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风、家规、家教对游客素质的培养

2018-07-13李琪王丹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族

李琪 王丹

摘要:优良的家风是每个家族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财富;家风的影响力贯穿于整个家族之中,辐射到每个家庭成员;优良的家风同样是一个家族的精魂,推动一个家族的传承与延续。良好的家风是国家发展的坚强基石。对出门在外旅行的个人素质和行为培养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关键词:优良的家风;家族;中国国家治理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家风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已经繁荣昌盛。孔子宗规祖训也强调后代子孙在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勿嗜利忘义。每个家庭是都是社会的细胞,也与国家的治理密切相关。少年强则中国强,家风正则家族旺。现在我们一直在倡导依法治国,创建和谐社会,如果我们将国家治理和家风文化有机结合,必然会有益地促进我们社会的治理,必然也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大环境,这是国家的大幸、家庭的大幸。

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社会风气与家风文化有效地融合,有效地对接,正是为了社会打造纯正、清新的新风气,同时大力弘扬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家风文化,将两者有效地融合,这也是本文的观点。

一、发掘保护家风文化,提升倡导社会正能量

每一个文化昌盛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家族教育传统。在中国,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大部分人接触的第一个教育都是从家庭开始的,从小就耳濡目染,谆谆受教,这就是家教,也是家风的形成。这种家庭教育,是交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他不是科学文化。家风一个显著特征是:每一个家庭长期积累积淀下来的文化及思想,它和现代教育中的知识教育是不同的,是一种贯穿于我们人生始终的、长期伴随我们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价值,他印上了明显的家族烙印,这就是家风。

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人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他往往决定人一生的行为与处事,好的家风熏陶是一个人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一个人,在幼年时代收到良好少家风的渲染,会终身受教,自觉按照家风的规矩,形成自身良好的行为品德习惯,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情操的人。

当前,我们对优秀的家风文化发掘和保护力度还是不够,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国家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甚至被西方的很多拜金主义、利己思想所侵蚀,使我们很多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发生偏移,甚至走入歧途。中央在21世纪初就制定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刚要》,其中就包含了深厚的家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新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可以看出,中央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是高度重视的。

我国的家风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随意挖掘几条,里面都蕴藏着大智慧,这是历史沉淀的智慧结晶。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为什么这么说,这里体现的是一种稳定、和谐的文化精神;我们为什么说人穷志不穷,这体现的就是一种骨气的精神,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这些历史家训留下的金句,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不在惊醒着我们。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什么要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的传承,这对不孝之人,在社会上受到的道德谴责、道德压力是巨大的。我们强调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对那些欺强凌弱社会风气的鄙夷。我们常常告诫,不义之财不可取,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就是将这种正气一代一代地传承,打造良好的风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些家风中的道理明白,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运用,社会治理成本会大大降低,虽不能说能做到路不拾遗,至少贪污腐败现象会大大减少,大家的自律会加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物质上的富有不能代替精神上的空虚,精神上的富有却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惟德惟贤,才能服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记住这些道理,我们社会的正能量就会增强,风气就会更正。老一辈人常教导我们,要安安心心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上面这些道理当成我们的座右铭,作为自己处事的原则,来自外在的要求,而是出于内心的一种本能,我们社会的诚信将会大大地提高。家风的文化精髓、文化内容浩若繁星、数不胜数,我们这里只是信手拈来,列举了很小一部分。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上快速发展,但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表现在:拜金主义,盲目地崇拜金钱万能,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腐败问题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从严治党,出台八项规定,腐败蔓延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总体环境依然十分的严峻;社会诚信缺失,诈骗时有发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情变得淡漠,社会公德缺失等等,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很多事背离的,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些现象却在一定程度上大范围的存在,这说明,国家治理和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一个国家的治理和一个家庭的治理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的,如果家庭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这个国家是肯定要出问题的。

而中国传统的家风文化,恰恰很多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家风文化,并对其提炼升华,和建设和谐社会融为一体,为社会的蓬勃发展、国家的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注入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国企该有的贡献。

二、大力弘扬家风文化,打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

一个国家,社会风气非常的重要,往往影响着几代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国家的竞争力。什么是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就是国家文化、国家精神的外在表现,风是外在表现方式,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行为、态度、情绪及对外形象等方面的总体表现,气是这个社会内在精神内涵,是内在表现。一个社会的风气一旦形成,就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弘扬家风文化的对社会治理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家风,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里面起到很好潜移默化作用,包括家长本身。社会风气形成于社会内部的心理现象,构成组织心理环境的主要部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思想作风的实际反映。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会受到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高度一致的态度、相似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治理一个国家、治理一个社会,管人不如管环境。我们要大力营造社会各个层次的言行举止和社会风气合理营造的大环境。治理国家必须搞清楚,哪些东西要坚持倡导和发扬光大,哪些东西要坚决杜绝和制止,那些东西要坚决的予以摒弃,只有在社会内部形成和家风一样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将国家的治理变得和家庭治理一家,有了家的氛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将国家的治理和家风文化有效地融合起来,社会治理的成本也大大地缩减。

