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教学的改革和探讨
2018-07-13徐欢
徐欢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S(GPS、RS、GIS)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测绘行业的面貌,其中RS技术发展迅猛,近年来,国家对卫星产业的投入,使得遥感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也逐步加强对遥感课程的重视程度。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合理选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遥感;理论;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22-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among them, RS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investment in satellite industry is making Remote Sensing draw people's more attention gradually and schools are also gradually strengthening the importance of Remote Sensing course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of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by the formulating a reasonable syllabus, select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s, us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changing the examination methods of courses, etc.
Keywords: remote sensing;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引言
近年来,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各行各业都有着显著而又突出的作用,企事业单位对于遥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对于地方高校来讲,培养全方面的遥感技术人才是大势所趋,而《遥感原理与应用》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核心课程[1][2],同时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比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等[3]。该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尤为重要,对于该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该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6],针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及老师的要求,尤其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7-10],将从制定合理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与企业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突出教学方法的革新,综合使用教学方法;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多方面综合衡量评判。
一、制定合理教学大纲,实时更新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的开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从编制合理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到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这一系列流程缺一不可。针对《遥感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来说,它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是实时性较为突出,只有通过不断了解现在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遥感技术的变革,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让学生了解,现行的关于遥感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不断开阔视野,汲取现势性强的知识,将传统的测量知识和现在的知识相比较,取其精华,才能更好的推动遥感甚至是整个测绘行业的进步。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任务,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一般是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3,上机课时15,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全方位考虑,适当提高《遥感原理与应用》的总课时,相对来说,上机课时数较少,适当提高上机课时的比例,同时需要合理的安排理論课和上机课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课程之间出现知识点不连贯的现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结合软件,具体演示相关知识,比如:对于真彩色、假彩色图像的展示,可以使用ENVI软件,使用不同的波段组合,展示真彩色和假彩色。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的理论课时将理论知识点与上机知识点进行协调,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能够紧接着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上机实践中,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
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说,选择合适的教材,以及考虑选择的教材能否让学生接受,比如: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偏重,是偏于理论,还是注重实践;教材的内容;教材偏向于原理还是应用;教材中是否涉及案例等。针对于我校的情况,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既要有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上机内容,既要有原理也要有内容的应用,课上不单单涉及所选用教材的内容,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师应该对于这些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于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加;对于一些需要增加理论和上机进行结合的,教师可以采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展示。对于教材,教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中本身,而更应该灵活的、合理的选用更加适合所教学生的内容。
二、与企业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课程,一般都是按照课时的分配,在校内进行上机练习,这种方式较为单一,而且对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该课程的上机学时,是15个学时,共设置了7个上机实验,这些仅仅只能够满足一般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的知识,同时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我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同时,在该学期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为期两周的遥感实习。该实习能够将一个学期以来所学的遥感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使用软件解决遥感图像出现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的项目中,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深度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工程项目的流程,从而为以后进入工作单位做了良好的铺垫。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防止出现学生在工作单位只有理论,而不懂实践的情况。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来说,校外实习基地多个,并不断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这是一种双赢的效果,学校能够提高就业率,达到一种未毕业先就业的情况,同时企业能够减少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时间、精力和投入等。对于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来说,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遥感的理解,除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加强对遥感影像的处理,不仅仅知道遥感的定义,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如何处理遥感影像,以及处理完成的影像的应用等。目前,我校设置暑期实习、生产实习等,将学生送到相关实习单位进行学习,比如:学习遥感图像处理流程,遥感影像镶嵌处理,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监督分类等;同时学习相关软件的使用,比如:ENVI、ERDAS、或者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软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能够在企业中得到使用,并且学生能够接触到整个项目的流程,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从而更加熟练运用、灵活处理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全方面人才的需求。
三、突出教学方法的革新,综合使用教学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新的方法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一直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些教学方法是指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对于同一学科不同的知识点,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不一样是指并不是说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实在不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比如:请教老师和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在《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比如一个知识点如何理解影像假彩色合成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与作用。第一,引入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知识点。采用某地区TM影像图,分别有全色影像、假彩色影像、真彩色影像。针对实际影像图显示情况,目视解译工作人员将解译图像分为假彩色影像、真彩色影像,将这两种影像分别进行目视解译。问题:为什么要采用假彩色合成,而不用真彩色合成?它在影像信息提取中有何应用价值?第二,采用讲授式教学法。列出遥感图像的特征,影像假彩色合成的概念、原理、特点与作用,灰度直方图,彩色視觉和彩色图像,目视解译的原理及相关原则。第三,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相结合。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和案例进行分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点评。点评学生分析的亮点与不足,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对同一地区不同影像图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分析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解译的不同及优缺点。第五,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总结本知识点内容。
四、转变课程考核方式,多方面综合衡量评判
对于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来说,近年来都要进行期末考试,并且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所占比重较大。我们知道,一门课程考试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来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的考核,通过这种考核,一方面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另外一方面,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核。但是仅仅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衡量的话,尤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讲,手段相对单一。
我校《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成绩是理论课程期末考试成绩*70%+上机实验操作成绩*20%+考勤*10%=总评成绩,从该考核方式分析,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较大,着重考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上机实践部分所占的比重较少。为了改变现状,既要考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针对遥感这门学科来说,将传统的期末考试可以改成,让学生动手处理一幅遥感影像。通过处理该图像,一方面能够考察学生对处理影像的过程,恰好该过程是将理论知识点和动手操作的结合;另一方面能够考察出学生对于知识是否真正的掌握,能否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合传统的考核方式,适当改变现有的理论与上机实践的成绩比例,能够从多方面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符合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于人才的要求。
五、结束语
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长期进行,改革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现实的情况和需求,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目前来讲,《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多方的努力,学校、教师、学生、企业等方面缺一不可。对于学校来说,增加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课程是不相同的,所以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根据相关专业的具体课程来实施具体的细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教学改革有其共通的地方,不同的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参考,但是必须考虑规则制定的灵活性;对于教师来说,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制定符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合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为部分学生提供工作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储备人才,为企业增加了新鲜血液,带来鲜活的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测绘工程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郭孝玉,刘健,李增禄,等.基于成果导向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8(11):140-142.
[2]朱玉,赵卿,周兴东.测量平差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测绘,2012(4):105-106.
[3]吴鹏海,吴艳兰,王杰.新开GIS专业的遥感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4-7.
[4]石淑芹,曹玉清,蔡为民,等.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8-90.
[5]兰泽英,刘洋,林嘉怡.土地管理学科的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地空间信息,2016(02):99-101.
[6]刘秀英,熊建利.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科技教育创新,2012(22):218-219.
[7]李新伟,夏金,林刘,等.提高GIS专业实验教学效果初探——以《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改革为例[J].北京测绘,2018(6):750-754.
[8]高伟,李欣,王红平.面向角色-能力培养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144-147.
[9]杜福光,刘晓春,高超.地方院校遥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08):28-31.
[10]戚晓明,朱兰保,徐善健,等.环境工程专业遥感课程实践能力培养[J].测绘科学,2015,40(10):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