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8-07-13柳华
柳 华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洪雅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眉山 620010)
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电力企业逐渐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转变,以期推动电力企业与我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接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加强财务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成为重点[1]。当前,越来越多电力企业认识到电力企业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仍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应加强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
(一)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科学的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电力企业每一笔发展资金。然而,在我国多数电力企业中,财务预算管理科学、合理性不高,主要表现为:未对电力企业现状与市场走势进行详细调查,预算编制较为盲目,以企业现状不符;预算编制模式与流程出现冲突,影响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2]。
(二)对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发展,预算管理流程越发复杂,为提高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能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投入,应重视预算评价、考核以及预算编制。但是,在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预算的重视度不足,预算考核机制不完善,直接导致诸多财务预算问题没有数据支撑,预算结果准确性不高,在财务管理中难以发挥效用,降低了企业人员的积极性。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完善,若财务管理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则电力企业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对此,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健康发展。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为实行信息化管理,需要培养一批即拥有较高专业知识,又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财务管理队伍。然而,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中,因专业人员的缺乏,电力企业只能仍沿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财务管理,影响了电力企业长效发展[3]。
二、精细化预算管理的优势
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能够保障电力企业有序完成各项目标,实现企业最终的财务目标;帮助预算管理部门明确其在企业的地位,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推动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使企业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与质量;在财务预算编制阶段,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应用,能够准确预测电力企业未来的财务发展状况,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重视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电力企业传统垄断优势已经不存,在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为向前发展,不被市场淘汰,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中,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求存。当前,因社会需求的增多,电力企业也在不断增多,企业想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不断创新经济管理观念,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深入贯彻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理念,将预算管理中的各个指标细化,保障其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使预算管理系统化。另外,企业应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基础,不断优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向前发展。
(二)项目支出得到细化,预算编制体系因此完善
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应用中,保障预算编制体系的科学化、合理化非常关键。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电力企业相关人员不仅要详细了解财务状况、财务目标,还要准确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目标,以此展开预算编制,真正发挥财务管理水平。在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中,相关人员应将各岗位上报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将各个预算项目支出细化,以便预算编制尽可能贴近电力企业的运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另外,尽量保障预算编制的弹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保障电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安稳发展。
(三)加强专业管理团队的培养,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也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然而,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因人才的缺乏,信息化建设难以开展。对此,电力企业应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以高薪吸引现代化管理人才,以此构建财务管理现代化团队,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管理团队的建设,一方面,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一方面,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提高了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为财务人员的统计、分析工作提供较大便利,提高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市场的变革,新的问题因此产生,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编制不科学,对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等,对此,重视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细化各个项目支出,加强专业管理团队的培养,以此加强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应用,推动电力行业更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