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屋书店时期的章克标

2018-07-13夏庶琪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杭州310000

名作欣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邵洵美银蛇狮吼

⊙夏庶琪[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 310000]

一、章克标与金屋的渊源

章克标,字恺熙,又名章建之,1900年生人,浙江海宁硖石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以岂凡等笔名活跃于文坛,著有《风凉话》《文坛登龙术》《银蛇》等。其中,《文坛登龙术》曾名噪一时。

章克标与金屋的渊源要上溯至其与滕固、方光焘、张水淇等办同人刊物《狮吼》。早在日本留学时期,章克标即与方光焘、藤固常有往来,回国后,便创立了狮吼社。“写文章的人,就是滕固、张水淇、黄中(即黄花奴)、倪贻德、滕刚、方光焘和我等等约十来个人。我们这一班人,当时有点醉心于唯美派,是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至上主义者。我们拾取了外国波莱尔、梵尔哈伦、王尔德的余唾,大事模仿效尤,讲些死和爱,想以此来独树一帜,在文学艺术界里开放奇花异草。”①

不想这本小小的同人刊物,竟远销至新加坡,恰为欧洲归来的邵洵美所见。“(邵洵美)在新加坡停船时上岸看看,在书报摊上无意中看到了《狮吼》,觉得这个名字很奇,就随手取来翻阅,觉得大配胃口,正合脾气,就买了一册。在船里仔细看,更觉得都是自己也想说的话,这样的同调,竟然会是在上海出版的刊物。他一到上海,就照刊物上的地址来访问我们了。因此我们就成了朋友。”②邵洵美入狮吼社,正值《狮吼》难以为继,《新纪元》《屠苏》又短命,奄奄一息之时,其出现无疑给了章克标等人极大的助力。而后金屋书店开办,《狮吼》半月刊复活及取代《狮吼》的《金屋月刊》出现,都是以邵洵美、滕固及章克标为中心“从事唯美——颓废主义的文艺运动”③的。

金屋书店的唯美主义倾向从其所办刊物《金屋》即可看出。据章克标回忆:“英国有一种黄封面的刊物,就被叫成黄书,是唯美主义者的著名刊物,洵美的意思可能也想在中国来个唯美派的宣传,想把这个刊物作为中心,因而要袭用‘黄书’这个名字,为适应中国用语情况,把黄改作了金字,又由金字想到‘金屋’(因书店总有个店屋),就定了金屋书店这个名称。”④标榜为艺术而艺术,是金屋书店一贯的主张。

二、章克标在金屋的文学活动

章克标在金屋书店出版有长篇小说《银蛇》、短篇小说集《恋爱四象》《蜃楼》,翻译有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爱欲》等。此外,在《狮吼》半月刊复活号及与邵洵美共同主持的《金屋》月刊上,也陆陆续续发表了不少作品。

章克标的小品文创作,为学者所重。“章克标曾创作长篇小说《银蛇》、短篇小说集《恋爱四象》等,还从事翻译日文著作等工作,但他最为引人注目的乃是小品散文创作。”⑤章克标在小品散文上固然有所成就,但笔者以为,20世纪二三十年的小说创作,才是其创作的真正主体。

金屋书店时期,正是章克标创作、翻译小说的高峰期。

192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恋爱四象》收入《恋爱四象》《致某某》《九呼》《秋心》《双十节》《结婚的当夜》《文明结合的牺牲者》《恶戏》《夜半的叹声》《花环》《天报应》《一顶帽子》共十二篇作品。许道明在《海派文学论》中认为,用作集名的《恋爱四象》,“以三通书信和一通演说词组成,分别宣叙了四种不尽相同的恋爱观念,传统的,一束花的,新旧兼而有之的,还有多爱主义的。……差不多可以将这篇小说看成章克标小说创作的‘纲领’”⑥。的确,章克标早期的文字大都逃不脱婚恋、性爱的套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及《海派文学论》都明确将其纳入性爱小说之中。然而,与张资平媚俗、商业的性爱小说不同的是,章克标的一些小说中仍留有新文学的影子。小说主人公在身处肉欲诱惑难以把持之际,往往以踌躇的道德教化内省,始终深信自由恋爱是婚姻的基础。如《结婚的当夜》一文中,丁晓星不满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在洞房之夜见到美丽端庄的新娘巧之后,产生了一系列性幻想,同时,陷入了无限的矛盾之中。

