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融资视角下企业商业信用研究
2018-07-13佟玉吉
佟玉吉
(东北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应收账款内涵与企业商业信用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应收账款的内涵
应收账款是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资金款项,它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同时属于企业资产负债,它主要是企业在一年以及一年时间以上应该回收的款项范围。应收账款是企业在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时候,没有及时的收取购买单位的资金,所以这笔款项属于企业的应收账款。
(二)企业商业信用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企业商业信用的存在基础是企业需要进行商品或者服务的交易,商品交易包括企业与客户进行对接,洽谈,合作,发货以及最后的付款,应收账款的追缴,这个时候就需要商业信用作支撑,因为企业需要有自己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客户进行信用度的考察,因为这关系到企业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企业的利益关系,现阶段我国的行业信用环境还不成熟,基础不牢靠,所以说企业的商业信用风险很大,因此需要企业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机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
水平,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便于企业更好的进行融资,获取更多的资金,应对市场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应收账款额度膨胀过快,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影响企业的发展
企业采取的增加销售量来提高保证自己的经济收益最大化的
方式是现阶段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但是就目前形势看,企业的这种赊销的经营方式,只能是短期内增加企业的收益,但是长期来看,会降低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率,给企业的资金回收增加难度,因为过度的赊销,增加应收账款的资金,造成应收账款额度膨胀,超过企业承受的范围,增加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最终影响到生产和销售,时间长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被掩盖,因此企业的一些生产和销售等计划无法实现,所以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企业的坏账,死账等资金风险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情况会导致企业走向经营失败的局面。
(二)应收账款管理方式与企业的实际不适应,因此给企业带来损失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细胞构成,企业所有的生产和经营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如果企业的管理者片面的重视账面利润,忽视对应收账款增加的企业成本,那么企业的经营必然会产生经营的成本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现阶段因为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对称,很多企业过度的重视应收账款
回收,认为主要回收回来就行,但是没有计算回收成本和回收时间,因此实际的成本增加,造成企业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因为应收账款回收的时间长,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应收账款的资料不全,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都存在,这也给企业带来额外的经营损失。
(三)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经营周期延长
企业的经营周期主要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环节结束以后,从存货到销售,最后到现金回收回来截止,这是企业的经营周期,企业的经营周期长短与企业的存货天数和应收账款的天数有关,但是因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的不合理应收账款的存在,应收账款的责任划分不明确,缺少专门的部门管理人员,缺少严格的管理办法,考核机制也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企业的坏账死账问题严重,折旧导致了企业经营周期增加,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所以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严重情况影响企业的生产环节,必然给企业带来经营的损失风险,所以企业应该及时的回收应收账款,增加管理能力。
三、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不顺畅,企业的商业信用机制就很难建立,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常态化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所以在这种商业信用管理形式不乐观的前提下,企业面临以下问题:
首先,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机制不完善,因为现阶段我们企业的商业信用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客户,企业客户的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客户管理就存在风险,一旦企业与客户之间缺少信用,那么企业的经营必然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自身的客户管理方法不完善,企业信用政策得不到保障,所以企业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不准确,因此这种潜在的信用风险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这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首要商业信用管理问题。
其次,企业的商业信用政策形式化严重。企业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时候,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随着市场的动态发展,企业的商业客户也是在变化的,其信用程度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依据市场的情况制定商业信用政策,这就很容易出现信用流失的问题,增加企业的资金风险。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对信用机制建立的不重视,因此企业的信用政策都是形式化的存在,在真正使用的时候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所以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不能为企业做客户的信用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
四、应收账款融资视角下,如何增加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
(一)确定好商业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赊销政策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所以要确定合理的信用时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同时应该制订相应的信用标准。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二)建设商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要针对自身管理及业务需求,针对客户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建设客户信息数据库,使得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存录、传递更有效率。首先,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化平台,在信用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处理,从而保障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真实性。第二,要建设企业客户信息收集系统,对洽谈、合作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客户信用信息。第三,要建立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检索的客户数据库,按照管理者、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不同需求,建立检索方式,为企业内部部门及管理者提供查询及分析服务。
(三)构建商业信用评估和监管系统
信用评估系统为分析客户信用、提供信用政策决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核心客户数量控制、客户还款特征评析、评估策略制定,要从销售方面、财务方面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分析。在商业信用方面,可以以5C系统为基础确立客户信用品质,然后将客户信息归纳、细分,并对客户信用进行量化及非量化测评,最终得出客户信用等级,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通过这一体系,企业可以明确行业特征,将急需解决的客户有限排列,为应收账款提供法律证明及奖惩依据,提醒企业事态程度,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细节支撑。
(四)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信用管理链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定位,必须有相应独立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如今大部分企业的信用管理都零散地存在于各个部门之内,缺少明确的职能及目标定位,信用管理职能的体现无从谈起。在建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对商业信用管理工作者的要求,其素质一定要过硬,专业能力要强,能够平衡自身的利益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管理,保证商业信用制度的执行能力,能够为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机制改革提出自己应有的特点和想法,同时保证自己的权利权威性,同时企业可以选择商业信用管理委员会,来促进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组织机构的框架管理。
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因为无限的扩大自己的销售,这也给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增加困难,虽然应收账款能够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作为企业的融资方式,但是如果管理不当,必然给企业增加经营风险,严重情况造成企业的经营失败,在现阶段,因为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商业信用形式化严重,缺少监管措施,但是企业需要面对商业信用机制建立的问题,制定好信用政策和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的科学化,促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