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明治维新后成功赶超欧美国家的秘密

2018-07-13李海燕徐启元陈卓李红亮

财经界·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财阀明治维新日本

李海燕 徐启元 陈卓 李红亮

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日本在1968年左右经济规模超越了当时的西德,成为资本主义阵营第二大经济体。1988年左右人均GDP成为全世界第一。本文试图从国家发展战略、地理位置和文化、产业结构、企业家精神、政府政策等几个方面来解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为什么能够成功实现对欧美的赶超。目前中国还处在赶超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明治维新150周年这个节点回顾日本发展的得失,也许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启发。

一、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有一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1.明治维新之前日本虽实行锁国政策但保持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在长崎有一个对外开展贸易的地方叫出岛,是一直可以和外国开展贸易的口岸。这个出岛是1643年为了收容葡萄牙商人而建设的人工岛,之后成为荷兰商人的贸易据点。荷兰商馆每年都会给日本政府提交关于海外动态的报告。鸦片战争后,荷兰商馆给日本政府递交了长达100多页的材料,描述鸦片战争的各种情况。

2.江户时期,日本经济以大米和手工业为中心的经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元禄年间(1688-1704),在大阪的堂岛开设了大米交易市场。这个市场后来在1724年左右发展成为大米期货市场,交易一直持续到1869年被政府禁止为止。在金融史研究上一般认为堂岛的大米交易是历史上第一个商品期货交易市场。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情况。由于商贸流通的需要,在17世纪和18世纪,日本也出现了“两替商”,其功能类似同时代中国的票号或者钱庄。

3.日本具有一定的矿产资源,对之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矿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形成是有重要意义的。日本著名的住友财阀就是从炼铜开始发家的。1591年,住友家族的先祖从南蛮人(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学到了从铜中把银分离出来的方法——南蛮吹(也就是灰吹法,cupellation)。之后开发别子铜山上百年。采矿业的发展需要工具和技术的发展,直接带来产业培育和发展。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煤炭资源,一直采掘到1960年。丰富的煤炭资源给日本明治维新初期的产业化提供了充分的能源。这一点和英国的产业产业革命的初期是一样的。采矿业也催生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日本目前最大的工程机械公司小松制作所的源头是日本石川县的铜矿附属的采矿工具制造作坊。

二、以全世界第一强国为师,走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道路

纵观日本过去2000年的历史,日本大部分时间都以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为师。隋唐时期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主要学习对象是荷兰,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的导师主要成了西欧。日本的海军是以英国海军为蓝本,陆军则以德国为蓝本。明治宪法是以德国宪法为蓝本。日本在1902年和英国结为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日本和美国为同盟关系,一直以美国为师。

以当时全世界最强大国家为师,意味着可以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政治、法律、文化、技术。可以无偿使用霸权国带来的世界范围的和平或者广阔的市场。以最短的时间缩小和全世界最先进国家的距离,可以更好地开展贸易活动,成为一个很好的搭便车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特点是学习导入之后,往往会进行大幅度改良改造或者升级。如果不是这样,日本也不可能在一些领域早早超过自己的老师。我们以1905年的日俄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例,来看看与全世界当时最发达国家英国结盟,到底给日本带来了什么?日本是如何学习发达国家之后进行改善和创新的?1905年左右的日本的综合国力是远远不如当时的沙俄的,世界舆论普遍认为日本不可能赢。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一直在学习和研究英国,在1902年确定同盟关系。英国对日本的帮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日本以英国海军为蓝本,建立了现代化的海军组织。由于和英国关系良好,明治维新之后可以不断从英国购买先进军舰。

2.沙俄波罗的海舰队从欧洲赶往海参崴军港的途中,经停了不少英国的殖民地的港口,英国不断将俄国舰队的信息通报给日本方面。在对舰船的煤炭补给方面,英国也进行了不少的骚扰。

3.日本利用伦敦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筹集军费。日俄战争的军费相当于当时日本的年度财政收入的5倍以上。日本派高桥是清等人,前往伦敦成功发行了日本国债筹措军费。如果当时不能筹措到充足的军费,日本不可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日本自身的努力和革新,日本也不可能获得这场戰争的胜利。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有几个世界首创的创新。