最后,在自由恋爱、真纯爱情为前提的婚恋观的主导下,丁晓星挡住了欲望的引诱,在与新娘交流后逃出了新房——虽然仍不无遗憾地拥抱了巧,为寻得一丝慰藉。正如许道明指出的:“作家的心智内容毕竟早于新感觉派作家,离新文学前驱们稍近些,他更熟悉并最愿意表现那类亦新亦旧的性爱风貌。”⑦章克标是一个过渡者。他突破旧体言情,继承了新文学的传统,在唯美主义的影响下,增加了小说中肉的狂欢,为新感觉派的“肆无忌惮”打下了基石。然而,他的狂欢永远只在“梦中”,醒来便又为道德所束缚。

紧接着,章克标又在金屋书店出版了《银蛇》和《蜃楼》。《银蛇》“是以郁达夫追求王映霞的事情为线索而写的”⑧。章克标于《孙百刚·王映霞·郁达夫》一文中有过详细叙述,不再赘言。吴福辉对《银蛇》曾有过如下评论:“我读过的长篇《银蛇》,写男主人公性病癔和性臆想狂特征,闻女人刚刚脱下的浴衣,‘一路上想象这是高峰那是深谷,他想象平原也想象丘壑,到后久久停住在衣的中段’,好几页的篇幅,表现得露骨而酣畅”⑨。有学者认为《银蛇》是章克标用“既艳羡而又酸溜溜的态度描写文人的猎艳生活”⑩,由书及人,觉得作者气度短小。撇开这些问题不谈,笔者以为,《银蛇》文笔之流畅、叙事之精彩,在章克标的所有小说中,是最为出色的。并且,在描绘了一幅“都市猎艳图”的同时,小说中的“我”(张岂杰),一直警惕着彻底沉沦,时时自省。这是初期海派小说的特征之一:“初期对城市的认识是肤浅的。一支笔已经伸进了新式饭店、赌窟、跑狗场等消费场所,可现代文明的体验不足,显露狂放颓荡有余,这样,沉醉于物质享乐又感到负罪,心理上是扭曲变态的。”⑪此外,《银蛇》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章克标的交际圈,为现代文学史料学研究提供了参照,如对郁达夫行踪及回沪整顿创造社之事,都通过邵逸人有所交代。

章克标这一时段的小说,与郁达夫有着密切的关系。《蜃楼》中所收的《做不成的小说》《蜃楼》等,也都和郁达夫有关。《蜃楼》原本是郁达夫广告过要写的小说之题,后因迟迟不出,为章克标“借用”。在《蜃楼》的序中,就刊有章克标给郁达夫的信——“尊题拜借”。而《做不成小说》中,亦写明了《蜃楼》与郁达夫的关系。《做不成的小说》即是为了做成《蜃楼》出去猎艳的。章克标在给邵洵美的信中表明了写《蜃楼》的原因:“每一个人对于他的社会的实生活,多少总感着些不满,那是一定的,因此有的便发为革命的行动,革命的呼喊,别的人虽则未必呼喊呐喊,但也有别的方法来替代喊,做梦便是其中之一法。我时常会做梦,而且喜欢做梦,更喜欢做白日梦;空闲的时刻,一个人孤身枯坐着,那便是寻梦的绝好时节了……一切梦是如同文艺的创作一般的东西。在梦中可以得到实生活中所不能满足,不能实现的境地,文艺也给我们同样的功效,平常说文艺是什么苦闷的象征,个人性的表现,意志的发扬,什么什么,都是同一意义吧。”⑫这段话可以作为章克标早期小说创作的总动机。虽然《恋爱四象》《银蛇》《蜃楼》等一直被认为“醉生梦死的官能征逐之乐是这些作品的统一主题”⑬,但正如笔者上文所说,章克标的狂欢永远只在“梦中”进行。梦中的感官之乐才是其真正的主题。

在金屋书店,章克标在创作的同时还译介日本文学作品,除1928年4月出版的戏剧《爱欲》外,在《金屋月刊》第二、第五期,翻译有谷崎润一郎的小说《二庵童》和《萝洞先生》,第四期译有夏目漱石的散文《伦敦塔》。对于一个负笈东瀛多年的人来说,翻译一点日本的东西,是再平常不过了,受日本文学影响也是必然的。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等,均如此。

金屋书店倒闭之后,章克标随邵洵美入时代书店,开启了一段“后金屋生涯”。

①②④⑧ 陈福康:《章克标文集·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第123页,第127页,第128页。

③⑩ 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第234页。

⑤方爱武:《言说的意味——章克标散文创作谈兼论当代散文创作》,《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1卷第3期。

⑥⑦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第172页。

⑨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⑪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⑫ 章克标:《蜃楼·代序》,金屋书店1930年版,第9—10页。

⑬ 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页。

猜你喜欢

邵洵美银蛇狮吼
一树梅花一树波
不陪孩子写作业 不做“狮吼”家长
燕归巢(外一首)
邵洵美的翻译出版实践探究
与狮吼会一起有意义地活
从“银蛇”到名医
闲话狮吼君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舟〔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