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河北蔚县民间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
2018-07-13
一、民间剪纸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艺术两千年的发展使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样不断由简入繁,成了中国民间美术花坛上的一枝独秀。
民间美术大都与民俗活动相关联,剪纸艺术不也例外,尤其是民间嫁娶、生子、祝寿等日子,都会用到剪纸:云南瑞丽一带傣族过年时为了消灾获福而献佛的“冬扎”,都是剪成或刻成的花鸟鱼虫的彩纸;香港、广东和广州等地大多以捕鱼为业,每逢春节,为求来年丰收发财,就剪成“顺风得利”或“大吉大利”贴于船舱门头、窗口意图吉利;西藏及青海等地藏族定居的民房里,也有剪纸形式的挂钱,名叫“门彩”;藏族同胞信奉藏传佛教者众多,剪纸内容一般为八宝吉祥图样,即金轮、宝螺、盘长、华盖、宝伞、金鱼、荷花、宝罐;陕北延安地区民俗古朴,人们沉迷于迷信和巫术,常常将剪纸剪为人形,用来作为送病、驱灾的信物,在陕西、甘肃一带,还有的剪成五个牵手小人谓之“五道娃子”,传说它能解除小孩儿的所有病症。
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河北蔚县剪纸
河北省蔚县素有“中国民间剪纸之乡”的美誉。蔚县在河北省西北方,古称代国。蔚县剪纸,相传有两百年历史,有关蔚县剪纸的起源在民间说法不一:一种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河北蔚县县城有一位张道士和一位王先生,他俩擅长使用剪子和刻刀剪刻彩纸,手法精湛,后来,二人一起经营一家剪纸作坊,一个负责剪,一个负责刻,配合相当默契;另一种说,蔚县城里有多家大的商号,从苏、杭贩来大量的绫罗绸缎,上面的商标非常漂亮,大家就把这些商标剪下来贴在窗户上,作为装饰品,但是这些装饰白天看起来非常好看,可到了晚上却成为了一片黑影。后经一位老银匠的改良,把图案雕刻出镂空的效果,不仅白天看上去很精美,晚上看也显得十分玲珑剔透,这就是蔚县剪纸艺术的雏形。
据史料记载,河北蔚县剪纸最初借鉴的是僧人们在寺庙里进行佛事活动的时候所制作的剪纸装饰物以及民间刺绣艺术所采用的精巧花样,经过历代剪纸艺人长期的改革与创新,在实践中逐渐产生了这种以薄如蝉翼的宣纸作为原料,用锋利小巧的刻刀来进行雕刻,再染以绚烂明快的色彩而成的一种新型剪纸。
蔚县剪纸的艺人大多是朴实的农民,内容多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艺人们自刻、自染,把纯朴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融入到了剪纸作品之中,使蔚县剪纸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经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蔚县剪纸日趋复杂,由粗糙逐渐走向精细。解放以后,蔚县剪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剪纸艺人创作了许许多多反映生活的优秀剪纸作品,艺术水平更加高超,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蔚县剪纸有彩色和单色两种,以窗花见长。蔚县一带称窗花为“天皮亮”。所谓“天皮亮”,就是采集山中的云母石片,将石片层层分离,再用胶水将如鳞片般的透明云母片粘连在一起,粘成方形,四边用纸镶好后,就可以贴在窗格方框中。
蔚县剪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阴刻”这点恰与其他地方的剪纸迥然不同。阴刻技法要求下刀准确,运刀流畅,尤其是“拉胡须”的技法,从那一根根细微匀称的毛发和胡须,都能看出其难度。蔚县剪纸尺寸不大,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有戏曲人物、花鸟鱼虫,也有组合图案的金猴献瑞、丹凤朝阳等等。且有形象生动、构图饱满、形态优美、结构严谨、刻制精细、线条流利、色彩点染得当、浓淡相宜的特点。
三、河北蔚县剪纸艺术开宗立派之人——王老赏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蔚县剪纸的成熟阶段,其标志就是出现了一位名叫王老赏的杰出剪纸艺术家。王老赏擅长剪戏曲人物,他的戏曲人物题材,受杨柳青年画影响较多,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他的戏曲人物贴在窗格纸上,透过亮光透射,十分精彩生动。在近半个世纪的剪纸生涯中,王老赏把广大农民的审美趣味和朴实的感情寓于剪纸艺术之中,据不完全统计,他共创作了近千幅以上的戏曲人物形象和百余幅禽鸟花卉刻纸样稿。王老赏是他那个时期的蔚县剪纸艺术的集大成者,是后代艺人所尊奉的一代宗师 ,并在2000年获得了“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蔚县剪纸发展到王老赏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蔚县剪纸的艺术风格。王老赏的戏曲窗花有的是用朱红纸刻出,有的则是用粉纸刻出人物后,再用颜料透染。从王老赏这两幅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学艺,刻染的窗花已出类拔萃了,他创作出来的戏曲人物剪纸形态生动、细致纯熟、色彩古朴典雅。
淳朴的河北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生活,加之不断琢磨钻研,使王老赏的刻纸艺术有了丰厚的基础。王老赏的剪纸具有浓厚的朴实感,而他所刻制的戏曲人物,也多记载着清末装扮和当时流行的剧目,也为后来山西、河北戏曲剪纸艺术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四、总结
民间剪纸艺术的情感表达包含了我国亿万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美德,它植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中,展现了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理想与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当前,由于民间剪纸艺术不被人们所重视,许多优秀的剪纸技法已经失传,这为我们今天研究民俗剪纸带来了许多不便。2006年5月20日民俗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当今要加快复兴中华民族光辉文化、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步伐,让我们协起手来,共同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