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益阳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研究
2018-07-13李芳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益阳乡村住宅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运用建筑室内设计的成熟理论成果与实践技术,以益阳市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的现状及村民的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原则,探讨益阳市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策略,以期對益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模式。
关键词: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
一、相关概念辨析
(1)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概念,依据美丽中国理念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从人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培育等方面入手,统筹城乡资源,建构和谐生态的现代化新农村。“美丽乡村”侧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鼓励农业产业规模化,目的在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推动地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乡村住宅是从事农业生产者居住的生活空间,除一般生活起居功能之外,还包括农业生产器具、生产品储藏功能和家禽家畜饲养功能等。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是乡村住宅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是指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更新,使其能够继续满足人们对它的现代生活居住要求。不仅要避免大量的拆除旧建筑,还应该节约新建建筑的能源消耗,在新建乡村就住宅中融入当地优秀的传统地域性元素,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等。(3)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的关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传统乡村住宅已不能适应村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部分村民开始自发或被动地对自己所居住的住宅开始改建、改造,住宅的建设与装饰大部分是由建筑工匠和各工种施工人员完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专业培训,在缺乏科学指导的情况下,乡村住宅的室内环境与人的使用需求存在诸多问题,不适应现代生活模式,住宅的室内环境更新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此背景下,展开乡村室内设计的多维度服务,对乡村住宅室内环境进行优化改造探索,将为新时代宜居乡村的建设增加新动能,是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提升人居环境的实效性尝试。
二、益阳市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的现状
(1)缺乏统筹规划。随着乡村建设的多项政策出台,各地根据要求做出了初步的总体规划,但其内容未能详尽。在进行住宅建设时,政府或村民取得用地许可后,在用地范围内随意建造。有时为扩大建筑面积,盲目加高楼层,有些民宅之间山墙距离狭窄,致使室内采光受限,通风效果也受影响。从整体上来看,疏于规划的住宅,导致农村格局有些杂乱,既不利于室内环境的改善,也容易因为空间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活不便。(2)缺乏经济支撑。乡村大部分民居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村民只能自己进行设计施工,因缺乏系统科学地指导,住宅建造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缺少资金村民会选择一些较为便宜的装饰材料,为节约建造成本甚至不做保温隔热层,这种做法导致住宅采光通风差,空间利用率不好,无法营造宜居的室内环境,进而影响村民的生活品质。(3)私搭乱建现象普遍。乡村住宅的功能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对建筑周边加建功能空间现象普遍。在过去卫生间和厨房都归属于住宅区域之外,与其是分开的,为了方便现在的生活需求,在建筑周边随意加建厨房、卫生间和车库现象极为普遍,其布局也多套用城市中厨房、卫生间的模式,未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方便。
三、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乡村住宅室内环空间就是用人的尺度,人的意识来衡量人所生存和生活的空间环境,创造一个以居民心理、生理行为和文化底蕴为特征的室内环境空间,它融合了现实世界的各种因素和人们活动的全部意义,为人的生存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的改造设计应听取村民的意见,满足村民在物质层面上对实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必须使用功能齐全,并都围绕室内环境的适应性与舒适性来考虑。其空间规划布局、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光环境的营造、整体视觉效果的协调等室内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都应满足村民的需求,并进一步体现出乡村生活特色,传承传统乡村住宅的精华。(2)分类指导原则。乡村住宅建筑可分为传统建筑、拆除建筑、改建建筑和新建建筑。对传统建筑应避免人为损坏和拆除,保护修缮传统建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村民自行拆除建筑较差或者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的住宅。对改建建筑,主要采取立面整治、屋顶修缮、门窗置换等便于操作、经济适用的方法,尽可能应用成熟的新型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封等材料,提高项目可操作性,最终达到提升室内环境的目的。对新建建筑,根据乡村地区村民生活习惯和未来生活需求,适当提高建筑设计标准,充分挖掘传统民居和民居建筑要素,在室内环境中注入地域文化,使其建筑结构、功能布局、建筑材料等方面达到协调统一,充分彰显传统民居特色。(3)生态及可持续原则。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在功能的合理布局、室内环保材料的使用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等。功能布局合理是针对原有建筑空间的缺陷与不足,以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来解决原有建筑空间存在的问题,完善乡村住宅的有效利用面积,实现室内功能多样化与设计合理化的要求。在功能布局和结构设计上为将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提供空间改造的可能性。此外,鼓励应用节水设备、节能灯具和太阳能光热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使用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4)延续乡土文化原则。乡土文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表达,乡村住宅室内环境应体现所在地域的乡土文化特征,因地制宜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室内环境设计上要保持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与历史连续性。
四、益阳乡村住宅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益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指出,乡村建筑整体上要符合规模适宜的体量、丰富变化的体型、地域的外墙材料、传统符号的传承与演绎、乡土场所的营造和宅前屋后的掩映环境等特征。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空间改造与氛围营造,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的自然、高雅和悠闲的乡村意境、乡土文化的回归与构建。(1)空间的功能调整和置换。乡村住宅的“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去住宅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尺度不能满足现代人居住的需求。二是建筑的室内平面布局不适应现代人得生活方式和习惯。所以对于室内环境的改造则需要考虑现代人们对空间功能需求来进行调整。在进行益阳乡村室内环境改造时应依据民居所在山区、丘陵、湖区、城乡结合区等地域特征进行分类研究,结合各村庄的旅游发展,考虑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民族文化,乡村住宅的改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2)营造空间环境。益阳市域有市级以
上文物保护单位93处,在乡村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6处、省级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茶马古道、名人故居等鮮明的历史文化。益阳乡村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可以用借景方法把室外景致引入室内,创造室内环境的自然性,通常采用墙面开洞或者扩大窗口方式,也可以选择较大面积的玻璃窗,改善室内采光,让室外景致引入室内,形成室内外空间的流动。其次造景,有些室内没有自然景观或条件限制,则可以采取室内人工造景方法,利用假山叠石、干枝树根、盆景绿垂等元素,也可选用石磨、农具、簸萁等乡土陈设塑造氛围,让空间具有很强的乡土氛围。(3)注重乡土材料的使用。乡土材料是营造乡村住宅特色氛围的基础,在进行室内改造时可以直接选择一些原生态的乡土材料来营造室内气氛,例如使用当地的青砖、青瓦、生土、木材等乡土材料,使空间的乡土氛围应运而生。另外,乡土材料的质感和肌理对空间装饰的影响也很大,材料自身就代表着形式语言能为空间营造情感世界。(4)陈设艺术搭配。在室内选择民俗性和地域性的陈设艺术品,往往能够体现室内环境设计的独特魅力,选择乡土风格家具能够较好地塑造民宿的地域性,同时,天然陈设也是营造室内氛围的方法,自然材质比人工材质更能给人亲切感,室内使用天然陈设是乡土氛围的有效手段;比如收集当地的旧家具和旧生产工具,采用“以旧做旧”方法进行了室内陈设,通过陈设器具的故事与来历,来营造乡村住宅室内环境的文化氛围。
五、结论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住宅的适宜性仍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设计师应通过实际调研和对益阳村民生活、生产行为进行分析,在室内环境改造设计上做到面面俱到,为“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从乡村住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装饰材料的使用和建造手法出发,设计出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态性住宅室内环境。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芳,女,硕士研究生,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参考文献
[1]汪勃.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5):184-185.
[2]张耀珑、王亚旎、史苗苗.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6,33(10):66-68.
[3]李芳.自然材料在乡村住宅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8(16):125-126.
[4]程建润.城镇化进程中的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