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布局与武陵山自然生态环境
2018-07-13朱世学
摘 要: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布局特点主要体现在“大分散、小聚居”上,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可分为依山傍水型、寨堡独立型和平坎河谷型。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武陵山区“山多田少”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聚落;布局;武陵山
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3-0037-06
在鄂、湘、渝、黔毗邻的武陵山区,分布着数以千计、风格各异的土家族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分布在平坝、河谷、丘陵、盆地以及高山地区,不仅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而且其布局与武陵山特殊地理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总体布局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是土家族传统聚落选址和设计的总体思想。土家族传统聚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分布特征相关联,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布局亦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即多民族杂居的村落或单一民族聚居的村落交错分布在高山、河谷、盆地或坝区之中,其布局的总体特征为沿河流分布、沿驿道分布,并与历史上的土司制度及军事卫所制度相关联。其中,分布在坝区或山间盆地的聚落平面多为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分布在山区的聚落则多依山而建,分台而筑;分布在山谷或河谷阶地上的聚落则沿一定走向成条带状延伸和辐射。一个村寨聚落往往以祠堂、庙宇或水井为中心,吊脚楼群与风雨桥或石桥连贯一致,表现出群体之间和谐,人与自然融洽,既自然又美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表现出无限的情致。
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我们将土家族传统聚落分为依山傍水型、寨堡独立型、平坝河谷型。
(一)依山傍水型聚落
依山傍水型聚落的最大特點是背山面水,建筑特色以半干栏式的土家族吊脚楼为主,这类聚落在土家族地区保存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宣恩彭家寨、恩施小溪胡家大院、咸丰王母洞,等等。
1.宣恩彭家寨
彭家寨位于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村八组。背靠观音山,面临龙潭河,寨内数十栋土家吊脚楼均依山绕水而建,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1]216一般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作正屋,以龛子屋作厢房。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彭家寨环抱。寨前田园阡陌,寨后竹影婆娑,树木苍劲挺拔。整个寨子在竹海林浪的掩映簇拥下有如一幅游龙戏凤的山水画卷,十分秀美。华中科技大学已故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称彭家寨为“人间仙居”,说它是湖北省吊脚楼的“头号种子选手”。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恩施小溪胡家大院
小溪胡家大院位于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小溪组,由分布在小溪河两岸的上、中、下三个坝子上的五个较为集中的院落组成,共有75栋吊脚楼,以单吊式、双吊式为主。[2]70该传统聚落保存完整的有三大集中民居建筑群落,其中核心建筑是小溪中坝大院落脚朝门的建筑,它是目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朝门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呈“八字形”,有恩施绝无仅有的伞把柱结构,挑檐有斗拱,挑枋上雕有一对木鱼,朝门两边与中坝大院子吊脚楼连成整体,依山傍水,户户相通,与自然环境十分协调。
3.咸丰王母洞
王母洞位于湖北省咸丰县甲马池镇青岗坝村,为蒋氏家族所建,从外到内共有6个天井6座院落。最外一个天井院落略小,第二至第五个天井院落规模相当,院落结构相同,均为木结构穿斗式一正两厢三合水撮箕口。第六个天井院落位于最里,四合院式,保存最好。天井四周均为四列三间木屋,相互联结,规整雅致。外围房屋为依山顺势的吊脚楼。所有房屋的窗棂雕花精美;柱础图案各异;街沿整齐宽敞;院坝青石铺地。特别是在民居外沿楼下,一条小溪清澈透亮、缓缓流淌,远远望去,整座建筑群落俨然一个回廊式的“半岛”,茂林修竹,流水人家,如图如画,极为罕见。
(二)寨堡独立型聚落
寨堡独立型聚落的最大特点是地势险峻,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建筑特色有木板墙、石墙和木架板壁屋等多种形式。这类聚落在土家族地区的数量也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利川鱼木寨、船头寨,等等。
1.利川鱼木寨
鱼木寨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四面悬崖三叠,崖高谷深。自古以来进出仅一通道,即从南边寨颈入,北边三阳关出。地势十分险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悬崖脊上建寨楼,一夫把关鬼神愁”,关卡雄奇、道路艰险是鱼木寨的显著特点。[3]33寨内土民喜穴居,现存大量的穴居遗迹。房屋建筑始于明初,至清中叶,成氏、向氏住宅已具规模。现存砖、木、石混合结构的古建筑遗址6处,其中大湾下老房子(又名“六吉堂)堪称鱼木寨古建筑的代表,它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民国九年(1920),四合院式。鱼木寨被誉为“自然的奇观,文化的奇迹”,有“天下第一土家山寨”之美誉。现存有寨楼、寨卡、寨墙、栈道、民居、渠井、穴居、石刻、墓碑及生产、生活器具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现存的10余座大型碑墓,大如山中之城,精雕细刻,蔚为壮观,堪称艺术奇珍。2006年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利川船头寨
