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课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入问题研究

2018-07-13王先军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先军

摘 要: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最终提出:完善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安排、加强专业课的网络课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育,这两大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高校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专业课;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73-03

Abstract: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integr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urses, and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network classroom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courses. These two measures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to be identified with and then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more effectively.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specialized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ed education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兴国之魂。自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反复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后,2018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纳入宪法修订案。习总书记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强调要在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教社科[2015] 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思想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高校学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不应拘泥于思想政治课,还需要延展到专业课教育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高校的专业课教育不再仅仅拘泥于传授专业课程知识,高校专业课教育同时也应当肩负起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在校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一、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

价值观是人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的标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的导向性影响。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紧密相连,一旦形成便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稳定,不会轻易改变。高校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有必要帮助在校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沈壮海,王迎迎(2017)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提出以来,日益深入人心,在校大学生对此的认可度高达96%,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识度相对较低,只有89.7%。并且在校大学生认为校园网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自己思想品德影响不大的两个因素。这说明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度高于熟识度,同时思政课堂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学生对提高自己思想素养的要求。而加强高校专业课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无疑将丰富高校价值观培育的手段、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了解。高校专科课所占的课时和学分远远高于专门的思政课程,如果在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能够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那么积少成多,在校大学生学习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间将能大大增加。二是能够避免单纯的说教,激发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内在思考。传统思政课堂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在专业课教育所涉及内容中适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内在动力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动和矛盾。长远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持,成为他们日后的行动指南。具体到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帮助大学生订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宏伟的理想抱负、激发專业课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受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入学后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未来的人生也比较迷茫。在专业课学习中没有动力、不求甚解、得过且过,糊弄过关。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正是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对外来的诸多诱惑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判,那么价值观极容易混乱。而不明晰的价值观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些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进一步造成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一般、学生对生活感到迷茫,对前途感到失望的情况。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有必要在高校专业课教育中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意志,帮助他们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认识到大学专业课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将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内在激情和动力。

(三)有助于高校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价值观培育的客观规律表明专业课教育和价值观培育不能分离。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一个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调整自身价值结构、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价值观的践行过程是价值观被价值观的主体接受和内化后,转化为价值观主体的行为的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遵循价值观培育的客观规律,潜移默化、渐进累积。为实现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和践行,仅仅依靠思政课从理论上认知和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专业学习是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占据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只有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他们的价值结构,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自觉的认同和践行,最终成为习总书记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其次,“学科文化”是高校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手”。“学科文化”(Cultures of Disciplines)最早是由Tony Becher (1989)提出的。Tony认为学科是具有道德涵养功能。这是因为每一种学科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由此形成与学科相适应的行为方法。于是学习和从事某一专门学科的人,会形成一种专属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这样学科文化也就会对从事具体学科个体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简而言之,从事同类学科的群体,其群体内部的价值观也会类似,从事不同学科的群体之间,其价值观也会存在差异。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在校学习期间所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类别众多,加之外界各种思潮的影响,这些都会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显然仅靠思政课堂上培育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够的。因此,从“学科文化”的角度来看,在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统一价值观。

二、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专业课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问题不够重视

现阶段多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手段上更依赖于思政课,不够重视专业课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很多高校都没有对专业课中如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对在校学生价值观的摸底和考核也仅限于问卷调查和思想政治课考察。此外对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也很少。高校师生在潜意识里都认为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理所应当的应该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习。最终,在专业课教育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没有注意到价值观培育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专业课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生往往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认为专业课教育就是学好专业知识就行了,容易出现将专业课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学习割裂开来。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很难达到“知行合一”。往往是能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认同度不强,缺乏践行,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此外,高校还缺乏专业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在高校学生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员教育等活动中看不见专业课教师的身影。在专业课实习、实践以及课题研究、专业案例讨论等活动中也鲜有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

(二)高校专业课教育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方法缺少创新

教师在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所采取的方法较为陈旧,很难激发学生的深入探讨、学习的热情。许多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育中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但由于专业课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的思政教育培训,因而在专业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通常是直接在课堂上花几分钟时间直接“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培育方法有很多,例如“价值澄清法”、“隐形教育法”、“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法”等等。如果专业课教师在本专业课程具体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如果能结合本专业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采取多种适合的方法,那么融合教育的效果势必会更好。

此外由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参差不齐,因而他们在融合内容上较为单一。例如法学专业本身更侧重于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法治相结合;社会学专业更侧重于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相结合;经管专业更侧重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诚信相结合;理工科专业更侧重于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相结合等等。但在融合教育中,专业教师往往不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本专业课程的某一具体问题,有的放矢地对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一个方面予以融合。结果是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缺乏逻辑上的严密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难以引领学生对价值观深入地进行的辨析、思考和认同。

(三)高校缺乏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安排

高校对专业课教师的现有考核标准更多侧重于科研考核,对教学方面考核的要求相对偏弱。并且无论是对专业课教师科研方面的考核还是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方面的考核,都没有涉及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制度安排的缺乏,使得融合教育全凭专业课教师的个人自觉性。融合的方法和效果全凭专业课教师的自我感觉,自主把控。其结果是一方面难以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育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量化、考核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三、推动高校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一)高校要做好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安排

完善制度安排是构建融入教育的长效保障机制。高校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相关的制度安排:其一,要从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化考核标准和要求入手,做好相关的制度安排。通过考核目标的量化,将专业课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专业课教师的“自发行为”转变为专业课教师的“规定动作”,将专业课教师的“个人行为”转变为专业课教师的“群体行为”。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就将由思政课堂拓展到所有的专业课教育中,贯穿高校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其二,要做好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培训的相关制度安排。高校应重视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培训的范围至少要涵盖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训以及专业课教师价值观教学方法的培训两个方面。要将对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的培训制度化、常态化。从制度上保证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推进专业课教师改进和完善专业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方法和路径。避免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出现单向价值观输出的情况。逐渐形成以具体学科的专业方向为立足点,以具体的专业问题为导向,在专业课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价值观自觉思辨、知行合一。最终内在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专业课的网络课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受制于专业课的课时限制,单纯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和课程实践环节将专业课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融合并不现实。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在高校的专业课的网络课堂建设中加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如表1所示,我国高校学生网民比例稳定、规模大、比例高且基本上都是手机网民。以手机为主要媒介的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学生群体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要善于利用专业课的网络课堂,特别是要善于利用“手机版”专业课网络课堂。将专业课教育的线上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在专业课网络课堂的教案、案例以及练习题中适当地插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样一方面不会占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壮海,王迎迎.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基于全国35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高等教育,2017(6).

[2]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晏昱,周俊武.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路径[J].求索,2014(5).

[4]赵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6(6).

[5]浦清平,张伟莉,安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0).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R].www.cnnic.net.cn.

[7]陈曾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06):236-237.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