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炳震生平考述
2018-07-13张欣婧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张欣婧[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一、家族溯源
沈氏名炳震,字寅驭,自号东甫,浙江归安竹墩人,娶姚氏,育有七子。他生于康熙己未(1679)正月十四日,卒于乾隆丁巳(1737)十二月初三日,享年五十有九。沈氏家族可谓明清江南望族之一,而竹墩沈氏是近世最有影响的吴兴沈氏族支,清儒全祖望称曰“归安之沈为吾浙西阀阅世家第一”。“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孙皓为护卫亡父孙和在乌程的陵墓,升设吴兴郡。这标志着平原地区地位的提升,同时也是沈氏望族的来源。正如《竹溪沈氏家乘》称:“竹墩支者,子长卿居千金,世孙子敬赘施氏居此。后少司马子木谥恭靖,宪副子来,大司空儆炌谥襄敏。是为竹墩之源。”在明代,沈氏有子木、儆炌、胤培祖孙三代皆名列九卿,尤其子木、儆炌二尚书,创造了竹溪沈氏第一个辉煌的巅峰。其家族溯源如下:沈子木,字汝南,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历南京太常寺卿、都察院右都御史,卒赠兵部尚书,谥“恭靖”;沈儆炌,字叔永,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河南左布政使、光禄寺卿、右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右侍郎、工部尚书,谥“襄敏”;沈庄卿,字君端,廪生荫太常寺典簿沈儆炌长子;沈钟元,字体长,贡生,授知县,未上而卒,沈庄卿长子;沈角,字麟兮,庠生,沈钟元子;沈雍,字升孙,贡生,选授平阳儒学教谕,沈角子。沈雍为沈炳震之父,原名栋衍,入清后改名为雍。他原本应承袭锦衣卫百户,但时值鼎革之际,文称“公原讳栋衍,承高祖荫,应袭锦衣卫百户。年三岁时报名兵部,得旨出幼之日承袭。不数年,明社已移人”。上文可感其凄凉无奈之意,这种受挫也可看作是沈氏家族衰落的一个原因。沈雍原配金氏,金氏病亡后继配董氏,家中有四子。长子炳贞(1664—1721)字朗恒,号洁庵,庠生入国学,据书记载:“沈炳贞以子生遴赠奉直大夫,陆凉州知州。”另外,在《湖州府志》中亦有记载:“沈雍以孙生遴赠奉直大夫,陆凉知州。”仲子为炳震。叔弟炳巽(1681—1756)字绎旃,号权斋,为国学生、候选州同,曾效力于河工,并致力于《水经注》研究,著有《水经注集释订讹》四十卷,此书“凡从前篇简脱漏,文字蹐驳,首尾颠踬,句读转易者,一一正之,复还道元之旧观……且其发端,本出东甫,绎旃实竟其绪。笃学嗜古之勤,终不可没焉”,此外还有《权斋老人笔记》四卷、《权斋文稿》一卷、《续唐诗话》和《全宋诗话》。幼弟炳谦(1685—1751),字幼牧,号劳山,亦贡生,并于乾隆元年(1736)与炳震共举博学鸿词科。
由此可见,虽然康乾时期竹墩沈氏已经处于衰落期,沈炳震兄弟皆为生员,科举不显,但都是著名学者,在文化方面成就颇大。沈炳震性仁孝,其父沈雍卒于官舍,炳震兄弟皆在家侍母而不知,赶到之时已是卒后二日。当时有风俗客死者灵柩不宜入家,然炳震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焉。有父死异乡而柩不归故居之理?”他力排众议奉中堂,旁观者咸服其知礼。等到将其父下葬之后,又庐居尽哀,“尽礼蔬食三年……家祭上冢,必忾慕惨戚,四十年如一日也”,可谓君子知礼也。他又敬爱其弟,时称昔有苏氏子瞻、子由兄弟师友,古今艳称,于今再见其人哉。赞曰:“归安之沈为吾浙西阀阅世家第一,自明时恭靖、襄敏父子二尚书称名卿……东甫兄弟三人固其中碧梧翠竹也。”
