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从知青成为大学生
2018-07-13缪德和
缪德和
1977,就在那一年,高考恢复了。在那一场注定永载史册、改变了几十万人命运的高考中,我收获了荣光与梦想。
那一年,我考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分院。那年我24岁,国家改变了招生制度,我为自己找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1977年,我在农村种地,但是我知道,看点书没有坏处。我劳动再累,晚上回到寝室,还要再看会儿书。那时看书,抓到什么看什么。我有一个在供销社收废旧物品的同学,常常到他的废品仓库去找旧书,偷偷拿回来,藏在床下面,晚上偷偷看。
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学校,各中学开始动员。几天以后,我才知道,国家恢复高考了!我蠢蠢欲动的心开始复活,我想考大学!谁知我刚说出这话,就招来一片嘲笑。大家说,你都高中毕业7年了,别做这个梦了。但我不信这个邪。
和当时大部分准备高考的人一样,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知道考什么。距离1965年的高考已经过去12年了,没人知道考什么,连老师都不知道。唯一的办法,就是靠“猜”,老师把猜到的题目刻在蜡纸上,油印分发给大家,当作复习提纲。我也有幸,学校看重我的施老师会暗中帶给我几张,因为我是被寄予厚望的人。
12月考试,此时已是11月,复习完全是没头苍蝇乱闯。夜深人静,一个人坐在宿舍里看书。冬天,很冷,坐在书桌前,手脚都生了冻疮。天天开夜车,但也没误了白天的劳动。瞪着满是血丝的眼睛上工。细心的农民看到这情况,暗中给我分配轻松一点的活计。但我没请一天假。
“考上了”,“我终于考上了”!那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整个乡,那时叫“公社”,126个考生,考上大学的,我是唯一一个。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年,迈入大学校园,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那种狂热。
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过来的人真的很想改变自己,但是方式方法和现在不一样。和现在的人不同,那时的人没有那么多选择余地,比如高考,现在的人考不上最好的学校,还有次好的,考不上大学,还有大专,不想参加国内的高考,还有国外的高考。
那个时代自古华山一条路,走过去,就过去了。就像一辆公共汽车,原来有人有座,有人站着,都是固定不变的。高考就像突然车停了,司机告诉大家,重新安排座位,有本事的坐。我这样的人,在之前都是站着的,突然就有了座。只不过我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