1.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在军舰上使用无线电装置的国家。当时已经发明了无线电通讯设施,但是日本却是第一个在军舰上应用无线电的国家,而俄国的舰队使用的是旗语通信。

2.日本在全世界第一次使用了利用火炮击沉对方舰船的策略,而且成功了。在日俄海战之前的海战中,往往舰载火炮只能击伤敌舰,不能击沉。军舰带有冲角,往往采用舰船直接撞击敌舰的方式。日本海军简单采用丁字战法,集中炮火力量打击一艘敌舰,直接击沉敌人舰队。

3.先进火药的采用。当时日本海军采用了日本海军工程师改良的火药,也就是所谓的下濑火药。下濑火药的成分是苦味酸(picric acid)。该物质是1771年在德国作为染色料发明的。1885年左右,法国人利用其爆炸性,将其开发为炸药。但是苦味酸容易和金融发生化学反应,在作为炸药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日本海军的工程师下濑雅允采用在炮弹内部刷漆,再在火药和漆之间填充蜡等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该炸药比日本海军之前使用的炸药更加具有威力。如果没有下濑炸药的使用,日本海军恐怕也很难创造用舰载火炮击沉俄舰的奇迹。

日俄战争发生在明治维新的36年后。短短36年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战胜沙俄的国家。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表现,不是单一的或者特殊的事例。在明治维新之后的100多年中,类似的事例是比比皆是的。也就是充分享用世界第一强国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自身不断努力,进行改良或者创新,比欧美国家做的更好。

上面的例子是日俄战争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再看一下普通的民生产业的纺织业。纺织业是英国产业革命之后迅速发展的第一个支柱型行业。日本近代产业的起步其实也是从缫丝业和纺织业起步的。明治初期日本最主要的出口换汇产品就是生丝。日本近代第一个机械化的纺织工厂是1872年(明治5年)开业的国营富岗制丝厂。当时是法国人设计的厂房,雇佣了一些外国技术专家。日本在1933年左右纺织业的规模和出口规模就赶上了英国。化学纤维的产量也追上了美国。产业革命初期,纺织机的进化基本都是在英国完成的,但是日本在接触到英国的纺织机后,也發明创造了新型的纺织机。发明人就是丰田织机的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织机也是丰田汽车的母公司。丰田佐吉1925年发明的自动纺织机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纺织机。英国的知名纺织机械公司也给丰田织机支付了专利费,购买丰田的技术。纺织业在明治维新后到1960年代初期一直是日本出口业的支柱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就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大纺织业生产国。初期是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廉价的劳动力,后期是有自己的发明创造的。在化学纤维时代到来之后,日本的纺织业公司也迅速学习,从欧美公司导入了技术和设备。80年代以后,日本的一些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全世界知名的化学材料企业,比如东丽公司。纺织业的发展路径其实在许多民生产业都能观察到。

笔者认为明治时期日本政府的几个方针对之后日本的发展,起了比较长期的良好作用。一是日本政府在导入外国技术和兴办企业的时候,至始至终是排斥外国在资本上占据主导权的。明治初期日本在建设第一家机械化纺织厂、第一条铁路、第一条电报线的时候,都有外国资本提出要帮助日本建设,但是日本采取了排斥外国资本的态度,技术方面则聘用外国工程师和购买外国设备。日本政府和企业界的这个态度,事实上一直延续到今天。产业发展的控制权控制在自已手里,技术和管理方面则是如饥似渴的导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第二个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是很好地普及了义务教育制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一大批大学,培养人才。第三个有深远意义的事情是,从开始就允许民营企业参加到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中。日本政府初期主导建立的一些企业,后来也转卖给民营企业。

三、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关于地利方面,以下两个因素对日本近代的崛起和发展之路有重大影响。一是日本是一个距离亚洲大陆不远也不近的岛国,这对日本的政治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和亚洲大陆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减少了日本受亚洲大陆强国侵略的概率,让日本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日本可以比较方便去中国去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东西,也可以遮蔽来自大陆国家不好的影响。日本皇室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存续时间超过2000年的皇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而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催生了一大批长寿企业。

