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戏曲进校园春色如许

2018-07-13朱筱丽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进校园导师戏曲

朱筱丽

青少年戏曲姹紫嫣红开遍

本次大赛,青少年戏曲爱好者们向我们展示了沪剧、锡剧、评剧、黄梅戏、越剧等异彩纷呈的地方戏的独特魅力。

大赛评委们再次为孩子们整体表演水平的提升感到欣喜,感受到孩子们学习戏曲高涨的热情。不光是参赛选手、团队增多,就连一个节目中的参赛选手数量也增加不少,“这次比赛中经常看到一个节目一群孩子上场,而以前经常是一两个孩子在台上唱戏。”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评委胡璇感叹,“这也说明了会唱戏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表演也越来越专业,从前业余组的小朋友们更多的是在演唱上下功夫,而如今,“孩子们从唱念做打到服饰装扮都很到位,这是对戏曲综合性表达的全面传承。”越剧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非遗越剧范派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评委韩婷婷感慨。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展演上,主办方还举行了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梨园经典赏戏团导师的授牌仪式。赵群、蓝天、罗晨雪、钱思剑、吉燕萍、陈甦萍、方亚芬、杨婷娜、梁伟平、钱程十位京、昆、沪、越、淮、滑稽戏各戏种实力演员加盟导师团队,开启了新一轮的赏戏团周期。

去年年底,中华梨园经典“赏戏团”正式成立。谷好好、王珮瑜、朱俭、严庆谷、高博文、韩婷婷等名家名角被聘为“赏戏团”第一批导师,他们走进学校讲演结合,让学生们在翻腾滚打的精彩演绎中了解戏曲,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围着导师们要求签名和合影的场景让导师们记忆犹新。“赏戏团”成立以来总共开展了近60场讲演活动。新一批“赏戏团”导师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去年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传统文化在社会上持续走热,戏曲传承的春风来了。从各院团、学校、社会各机构到家长都重视起来。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经过2016年第一届市民文化节校园戏曲大赛后,孩子们的表现让他们更坚定了举办第二届的决心。

戏曲提升学生艺术审美素养

戏曲不光有着生旦净丑的行当区分,更有唱念做打的表现手法;不光融歌舞于一体,更涵盖了武术、杂技、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凝聚着中國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戏曲进校园”不仅仅是培养千千万万个戏迷,或是潜在的戏曲从业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提高学生们的艺术审美修养、激发创造想象力、增进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窥见国风之美,“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猜你喜欢

进校园导师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雷殛”结局新探
戏曲从哪里来
我想
经典彩调进校园
导师的猫
舞龙舞狮进校园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