖弄自己“高超”的诗歌技艺,并就此占据某种精神高地,俯视那些真诚朴素的写作者。雁飞执着地坚守他的似乎有些“过时”的“正统”的诗学观念,在当下多少有些浮躁和过于喧嚣的诗坛,尤其显得难能可贵。或许确实需要这样一位诗人,来为多少已经有些“声名狼藉”的“抒情”正名。

我们在雁飞的诗歌里看见了一只白鹭,“面对这一切,低低地飞起/又轻轻地落下/缓缓移动,成为一种慢/单腿入定,成为一种静。”(《看见白鹭》)如果把这只白鹭看作是雁飞的自我写照的话,我们能够明显地发现诗人内心的谦逊和某种不安。这种不安,首先当然是来自现实的世界,另外也有来自于“诗坛”的某种压力吧。对于“强大”的“诗坛”,偏居于世界一隅的“抒情诗人”确乎是弱小的。短短的几行诗,雁飞一连三次使用了“低低地”、“轻轻地”、“缓缓地”这样属于低音区的词,那只不知道来自何处的白鹭似乎在向世界示弱。但是它的“慢”和“静”,不也表现出它的执着和坚韧吗?“慢”和“静”是一只飞翔的鸟的主动的选择,也是作为抒情诗人的雁飞的主动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雁飞是一个自觉地与喧嚣和浮躁的诗坛逆向飞行的歌手。

诗歌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其实不必“为诗辩护”,哪怕是在今天。在我看来,诗歌的所有功能的实现,都必须以“抒情”作为基础。“心诚则灵”是艺术的最高法则,对于诗歌来说,尤其如此。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抒情”似乎变成了“肤浅”的同义词,甚至成为一件有些可疑的事。如果带着这样的先入之见去看《六月十九日》,很容易将它看作是一首“滥情”之作,但是如果我们耐心地将这首诗读完,就很难不被它打动吧—特别是当我们读到结尾的诗行:“他想起娘/八十大寿时的情景/满脑子都是娘/既高兴/又不自在的样子。”“不自在”就是“不安”吧,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不安”,当然会引起所有人的“不安”。这种“不安”必定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索—这样的诗当然是“抒情”,但是谁能说这样的“抒情”是“肤浅”和“简单”的呢?谁能说这样的抒情不是一种“思索”,不是一种生命的“沉思”呢?

事实上,我们很难将诗歌的“抒情”和“思考”分开,就像我们无法将“叙事”和“象征”分开。也许一切都取决于人格的力量和生命的质量。我以为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够理解雁飞为什么那么喜欢秋天。这一组诗里,竟然有三首是直接写秋天的。“现在,我虽然有着淡泊的忧伤,/更有内心的欣然。/我发现,我爱秋天比爱春天更甚、/更乐于安享这秋天的沉静。”(《我乐于安享这秋天的沉静》)谈到这样的诗行,我更理解了雁飞对我所说的他在诗歌写作上的“自信”。从年龄上来说,雁飞开始进入“人生的中途”,但是在诗歌写作上,也许他已经开始在为自己的“晚年”作准备—已经有众多的诗人讨论过“晚年”对于一个诗人的重要性(比如王家新)。对于一个真正的诗人来说,重要的并不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写出了怎样的诗,而在于他会有一个怎样的“晚年”。因为“晚年”才真正地决定了一个生命有着怎样的质量。只有“晚年”才能决定一个诗人到底是怎样的诗人。

《晚秋》和《秋将尽》都是读来让人感到分外沉重的诗。在我看来,所有严肃的生命都会在人生的某些阶段遭遇那些“严重的时刻”。“无语/一切都是无语的/即使大风已经刮来/我想象不出/这一切,除了像我一样/摇头/像我一样/自己捶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晚秋》)不仅是秋天,而且是“晚秋”,我们在“晚秋”看见一棵“树”,虽然已经“心力交瘁”,但看上去依然是“沉静”的。这样的诗读来有些让人“心痛”,但也分明給我们以力量。