船头寨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境内,山寨地势险要,四面悬崖,有“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之称。[4]14据三次文物普查结果表明,支罗船头寨目前尚存有观音岩、罗家坝、六也岩、张果老岩、中嘴、堰塘坪、苕坪、红岩寺、苏拉口、土地梁等10座卡门及关卡间险要石板古道8段,总长10余公里。寨上除调查发现有旧寨坝、衙门坪、老城墙、天子殿、武台衙门、城隍庙、禹王宫、马道址、鸟经寺、状元坟、杀人坳等支罗土司遗址外,还发现有奇特的岩屋——以罗家岩和仁寿洞为代表;多样的民居——以吴氏宗祠和大田庄谢家老屋为代表;精湛的石刻——以六也岩、富官寨、大田庄、必斗、血债岩等摩崖题刻为代表;高大的牌坊——以“奉旨旌表”谌满氏节孝牌坊为代表;系列的墓葬——以东汉时期的砖室墓。唐宋时期的崖墓、明代石椁墓为代表;精工的墓碑——以清代大型碑墓、民国时期的碑屋为代表。
(三)平坝河谷型聚落
平坝河谷型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坝河谷地区,其建筑特色以四合院式建筑和木架板壁屋以及土家吊脚楼为主,这类聚落在土家族地区保存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如恩施滚龙坝、宣恩庆阳坝、龙山里耶、龙山洗车河、永顺王村、花垣茶峒、酉阳龚滩、石柱西沱,等等。
1.恩施滚龙坝
滚龙坝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东南部一个山间平坝。古建筑群有三、五、七进天井庭院和四合天井屋。房上石木雕刻龙戏火珠、狮滚绣球、太极双鱼、仙猴捧桃、喜鹊闹梅、富贵牡丹、文房四宝、西游故事、封神传说等。主要包括狮子屋场、中村屋场、长街檐屋场以及四方屋场,最大的屋场有20多个天井,房屋200多间,建筑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1]345滚龙坝现存百年古树达10余棵,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达7棵。分别为青檀、银杏、侧柏、楠木等,一级保护的5棵,二级保护的1棵,三级保护的5棵。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宣恩庆阳坝
庆阳坝位于湖北省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是古代湘鄂川“盐花古道”上的第一隘口和重要驿站。庆阳坝凉亭街,坐落于福寿山东麓,依山面水而建。两条街道交错排列,以街面、巷道和桥梁相通,集土家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其中主街长229米,宽4.4米;次街长109米,宽3.5米,街道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1]340主街两侧建穿斗式木结构瓦房,二至三层不等,多一明两暗三开间,二楼是“燕子楼”,一楼是柜台,临街面为商铺,临溪面为吊脚楼,整条街为凉亭式,檐搭檐、角接角首尾相连,一气贯通。庆阳坝在元朝时属镇边万户总管府,明属施南宣抚司,清末属宣恩县施南里。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3.龙山里耶
里耶古镇位于湖南省龙山县的酉水河畔,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区。前临酉水河,背靠八面山,俗称“上有鲤鱼沉潭,下有婆村拦滩,前有玉石岩板,后有八面靠山”。里耶古镇自古以来就是湘、鄂、渝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因其历史积淀、物阜民丰和舟楫之便,素来与王村、茶峒、浦市齐名,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2002年6月,这里考古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战国——秦代古城遗址,总面积25255平方米,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主要有护城河、城墙、房屋、排水系统、古井以及生产生活用品及兵器,出土了37300余枚秦简牍,[5]342简牍上的记载填补了秦史研究上的多项空白,其中就包括我国第一次出土的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里耶古城遗址被评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同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龍山洗车河
洗车河位于湖南省龙山县东南65公里处的红岩溪河和猛西河的交汇口,为土家族聚居地。洗车河,土家语音“席泽”。“席”汉语意译为草,“泽”为水,谓两岸芳草萋萋,翠竹青青,树木葱郁,河畔桂馥兰香,曾有“香溪”之称。[5]324逶迤而来的红岩溪河和猛西河,飘逸如绿缎,清澈如水晶,在秀丽的五峰山下流成丫字形,人谓洗车河占了双龙相会的风水宝地。两座建筑于清代的古凉亭桥,把沿河三岸连成一体。明清以来,沿河三岸陆续建成东平街、新街、丁字街、湾子街、小河街、坡子街等石板古街。小街商铺鳞次栉比,依山傍水而建的土家吊脚楼,古朴而秀美。
5.永顺王村
王村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南端51公里处的酉水之滨,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黔渝,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称“楚蜀通津”。[6]516王村东有涓秀清澈小溪,西靠丛林苍茫群峰,南面碧波荡漾酉水,北临嶙峋突兀石林。青石梯级长街蜿蜒五里,贯穿南北,梯街两旁,有明、清建筑遗风的木房,还点缀有土家民居特色的吊脚楼。镇东花果山还有闻名遐迩的“溪州铜柱”,溪州铜柱高4米,重2500公斤,始建于北宋天德元年(1017),柱上刻有楚王马希范与土司彭仕愁罢兵盟誓的条约。该条约共2000多字,楷书,字体秀丽,是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6.花垣茶峒
