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
2018-07-13
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实质上是相当欠缺的。主要是因为落后的教育理念,落后僵化的体制机制和稀薄的文化内涵。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大学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大学制度文化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载体,是行为文化的保障,并赋予物质文化以生命力。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学精神文化是理想文化,大学行为文化是事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则是理想与事实之间的桥梁。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呼声不断高涨的环境下,“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那么在和谐大学文化的视野下,我们该如何建设大学制度文化呢?
一、概述相关内涵
1.文化、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是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在对知识进行传承、交流和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系统,它是围绕大学主要功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等的集合体。大学文化在继承原有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是推动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亦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2.和谐、和谐大学文化的内涵
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融洽,是实现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和谐大学文化就是指高校在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以和谐思想为发展内核,通过大学人的共同努力,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文化多元化和思想多元化在大学的表现日益明显,大学必须坚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3.制度、大学制度文化的内涵
关于制度,《辞海》是这样解释的:“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曾被视为管理人们的常胜不衰的法宝,但是这种刚性管理导致人们被禁锢,使人们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制度和文化耦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制度文化赋予了制度新的内容。大学制度文化是指与大学精神文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以及大学人在制定、贯彻、执行各种制度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大学制度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道德伦理、行为习惯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的总和。所以我们可以把大学制度文化剖析成“显性制度文化”即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隐形制度文化”即学校的校风、自觉的行为方式等。
二、分析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现象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表现,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多年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不和谐”现象要是比比皆是。
1.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滞后
在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比西方国家的大学滞后很多。西方国家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比中国早很多,西方大学一直贯彻科学、民主、自由的制度文化建设理念,并为西方和谐大学文化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目前,中国很多大学虽然也提出了“自主办学”、“学术自由”、“学生为本”等理念,但是缺乏有效的制度来保障这些理念的实现,致使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学术发展的自由权、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等十分有限。可见,中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还是非常滞后的。
2.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行政化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官本位色彩浓厚。很多大学过于强调行政权力,出现了行政管理优于教育教学的反规律现象。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学术性,无论是作为人才培养还是学问研究的重要场所,其总是体现着学术性。在大学里,一种是可以将学术活动自由组织发展起来的权力,即是学术权力,还有一种是提供服务给将学术活动组织发展起来的权力,称之为行政权力。但是,现如今学校权力结构失衡、学术不自由,行政化色彩非常浓厚。
3.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功利化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虽在招生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很多高校里依然存在办学浮躁、急功近利的倾向。一些高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明确规定研究生毕业之前必须发表相应的文章方能毕业。这些严重违背了大学科研制度建设的规律,无视了科研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一些高校为了学校的排名,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科研成果,没有尊重科学研究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还会滋生学术腐败、制造学术泡沫和扰乱学术氛围的现象。
三、创新和谐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措施
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加强建设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构建和谐大学文化的出发点也是建设大学制度文化。和谐大学文化视域下大学制度文化和谐发展,有以下四项方法:
1.理念创新:解放思想是大学制度文化创新的灵魂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辩证统一地来看待问题,打破主观偏见和习惯势力的束缚,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文化属于意识范畴,其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是推动大学文明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从骨子里把思想升华上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映射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说,我们要善于将制度和文化和谐统一起来,相互促进,创造最佳的状态。
2.制度创新:和合相应的制度文化体系
我们要加强大学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建设和合相应的制度文化体系。“和”是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是指异质因素的融合。“和”是基础,“合”是目的。“和合相应”是指很多种异质因素在动态调适的过程中实现有机融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大学既是一个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组织,又是一个结构复杂的行政组织,所以往往会出现学术和行政不和谐的局面。所以说,我们要想形成稳定和谐的校园秩序,必须有赖于构建和合相应的制度文化体系。
3.方法创新: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
学术管理是大学学术权力得以体现的载体,行政管理是行政权力得以体现的载体。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分工要逐渐明晰,学术权力的地位要逐步提高,行政权力要充分尊重学术权力,不属于自己的权力要转让出来。当两者发生碰撞摩擦时,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协调。因此,要改变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必须要优化我国大学二元权力结构,要对二元权力进行有机协调,实施权力制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二元权力的和谐发展。
4.价值取向创新: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源地,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实践可以实现很多职能,也可以完成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也是社会前沿先锋队的优势。实践的主体是人,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动力。因此,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总的理念和最终宗旨,在建设中要充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多样需求,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这将成为今后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