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18-07-13张汉光

体育风尚 2018年7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体育教学高职

张汉光

摘要:高职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技能,职业体能,还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能力和竞争意识、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团队能力、体力耐力意志力、专注力、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纪律性等非智力核心能力职业素养。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在一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对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如何培养职业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素养;培养;高职;体育教学

新颁布的《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根本,通过实用性教学,实现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最终目的。高职体育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最后系统、专业的体育教育,这一时期学生应该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发展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并且能够掌握一两门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实用性体育技能。而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是学生学习了几年,一直到毕业也没有掌握一两门体育技能,少数学生学习了轮滑、游泳、滑雪等,而有些山地地形的学生不会骑自行车,直到毕业他们还是不会骑自行车,连基本的体育技能都没有提升,更不用提职业素养了。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职体育教育应该养成的职业素养

高职体育教学要求建立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规划,尤其是至少精通一项基本体育技能;通过高职体育训练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最终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职业素养方面要养成良好意志品质、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完善人格、进取精神、勇敢担当、竞争意识、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要具备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要根据今后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发展职业体能,了解、预防并且治疗职业病。同时还应该具备更好能够提升职业能力的体育技能,比如在海边或者船上工作,你就一定要掌握熟练的游泳技能,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职业能力。

(二)我国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体育职业素养方面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在美国,高校有50%左右的课程是终身体育项目,比如跑步、骑车、游泳、舞蹈,而且运动员都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甚至要超过我国高校的教练员。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体能和耐力方面,对非智力核心职业素养却缺乏一定的办法。

总体来说,目前高职学生普遍没有掌握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比如在篮球运动中崴脚,在足球运动中扭伤膝盖,对于这些创伤处理不及时,认识不足,甚至导致十字韧带或者半月板撕裂造成一生无法修复,崴脚不知道迅速冷敷,而采用热敷的办法,造成伤情加剧,而对脱臼、错位等创伤不知道如何紧

急处置。

调查中发现84%的学生在体育课中没有学到两项以上体育技能,46%的学生一项技能都没有掌握。学习武术太极拳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忘记了招式,学习三大球的学生缺乏技战术素养,不用说前空翻、后空翻这种高级体育技能,就是单双杠简单操作,也没有学会。教育部体卫艺司师长王登峰将其归结为一项奇迹:“上了十四年的体育课,一项运动技能也没学会。”

二、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素养改革建议

(一)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通过高职阶段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两项可以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一方面改变靠广场舞和走路健身的全民健身模式,一方面培养高职学生一生受用的职业素养。王登峰认为体育教学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教学中没有专注于一项体育技能,这学期学不会下学期接着学。而高职体育选修课显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学期选完了下学期继续选,学生对哪门课程感兴趣就选哪门,选完了发现选错了也不能改,教师也没有给学生制定到底掌握哪门體育技能的目标。

因此,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必须要明确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结合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让学生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并且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这些体育技能。

(二)建立基于培养专项技能的教学模式

体育技能培养要结合学生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立足于一项体育技能,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设置创新和应用性课程,重点在课堂有限时间矫正技战术。比如篮球重点在技战术的演练,比如背打、单打、欧洲步等技术动作,三二联防、全场盯人等战术。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健美操来提升职业体能和形象气质。

(三)通过课外竞赛体育来养成职业素养

单靠体育课有限的时间不足以养成未来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针对当前95%的学生没有参加联赛经历的情况,要将武术、舞蹈、跑步、游泳等多个项目普及到竞赛领域,让体育教师肩负起教练的职责,建立从班级比赛开始一直覆盖到职业联赛的层级竞赛体系。在竞赛中,高职学生可以真正学会纪律性、团队性和竞争性等职业素养。

三、结论

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以培养体育技能为基本目标,在课堂上与职业技术结合起来重点进行技战术培养;将职业保健和体育健康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强化理论素养;课程内容和职业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竞赛的时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国发,2012.

[2]马勤.基于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疆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J].博硕论,2012,2(17):3-6.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体育教学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