茶峒位于湖南省花垣县西北端25公里处的酉水河畔。因位于湘、渝、黔三省交界之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7]520,属湘西 四大名镇之一。茶峒古城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全以青石筑成,坚固巍峨。此城背靠太山,左依九龙山,右傍香炉山,面朝凤鸣山,城由群山环抱,山中有城,城中有山。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渡摆舟。著名文学家沈从文以茶峒为背景,写出小说《边城》,驰名中外。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为边城镇,为与国内其它以边城为名的地方相区别,人们通常称之为“边城茶峒”。
7.酉阳龚滩
龚滩位于重庆市酉阳县西部,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隔江相邻,是一座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现存长约3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被誉为建筑艺术上的奇葩。龚滩古镇是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居于乌江天险的中段,融山、水、建筑为一体,因独特的山水环境而闻名。
8.石柱西沱
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北部的长江之滨,原名西界沱。[8]36地处万州、忠县、石柱交界处,是该县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长江口岸,也是长江三峡库区上惟一的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西沱镇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商贸发达。最能代表西沱古镇风貌且风韵犹存的是云梯街,它依山顺势而建,街面垂直长江,共有112个台阶,1124步青石梯,自江边向山顶发展,一直延伸五里路,直至山顶的独门嘴,遂成云梯街。街道两旁保存着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层层叠叠的土家民居吊脚楼以及紫云宫、禹王宫、万天宫、二圣宫、桂花园等古代著名建筑,形成了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云梯通天”、“万里长江第一奇街”之美誉。
二、土家族传统聚落与武陵山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前提。《礼记·五制》云:“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溪洞相连的高山大川地带。
(一)“山多田少”的地理环境
土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大山始终是他们的依托。[9]99其聚居的武陵山区,北部为秦岭所隔,西部是四川盆地,东部为荆楚平原,是中原地区进入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正如郑永禧在《施州考古录》中所描述的:“卫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自险阻,蛮獠错杂,自巴蜀而瞰荆楚者,恒以此为出奇之道。”[10]17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溪流密布、峡谷幽深,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相对高差达3000米以上。这种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在历代方志中记载较多。如《思南府续编·地理门》“山川”条记载:思南“郡城处万山中,层冈复岭,求十里平原不可得。曰坡、曰屯、曰峰、曰岩、曰坳、曰岭,皆山也。曰溪、曰沟、曰滩、曰泉、曰濑、曰塘,皆水也”。因此,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山区素来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武陵山区地处北纬30°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两个明显的气候特征:一是冬暖夏凉,温湿多雨,雾多湿重;二是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山下是亚热带气候,山腰是温带气候,山顶则是亚寒带气候。当地群众形容这种景色是“山上飘雪花,山下开桃花”、“山高一丈,大不一样;阴坡阳坡,差得很多”。
武陵山区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土家人不仅继承了古代巴人强悍劲勇的民族性格,同时也承袭了古代巴人对土地的珍惜和山川神灵的敬畏之心。土家族最崇拜地母神,俗称土地菩萨,有山林土地、田垄土地、山寨土地等。土家人认为土能生万物,每年五谷能否丰收,要祈祷土地降瑞赐祥。土家人除逢年过节祭祀土地神外,每年农历二月八,土地菩萨寿诞日,村寨头人或族长,邀集寨里群众,出钱办会,杀猪宰羊,聚餐于土地堂,名曰“土地会”。[11]307对山川神灵更是顶礼膜拜。如上山打猎(土家人称“ 赶仗”)前要祭祀山神,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崇拜山神“巴涅察七”。
其实,土家族及其先民对山川神灵的敬畏由来已久,以青铜重器来祭祀山川神灵的现象可以追溯到战国到两汉时期。目前在鄂湘渝黔毗邻地区窖藏出土了大量的战国到两汉时期的巴式青铜乐器和生活用器,如虎钮錞于、编钟、铜钲、铜洗、铜壶等等,绝大多数为窖藏单件出土,且出土的地点多位于河边、山坡或树下。学术界为此曾困惑不解,我们认为,这些窖藏出土的青铜器应多是用于祭祀山川神灵的祭品。因为青铜器古称“金”或“吉金”,是古代祭祀时不可或缺的礼器和重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人与神“交往”的形式,以祭品通神求好的祭仪,是比照着人的交往礼仪而来的。民族学的材料告诉我们,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对生活中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无法给予正确的认知,因而信奉山川神灵,并常常举行祭祀活动。这种以青铜重器祭祀山川神灵的现象最早源自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在两广及云南等地也发现了用窖藏出土的汉代铜鼓祭祀山川神灵的现象。