长期存在的皇室和贵族阶层,对日本的文化形成和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的长期保存直接带来了手工业的保存和发展,促进了匠人文化的发展和培育。最近许多人对日本的【匠人】文化开始感兴趣,匠人就是手工业者。创业超过100年的企业日本有8000家以上,日本的许多神社都有迁宫的活动,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建设或者翻修神殿。最著名的有伊势神宫和出云大社(都是和日本皇室有渊源的神社)。伊势神宫从公元690年起,每20年进行一次翻修,出云大社每60-70年进行一次。定期的翻修就保证了日本的各种手艺人的代代传承。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皇室下面的王公大臣和各个地方的大名(地方的诸侯)和平转化为华族,相当于欧洲的贵族。1947年以后,日本华族被废止,但是皇室得以保留。庞大的皇室的吃穿用行,都需要专门的手艺人来提供。给皇室成员和贵族成员提供用品当然需要用心用力,这是认真专一的日本工匠精神的起源之所在。进入明治维新之后的工业化时代。其培养的工匠精神转化到大规模生产中,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点是日本的岛屿购成。日本全国有6000个岛屿。但是人口的95%以上,聚集在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等四个大的岛屿。这一点对日本的经济发展意义也非常大。其中本州的面积超过了九州、四国、北海道的总和。人口的相对集中对交通和经济的发展有益,流通效率也比较高。如果日本都是规模比较小的岛屿,很难想象有新干线的诞生。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多发的地震,让日本人时刻抱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在经济发展中转化为国民的勤奋工作。

其他许多方面都可以观察到地理因素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比如明治维新之前的主要的维新力量是萨摩藩(今天的鹿儿岛县)和长州藩(今天的山口县)都位于日本的南部,距离政治中心比较远。能够较早接触到西欧国家的贸易船只和军舰。萨摩藩和英国军舰在1863年还发生过军事冲突。萨摩藩和长州藩之所以成为倒幕的主力,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他们更早的了解了西方世界的实力。而且由于和外国商人接触早,比较早地购买了国外的武器,才有军事实力去推动政治改革。早在1863年长州藩就向英国派出了5名留学生,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第一人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

四、财阀和企业系列是支撑日本产业发展进化和国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形式

日本能够在100多年时间,经济方面成功赶上欧美,财阀这一特有的产业结构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在明治维新之后的50年,形成了十多家财阀。直到今天,日本的传统行业的大部分的大型企业,都是明治时期成立的财阀企业发展来的。

二战之后,美国认为财阀配合了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和扩张,指定日本大型财阀解散,禁止财阀创业家族的一些成员担任企业高管,财阀企业被分拆为众多的小公司。但是50年代以后,被分拆为零散小企业的财阀企业又悄悄合并,变回原来的一家大企业。战后,日本的财阀逐渐形成了六大企业集团,或者说企业系列:就是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一劝、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财阀企业分布融进了这六大企业系列。这些企业系列大多有20-30家企业,企业分布在造船、化学、食品饮料、建筑工程、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玻璃、交通、物流运输、房地产、商社、银行、证券、寿险、财险、租赁、石油及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电机(家电及其他)、远洋运输、精密仪器、纺织业、军工、零售等领域。笔者认为,战前的财阀和战后的企业系列为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型商业银行承担了给同一系列的企业融资的功能。由于是一个系列的兄弟公司,降低了信息的非对称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如果企业陷入困境,日本的银行往往会派出银行的人才到企业去担任高管(一般是负责财务的副社长或者社长),重振企业。

2.系列里的企业处于交叉持股的状态。一家上市公司,往往被同一个系列的兄弟公司持有20%-40%的股票(每一家企业一般持有1%-10%)。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不用担心企业被外国企业或者日本其他企业敌意收购。二是由于是兄弟公司的交叉持股,大家不用在意短期的股价的上涨或者下降,企业经营者可以从长期的角度去考虑公司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的股价或者资本运作去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兄弟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也明显下降。

