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儒、道修身思想的异同
2018-07-13虞青青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虞青青 余 群[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中国哲学非常关注人的生命的问题,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也就形成了“修身”文化。儒道两家莫不如此,各自形成丰富的理论体系,两家学派关于人生修养的认识虽互有相通之处却又不尽相同。
一、“修身”内涵丰富,各有所长
(一)入世之进取——儒家的修身理念与方法
儒家讲究修齐治平,而修身是这种理想的根本和基础。《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后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知也。”①强调了以修身为本的思想,如果不重视根本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显然是不合理的。《大学》开篇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②这段话简明地可以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是实现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内心的自我修养上升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才能推而广之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在儒家看来,修身的依据在于肯定人的价值。《孝经》引孔子之言曰:“天地之性,人为贵。”③人为贵者,乃贵于与万物之不同,懂得道德的追求。其要求在于“修己”,即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圣人”“贤人”。孔子注重人的品德修养应和建功立业相统一,即“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④。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⑤,认为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才是根本,要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并且要将个人的安身立命与天下百姓的福祉相联系,从个人层面的“小善”上升为社会的“大善”。对于修身方法,儒家特别强调自省,即从自身寻找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⑥如果在自我反省的时候没有感到什么可愧疚的,就不会有忧愁和恐惧了。儒家思想中关于自省的论述不胜枚举,旨在告诫人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因此,儒家修身思想十分重视慎独。“慎独”出自《礼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⑦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个人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自觉地以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不犯过错。刘宗周学说的核心即为“慎独”,“无极而太极,独之体”⑧。“独”即为宇宙之本体。可以说,“慎独”真正体现了修身的道德内涵,在自觉性和境界上都最为高妙。因为,“慎独”,即指“诚意”,又指“格物致知与率性修道”⑨。所以,只要“即慎独即诚意”,就能“具有尧舜之性,从而入于圣人之域”⑩。
儒家关于修身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主张,处处可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它从肯定人的价值出发,以“内圣外王”作为修身目标,并有“自省”“慎独”等一系列的修身方法。修身为本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内涵,严于修身,做一个有道德节操的人是为了积极入世做准备,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
(二)出世之无为——道家的修身理念与方法
道家人生观讲究顺其自然、自我完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与儒家积极求“仁”不同,先秦道家宣扬修身之道的主旨是“无为”,比较强调自然本分的规律。
道家修身思想的认识基础在于对万物存在本质有道、气、德等的认识。“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道是本体性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⑪。“气”则是“道”内化于宇宙之中的结果,也就是在宇宙万物中“气”为本根性的存在,但“道”法自然,“道”是“气”的基础,“气”又守“道”。而“德”是“道”在实物上的体现,是指物的天性或本性。修身的主旨在于“循德求道”,而其基本性质是“无为”的。老子认为,修身的奥秘是不断“涤除玄览”,《老子》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⑫庄子则认为,修身的理想境界是“无知无欲”,方能“逍遥”。就是使生命存在呈现出所谓返璞归真的理想样态了。如何做到“无为”?道家的修身途径是“寡欲”,老子认为,“知足者富”⑬,“祸莫大于不知足”⑭。然而“无为”的真正内涵则是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人作为天地自然中的一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⑮,尊重自然法则,用心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相互联系,达到“天人一体”的和谐境界。而达到这种境界,就应当“心斋”和“坐忘”。所谓“心斋”,《庄子·人间世》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⑯即是保持内心的虚静,摒弃任何外在的思虑。所谓“坐忘”,就是把“我”作为独立精神之存在从形体、虑念、私欲的束缚中解放开来以能彻底自由,从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⑰。
总之,儒、道两家思想存在不少差异,但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并且两家学派也是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的。
二、本质追求相同,殊途同归
(一)从对自身修养的追求来看
儒家和道德都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把道德修养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注重国泰民安,追求天下为公,期望建立一个公平的政治制度,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此来完美自己的人生。儒家尊德而贵仁义礼乐,所以对儒家而言,最重视的莫过于德了。正如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他强调自己的修养过程以“德”为根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⑱。相反,若“德之不修”,则“是吾忧也”。孔子甚至将中庸这一至善至美的方法视为至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⑲。重德为本是儒家对自身价值追求的一个鲜明特征。从其修身方法“慎独”——对主体自律提出的高要求,也可看出儒家对自我道德修养的高标准。