据考证,土家族地区窖藏出土的虎钮錞于与两广及云南等地窖藏出土的铜鼓关系十分密切。《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金錞和鼓。”又《国语·吴语》云:“王乃秉桴(鼓槌),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勇怯尽应,三军皆哗,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可见,錞于和铜鼓同为军旅乐器。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贮币器上就发现有錞于和铜鼓的和奏图像。[12]72由此可见,虎钮錞于与铜鼓除了用作军乐器外,还经常作为礼器和重器用来祭祀山川神灵,按照当时的习俗,仪式结束后这些青铜祭器是不能带回家的,只能够就地掩埋,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巴式青铜器多窖藏于山地、河边和树下,而不是巴人遗址和墓葬中。[13]9这种对山川神灵的极度虔诚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对山地文化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人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自然选择。
由此可见,土家族作为山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尊崇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理念。因此,土家族传统聚落的选址和建设通常都十分讲究对山、水的利用,或依山傍水,或沿河而居,这是土家族在坡陡地窄严峻自然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而作为武陵地区最具特征性的吊脚楼民居建筑则是土家族适应武陵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的生态建筑,[14]43它依山而建,分台而筑,“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集储粮、居住、养畜等生活必须空间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态智慧。
(二)“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
受武陵地区“山多田少”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家族传統聚落的选址注重“依山傍水”,其基本特征为背靠山林、不占农田、便于排水的临河缓坡选址。如被誉为“人间仙居”的宣恩彭家寨便是土家族的典型选址,整个村寨依托观音山,面临龙潭河,寨前田园阡陌,溪河环抱,形如玉带。寨后山峦起伏,形如坐莲观音。这种选址方式除了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风水术的影响,因为传统风水学中有所谓“前有罩,后有靠”的风水理念,张良皋先生认为它是“风水知识在武陵山区的普及”。[15]9
古代所谓的风水其实是一种相地之术,古称堪舆术,即是用来勘察人们居住和生活场所地理状况的一套规则和方法。有学者认为,它的本质不是迷信的,是古人为了选择、适应、改造居住和生活环境而创立的一门学问。[16]4它的核心是围绕“人”这个主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风水学将山脉比喻成龙,将山脉的延绵走向称作“龙脉”。按《古今图书集成·阳宅十出》第675集之说:“人之养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方为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纵内型得法,终不全吉。”风水中以依山傍水为吉,因为“山管人丁水管财”,水可聚气又可生财,故土家族传统聚落的选址讲究依山傍水,首先是找好向山和靠山。向山的最佳选择是“二龙抢宝”、“双龙戏珠”、“万马归槽”、“寿星高照”等山势,靠山则要选择“青龙环护”、“贵人坐椅”等山势。依山的同时还要傍水,古人认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因此,近水而居,是人类的共同选择,土家族亦概莫能外,他们在进行传统聚落的选址时,或临江河,或靠溪涧,一是便于人畜饮水,二是为了增加灵气。
以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司城选址为例,目前调查发现的土家族司城遗址,绝大多数“依山傍水”,绝少建于山间平坝之中,符合我国各民族土司区土司城选址的一般规律。[17]11如容美宣慰司中府司城,背靠芙蓉山,面临龙溪江,四面环山。正如顾彩在《容美纪游》中所描述的:“宣慰司署在芙蓉山之南麓,其前列八峰,左峰则右倚,右峰则左倚,轩然如凤凰晒翅形势,朝拱司署。”五峰安抚司署建于山腰之湖坪,依山傍水。永顺宣慰司老司城背靠福石山,灵溪河自东北向西南环城而过,四面环山,属于“万马归朝”、“龙凤呈祥”之地。保靖宣慰司旧司城建于龙溪坪,背靠龙标山,面临酉水。桑植宣慰司旧城建于峭壁山麓,澧水中源与南源两水环城而过,四面青山,依山傍水。此外,金峒安抚司城(位于湖北咸丰黄金洞)和茅岗安抚司城(位于澧水流域湖南桑植境内)等均是依山傍水而建。
在众多司城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咸丰尖山的唐崖长官司司城遗址,该城依自然地势分布,背靠玄武山,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山,前有唐崖河(乌江支流)。实际方位本为坐西朝东,但在司城规划中,设计者将周边的山形与“四象”结合,充分利用了周围山形水势和中国传统的堪舆思想,体现了土司城址规划理念中风水思想对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阐述。[18]60-62这种依山傍水的选址方式,符合土家族传统聚落选址的基本特征,在生产、生活、交通、管理、防御等方面具备优越的天然条件。一是城池依山傍水,四面环山,为城池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二是有足够利用的空间,便于布局城市功能区;三是为满足生存与建设的需要,有可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唐崖河西岸有大片良田作为补给;四是有便利的交通要道,便于对周边行政区的管理,在出现入侵或内乱时可迅速逃生。此外,唐崖土司城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排水的问题,科学地利用山体自然高差,依托自然沟壑并依照山势修建了排水量不同的水沟,并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简单实用的排水网络。这种尊重自然、依山傍水的选址理念既能满足土司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又符合作为土司统治中心的政治、军事中心功能需求。
