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折

2018-07-13春堉

健康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急诊心理状态效果分析

春堉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100例急诊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调查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有明显改善,并且患者对人性化护理非常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心理状态;效果分析

急诊科室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是医院中急危重患者最多的病区,急诊科也是风险较高、管理任务较重的科室。急诊科室服务质量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以及应急能力的重要的标准,而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处于舒适的状态,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对提升医院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本院近几年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15~69岁,平均(45.12±5.46)岁,在临床护理中对本组患者主要采用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组;为了能够体现出人性化护理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随机选择10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急诊患者与之相对照,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14~70岁,平均(44.2±5.1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主要根据急诊患者的病症进行护理,监测患者的症状体征,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对其进行解决。人性化护理主要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护理,而且还要对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因素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减轻一些负面的情绪,注重自身的语言及行为举止,尊重患者各种合理要求,加强关系,呵护患者,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1.3疗效判定标准

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每项满分为10分[2]。

1.4统计方法

临床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软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有明显改善,并且患者对人性化护理非常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倡导以人为本,提供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护理举措,让患者感受人文关怀,真正做到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人性化护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具有舒适的生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痛苦或者临床不适,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注意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服务意识,把急诊患者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人性化护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护理人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充分替患者着想,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的思想进行护理工作,还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时刻想到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开导、点拨。在急诊科室对急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时,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无紧张和焦虑情绪、恐惧心理、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以此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科学的评估,结合其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就健康知识及卫生指导进行宣讲,以此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并养成生活好习惯,以便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并且在护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护患沟通,沟通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以及生理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护理以及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患者的理解,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交谈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语气应该缓和、温和,让患者听着感到亲切、能够产生信赖,如果遇到问题应该细心进行讲解,做到心平气和,减少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做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总之,急诊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的科室,也是发生医疗纠纷最高的科室,并且急诊患者的病情危重,所以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很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急躁、抑郁以及焦虑的现象,因此,在急诊科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减少患者及其家属抑郁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6-8]。通过在急诊科实行人性化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使患者体会到周到、细致、体贴的服务,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对护士工作主动性的满意率、对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满意率和对护理综合服务的满意率均大幅度提升,从而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和谐的医院氛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宝贵经验。这种做法值得在临床中长期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连竹. 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0-41.

[2]王林. 在急诊科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方法的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141-142.

[3]常青.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33-634.

[4]鄭春燕. 急诊科的人性化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49-150.

[5]张翠英,赵玉芹,李荣华. 实施细耵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46.

猜你喜欢

急诊心理状态效果分析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