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家风、家规、家训的自律作用。我们每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如果出现了不幸的事情,那这个家庭或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感到难过、心疼和自责,这是必然的,具有非常好的制约作用。同样的道理,社会风气对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也同样发挥着自律作用。我们经常通过观察会发现,很多的社会成员都有随大流的现象。比如:不能闯红灯,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闯红灯,自己也会跟着闯了;不能插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插队,自己不插,很吃亏,所以也就插了;不能走后门、送礼,但很多人都走了、送了,而且效果很好,自己没有也很吃亏,所以也跟着一起干;在单位里有点小小的权利,不能收礼,但发现身边的人都在收礼,而且也没有什么,自己不收,反而成了另类,所以也就跟着收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们看出,无论是在抱负、思想、价值观念还是其他的方面,群体的行为习惯会对个体造成巨大的从众效应。当然,这有利也有弊,如果用好了,也会成为国家治理的一把利器。如果看到大家都不那么做,那自己在做得时候就会思考思考。甚至一个良好的社会习惯会把那些原本态度不同的成员使得他们改变初衷,让其的言行和整个社会的风气变为一致,从而使得他与其他多数人趋于一致,与整个的社会风气合拍。有一个例子,澳大利亚,现在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可是谁又能想到,几百年前,他还是一块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用来流放犯人的地方,可就是这么一帮犯人,利用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社会治理机制,逐渐演变成一个文明社会,把制度和纪律演化成社会风气,用自律的方式比制约效果更佳。

另外还要提升家风文化的凝聚作用。家庭和事业,是我们一生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人生的港湾。任何一个社会所形成的风气,包括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的从众的心理定势,以及对一切外来信息和直接影响都有着接近的看法和认同。同样的一种社会思潮,比如“利益至上”的思想,在风气较差的社会,可以引发连锁反应,人人拜金,唯錢听命;而在风气较好、人心和谐的社会,这种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冲击就会小得多。

一个家庭的家风怎么样,这和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的,一个社会的风气如何,也与这个社会的精英阶层、党政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很大。如果一个社会的上层主流精英阶层作风不好,对于整个社会的辐射作用是非常大的,会造成很坏的副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上面松一寸,下面就会松一尺。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我国,党的形象,很大程度是由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所体现的,如果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为一己私利,至党纪国法于不顾,作风腐败,所影响的往往是一个群体。

三、将家风文化融入国家治理,共创美丽中国

我们要大力弘扬家风文化,一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要社会经验阶层,在我国,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三是要加强优秀家风文化及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

良好的家风家训,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提炼而成的,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和历史检验的。如何能让家风文化在国家治理中发光发热,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宏伟的伟大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治理国家,首先是治理社会的风气,社会的风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形象。

国家治理中如何更好地传播家风文化,一是要从从大处着眼,并且从小处入手。首先要对当前社会风气现状作全面、深入、有效的分析,关键是要认识社会现有的主要风气是什么样的,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等。其次是对社会现实风气的现状进行分析,搞清楚哪些风气是个别现象,哪些现象有可能蔓延,那些风气影响恶劣,要弄清楚,我们要提倡的优良风气有那些,同时要分析这些现象、风气的成因。对于当中的不良风气,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坚决予以杜绝,对一些还在萌芽状态的不良风气,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这是社会治理的一个关键。三是要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吸收其他国家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成熟经验,取长补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自身社会的特点,打造中国特色的良好社会风气,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还有,在国家治理当中,要大力拓展优秀家风的传播方式。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从分利用各地、各企业的文化宣传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有道德讲堂的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开展良好家风家德讲座。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优秀家风、家训征文活动,让群众回忆挖掘自己的家风,选送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典家风。还可以在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教育里去普及良好的家风文化,从娃娃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接触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积极宣传倡导优秀的家风文化。文化工作者、历史工作者也有义务、有责任去整理、编撰优秀的家风文化书籍出版。

总之,弘扬中华优秀的家风、家训,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倡导优秀的家风文化,会使我国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成本大大降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的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李琪,助教,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王丹,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陈来.《中国家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7

[3]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刘云山.切实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建设全面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N].人民日报,2015.

猜你喜欢

家族
攀禽家族
萌宠家族之天下第一刀
HK家族崛起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皿字家族
乐器家族
戈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