3.制造了一个充分竞争但是又不过度竞争的环境。日本有六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涵盖了除掉互联网之外的几乎所有行业。可以简单理解为日本每一个传统行业都有3到10家企业在竞争(这是因为有一些企业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企业集团,或者一个企业集团在某一个领域有两家公司)。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社会,一些企业竞争失败会破产或者被其他企业收购。但是在日本往往不会。这是因为同一个企业集团的人,往往会购买兄弟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企业数量多,保证了充分的竞争,竞争造成了各个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但是即使某一个企业在某一个技术或者产品上落后了,也不会立刻被击垮。因为有同一个企业集团企业的支持。比如在90年代,三菱系列的员工出去吃饭,如果喝啤酒的话,只喝属于三菱系列的啤酒企业的产品。这种现象在传统财阀三井、三菱、住友比较明显。日本的综合电机行业在80年代席卷全世界,这个行业有10家左右的企业在长期竞争。

4.综合商社发挥了在全球采购原材料和收集海外信息的重要作用。日本的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等企业,分支机构和业务范围遍布全世界,在全球范围收集政治和经济信息,在全球的商品交易市场是很重要的存在。综合商社的存在,是日本稳定从全世界采购原材料,向全世界输出产品的重要保障。

5.日本不同企业集团在国内竞争激烈,但是在迈向海外市场方面,日本企业非常抱团。同一个企业集团的企业协调出海。不是一个企业集团的企业,在海外市场上,为了争取利益,也往往组织日本商会等组织。维护共同的利益,而不是互相拆台诋毁。

五、優秀企业家精神是日本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日本产业的不断升级和优良的品质离不开日本企业家的家国情怀,离不开勇敢打拼的创新精神和公益心,许多企业家具有家国情怀。比较典型是提出“论语和算盘”涩泽荣一。论语是指企业家的伦理,算盘是指作为企业的牟利。他一生中参与创建了200家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存活到现在。还参与了一些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岩崎弥之助是三菱财阀创始人岩崎弥太郎的弟弟,1885年弥太郎死之后执掌三菱财阀,还曾经出任过日本央行的总裁。他1908年去世的时候,交代给家属的话是:“三菱的事业不是为岩崎家族谋利而经营的。是为国家而经营的。如果只考虑谋利,还不如解散三菱公司。期望你们好好记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也涌现出了众多多姿多彩的企业家。本田宗一郎是一个没有学历,但是非常喜欢捣鼓机械的人。口头禅是:“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在70年代,本田公司在全世界范围率先开发出符合美国最新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发动机,为本田汽车走向全世界奠定了基础。本田宗一郎经常穿着工作服满身油污地和一些技术人员工作在开发一线。有一次,取得了技术突破,本田开心的说,“我们这样就可以战胜对手了,太好了。”旁边的技术人员听到他的话却说:“社长,我们是为了有更干净的空气在努力。”几个月后,本田辞去了社长的职务,退为董事长。他说“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成为只站在自己利益考虑的人。已经不适合在社长的位置上了”。

一个企业的灵魂往往是创业人确定的,企业家的水平决定了企业的水平,企业的水平决定了经济的水平。

六、自民党长期执政下的共同富裕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走的是和美国结盟的道路。除了技术向美国看齐之外,日本一直坚持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人自己经常说日本是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说的原因是日本国民的收入非常平均。日本的自由党和民主党在1955年合并,结束了战后初期的政坛动荡。1955年到今年的2018年,除了1993-1994年,2009-2012年的短暂的6年之外,自民党一直都在政权的位置上。自民党能够长期一党执政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发挥了重新分配收入的重要作用。战后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城市比较发达,其他地区经济则比较落后。自民党在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农业保护方面一直下大力气。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和企业系列的双轮,驱动了日本全国的相对均衡的发展,贫富差距变小。贫富差距小带来了治安良好,国民消费能力强的结果。之后,又不断促进日本企业去更新换代产品,去满足国民的进一步的消费要求。这个正循环在90年代以前一直存在。另外,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也带来经济政策的长期性和可预期性等好处。

猜你喜欢

财阀明治维新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三菱财阀的解体与重新联合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一十三) 日本明治维新
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以“明治维新”为例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明治维新前西方军事思想在日本的传播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