道家的核心在于贵道而崇尚无为。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⑳这就是遵道贵德。把天道转换为人道,使人道符合天道,“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自然美即是德。提倡忘却或忽略外在形式媒介的存在,凸显内在精神与道合一,达到天人一体的思想境界,是道家对自我的道德追求。但如果仅仅把道家看作自然和洒脱,看不到其生命的沉重与无奈,便没有真正理解道家。“道”的至美境界是以无为而有所为,不刻意讲求德行却照样可以修身养性,不在庙堂之高却照样可以庇护天下苍生。道家讲究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他们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却能具备一切,不有意为之却又无所不为,正所谓“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㉑。古代很多文人都具有儒道互补的修身思想,如陆游有诗句:“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㉒前半句可见鲜明的入世思想,希望能功成名就为国效力,但求而不得也不能埋怨老天的不公平,等到能建功立业后就能归隐山林了。诗句表达了陆游既有儒家积极进取的实用主义,又有道家顺时而为的自然主义,但出发点都是为了能够为国效力,为建立保障人民的政治制度做贡献,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从对内心心静的追求来看
庄子认为人要不为物累,挣脱出社会的各种利欲追求且排除自身的一切欲望,摒弃一切知觉和思想,从而保持心灵的虚静清明。“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㉓,这是“心斋”的境地。在庄子的世界里,虚无乃是超功利的价值存在,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有了这种完全虚无的心静,就能虚而待物,与道冥合,达到物我两忘、天人一体的思想境界。
而儒家作为生命的实践者,强调人主观的作用,意在仰仗内在力量通过主体内省等手段澄心静虑,摒弃杂念,达到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王阳明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㉔无善无恶之心是没有被物欲杂念遮蔽的本心,即良知,是天理,在未发之中。一旦人的意念活动就有了好恶,是已发之情,已发之情有善有恶。如果“意”出现了错误,不能正确分辨善恶,就要格物省己,通过格物致知来求得一颗没有物欲杂念的纯洁之心。这体现了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无欲故静。”那就是,通过格物致知来摆脱心中之“恶”,求得自由心静的状态。王阳明在《答陆原静书》中说:“‘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㉕这显然是将“未发”之情归为心静,只有主动保持心静状态,才能把握住良知这一根本。可见,儒家“慎独”修身方法的本质在于排除私欲物欲,保持心静,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从对“和”文化的认同来看
在“和”的问题上,两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讲究中和,将情感表现与否分为已发和未发。《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㉖“未发”指的是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可以指我们的天性,“已发”指的是这些情感已经表现出来了,即为情。如果表现出来的情感恰到好处,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这样就达到了“和”的境界。“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可以看作本体,而“和”是“中”的表现形式和必然结果,把“中”推广到“和”就可以使天地各处于它们合适的位置,世间万物也能正常生长发展了。“未发之中”是“已发之和”的前提,“和”是儒家中庸之道所要求人们的修身目标。
道家也十分讲求“和”,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无尽的和谐文化,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具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人类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独立存在,认为人类与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庄子呼吁“无以人灭天”㉗,就是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且遵循自然规律,不以牺牲自然的运作轨迹而满足内心的欲望,而应达到“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㉘,充分体现了天道自然,天人一体的和谐观念。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避免主观行事,在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不可过度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达到“中和”的修身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儒道文化博大精深,关于修身理论更是丰富深刻,各有所长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对现代社会仍然有深切的现实意义。通过比较儒道修身思想的异同,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并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古为今用,体悟自身,为全面实现人的价值而努力。
①②④⑤⑥⑱⑲㉖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页,第3—4页,第159页,第351页,第133页,第94页,第91页,第18页。
⑦ 戴圣著,王文锦译注:《礼记》,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692页。
⑧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⑨ 余群:《刘宗周“一齐俱到”的心性内涵及理论意义》,《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⑩ 余群:《刘宗周〈人谱〉书名及理论内涵探微》,《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⑪⑫⑬⑭⑳㉘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20页,第131页,第87页,第 129页,第141页,第66页。
⑮⑯⑰㉑㉓㉗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3页,第82页,第618页,第 314页,第314页,第342页。
㉒ 钱仲聊:《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6页。
㉔㉕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7页,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