二、科场失意
沈炳震幼年时便聪慧过人,及至稍长喜欢博览群书,记忆力超群,年十五受知于学,以明经补贡生后,日有名。然而从康熙丙子至甲午(1696—1714),他八次参加省试均不得一遇。其友人在碑文称:“甲辰绑蔺,已被蔗入彀,终以策问语过激见黜。或尤之,东甫笑曰:‘吾知尽言无隐而已,得失何问哉。’嗣是亦不复应试矣。”从碑文可知,策问言语过激是沈炳震科举不中的原因之一,沈氏亦笑答自己乃是尽言所知无隐也。但据其弟炳巽所言“兄少凝重简默,言笑不苟,在父母侧怡声下气,进止不失尺寸”可知,一方面炳震本身简默少语,又恪守礼制,事父母尚不失分寸,另一方面,古代士子寒窗苦读无非是望考取功名,尤其是沈氏家族此时衰落,想必重振家族的愿望十分强烈,不然也不会出现省试八次之多,却为何在科举应试中因言语过激而见黜?个中缘由耐人寻味。沈氏当年应试策问文字已无法看到,笔者猜想大概是东甫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爱好理想与当时政治环境及社会风气的相悖、冲撞之下的必然。其弟炳巽亦称:“而先生之至亦倦矣,遂谢举子业,专攻古学。”
乾隆元年(1736)诏举博学鸿词科,沈炳震因钱陈群故乃得詹事王奕清举荐,其弟炳谦为右副都御史程元章所举,炳震遂携《新旧唐书合钞》与弟二人共同赴京。丙辰词科先后应召者二百六十余人,而其著作之富莫如炳震,众人皆论此科为东甫开。然而召试廷殿仍不遇,兄弟二人一并放还,沈炳震也于归后二年去世。究其怀才不遇之由,当从朝廷和沈炳震自身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乾隆元年(1736)的博学鸿词科(即丙辰词科)之背景,是因为雍正皇帝“以康熙特开博学鸿词科,已越数十年,当修旷典,嘉予旁求”,于雍正十一年、十三年二月及十一月多次下诏书令内外臣子举荐“博学鸿词”之选。然而事未竟而山陵崩,最终由乾隆皇帝“继世宗宪皇帝之志”,玉成其事。此次共录十九人,可见录取率很低。如孟森先生所说:“己未唯恐不得人,丙辰唯恐不限制……己未为上之所求,丙辰为下之所急。” 此外,“乾隆丙辰词科,有嘉兴张庚,仅剩二句未誊完,日以暮,被逐;吴江迮云龙,早完卷,因足痒脱靴欲搔,侍臣以为失仪,亦被逐”的记载中,略可见丙辰词科取士的苛刻,可见官方对待士子的态度带有一定的傲慢性。
另一方面,沈炳震八次省试不中后,遂专心于古学,吴斯洺称其:“鄙弃帖括,自乐以古文为制义。”其一生致力于考证求索,“自六经三史以及诸子百家,无不究心博览。丹铅批阅者数十部。钩纂考订者亦二十余种”。然而在当时朝中八股取士的风气下,这种古貌古心之研究并不为时风众势之人所喜。因此虽然沈炳震个人所著甚丰且得多人赏识,其时“子取东甫诸书以呈户部侍郎临川李公,临川惊喜曰:‘不意近世尚有此人!’亟欲推挽之”,最终却在临川李公左迁后不了了之。炳震失意而归,归二年卒于乾隆丁巳(1737)十二月初三日,享年五十有九,终其一生,始终未能得意于科举。可见,士子寒窗苦读往往只学应试之八股文,问其经史古学却惊愕不谶何语也,而正是这样的人却能高中科举,渊博如东甫却只能郁郁而终,不得不说是当时社会的悲哀。后论曰:“八股兴而古学废,有问以经史而瞠目拄颚不谶何语者,然其人往往取科第去,而枕经作史之人湮郁以终,东甫其一也。古人有云:各从所好。士之轻一时志千古者,尚坚其志哉。”
三、结语
沈炳震一生科场失意,以明经充贡生卒,未能在仕途官场上重振沈氏家族“祖孙三代皆名列九卿”之荣光。作为文人士子,沈氏并非怀才不遇之辈独一人,实乃是当时社会风气下失意者之一。然而作为一代史学家,其著述等身,其生平最用心之作《新旧唐书合钞》在生前虽然未曾看到刊行,但在卒却后流传于世且广为参考征用,首开《唐书》整理之风气,并且影响了乾嘉考据学派。如墓志铭所云:“郁于生前,荣于身后,士论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