这样的力量既来自于诗人做到了“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先生语),也来自于他的“省略”和“隐忍”。雁飞是一位十分克制的“抒情诗人”,他写下了不少情感强烈的诗,但是作为他的诗歌的读者,我还是感受到了,他并没有在诗中说出他想说的一切—这当然不是“隐瞒”,而是一种“隐忍”,是“引而不发”。可以这样说,雁飞还是一位“未完成”的诗人,我们经常能够在他的诗歌里感受到他正在积蓄的力量。

比起那些直接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宿命》和《虚度》是更加深沉与内敛的。“难道,这,就是世事的宿命/美好的,终归要点点流逝/留下的,终归会物是人非。”(《宿命》)“一切都将过去/我留下了什么,又抓住了什么/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竟是两手空空/与迎面过来的一切已擦肩而过。”(《虚度》)如果说这样的诗句是“抒情”的话,那么正如王安忆所言,“所有的情感都带着思索的表情”,这样的“抒情”已经抵达了“存在”的层面。这是与“存在”正面交锋的诗。也许“虚度”就是一种“宿命”,但是没有人愿意在这种“宿命”面前俯首称臣,因为“没有生命愿意无声地消失”(郑敏《有声与无声》)。于是我们在《虚度》里又读到这样的诗句:“他恍惚着,哎,怎么这就过来了/又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样子有些紧张/起身、动手/像是要和谁撕扯一场。”我相信,这首诗里的抒情主人公的“紧张”,是因为“火”的燃烧。

《火》是颇有些难解的诗。要读懂这首诗,首先要理解“火”到底象征着什么—说“火”象征着生命,当然不能说有什么错,但是仔细体会,雁飞在这首诗里想表达的,似乎有着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火”具有本源的意义,是古希腊哲学所说的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古希腊哲人说“万物源于水”,雁飞强调的作为世界本源的“水”也是一种“火”。有些人就像草木,有一天会被“火”烧尽,但是也有些人会被火煅烧成“真金之身”,而他留下的诗,就是“风”吹拂之后,在“尘土”下面露出来的“金子”吧。我相信无论雁飞为人多么谦逊,写诗多么克制,他在艺术上是有着高远的抱负和巨大的野心的。《火》乍看上去晦涩和曲折,实则是诗人内心必然会有的自信和骄傲的敞开和呈现。

也许在雁飞本人看来,到目前为止,他还未能写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诗,但他应该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自信和骄傲。这不仅因为他的虔诚、执着与坚守,不仅因为他心中总是对真正的艺术存着敬畏,不仅因为他的生命一直像火一样燃烧,而且因为他早就感觉到了那条河流的存在。诗人都是孤独的,比起常人,孤独的诗人更容易在“永续的时间”(穆旦《诗八首》)面前感到恐惧。但是,如果能够感觉到“时间”的“流淌”就是“我们自身的河流”,那么我们就可以和无限的时空融为一体。将《总感觉到一条河在无声地涌动》作为这一组诗的“压轴之作”,体现出了雁飞的自信。在我看来,这是最能体现作为“抒情诗人”的雁飞的诗歌特点的诗。个性化的抒情和对普遍的生命意义的沉思,在这一首诗里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雁飞在歌厅里放声歌唱时的样子:有些孤独,有些悲伤,甚至有些绝望,又那样投入,那样沉醉,那样忘我,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实的时空完全不同的、没有人能够理解的世界,但是他分明知道,他的歌声是那条巨大的河流的一部分—我们听着这样的歌声,无法不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用全部的生命来歌唱的歌手。听着这样的歌手歌唱,我们很难不“陷入对时间的想象之中”。

猜你喜欢

抒情诗诗坛宿命
刘良玉
相亲交友,所有软件的最终宿命
祝贺彭城女子诗社成立(新韵)
摩拜的宿命
老来学艺
抒情诗身上的光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辛巴历险记(宿命)
国际诗坛
并非“抒情诗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