由此可见,土家族地区土司城址的选址与传统聚落的选址一样,其共同特点是讲究依山傍水,注重“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象。土家族之所以崇尚这种“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一方面是为了节省仅有的耕地,另一方面也是顺应自然环境的结果。土家族讲究柴方水圆,武陵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因此,土家人建房多选择依山傍水的坡地,以青山绿水、视野开阔为佳。按照土家人自己的话说,叫做“后有青山重重岭,前有玉带水汪汪”,也正好印证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因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基础,以山、水代表阴、阳,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语
总而言之,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布局与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武陵山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土家族逐步形成了聚落建造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天人合一”与“时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其总体布局,以“适应环境”作为营建的基本指导思想,以“顺其自然”作为拓展的基本出发点。这种潜意识的民族心理反映出土家族建筑文化朴素的自然观和据此立足的生态环境观。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关系,因此,人们在聚落选址时必须考虑三种因素,即森林、水源和可开垦的良田。同时,土家族相沿“聚族而居,自成一体”。土家族的村落布局,一般以聚族而居为基础,形成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山寨。这些山寨皆依山而建,分台而筑,鳞次栉比,形态各异。屋后青山环绕,门前溪水潺潺,其建筑群与河流山林巧妙结合、相互辉映、浑然一体,或开或合,或隐或显,或聚或散,宛如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充分体现了土家人独特的生态意识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注 释:
[1] 谭宗派:《恩施州文物风光大观》,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2] 商守善:《恩施古村落民居建筑的发掘与保护——以湖北恩施市小溪胡家大院为个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 谭宗派:《利川文化遗产撷英》,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 谭宗派:《支罗船头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5] 龙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龙山县志》,方志出版社,2012年。
[6] 永顺县志编篡委员会编:《永顺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
[7] 花垣县志编篡委员会编:《花垣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2月。
[8] 刘建平:《西沱古镇文化盘点和保护研究》,《土家族研究》,2006年第2期。
[9] 朱世学:《略论土家族古镇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特色》,《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
[10] 邓治凡、田发刚:《施州考古录校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
[11] 恩施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12] 李衍垣:《錞于述略》,《文物》,1984年第8期。
[13] 朱世学:《对虎钮錞于若干问题的认识》,《三峡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4] 朱世学:《论土家族吊脚楼的生态价值》,《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15] 张良皋:《老房子——土家吊腳楼》,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12月。
[16] 周德元:《宜居道理》,团结出版社,2015年1月。
[17] 成臻铭:《“以内驭外”:论清代土司城市建筑布局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8] 咸丰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唐崖土司城遗址管理处编:《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址》,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
责任编辑:黄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