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有效设计

2018-07-13朱宁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抗震建筑物结构设计

摘要: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所以,有必要实施防震抗震的建筑设计,在人们设计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对防震的设计重点加以充分考虑,尤其是一些地震频发的区域,更应该对建筑结构的防震能力与安全性能引起重视。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有效设计。

关鍵词:建筑结构工程; 建筑结构设计; 抗震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开始日益增加。然而,由于受到多种自然灾害的制约,特别是因地震而引发的建筑项目坍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地震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灾害性,并且此种灾害是无法提前预测与掌控的,因此,难以保证此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基于此,应该加强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另外,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还应该将抗震的设计方案作为参考依据,从而既有助于抗震,同时也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有效保护。由此可见,此种防护措施在抗震方面发挥出了有效的作用。

1、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1未对建筑抗震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各种级别地震的不断发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然而,导致此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此外,再加上设计建筑结构抗震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并未对抗震的科学合理性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为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相关规定与条例来进行,落实好检验工作,以此来避免地震对人们造成严重的损害。

1.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检验问题

在验证建筑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合理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截止到当前,最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建筑地震的反应检测、建筑抗震的模型试验以及建筑的震害分析。同机械和航天工程进行比较,由于建筑结构的规模十分庞大,难以进行足尺的建筑结构抗震试验,因此,往往利用建筑模型来完成结构实验。近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完成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抗震实验,同时还构建出了一些用于对抗震计算模型进行检验的模拟方法。实施这些措施以后,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应该加强改善结构的抗震反应分析。此外,抗震模型的尺寸和建筑监控安装测试方面的设施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进而降低了建筑结构预防与抵抗地震灾害的能力。

1.3设计人员的工作意识较低

现阶段,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中仍然存在一些专业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的人员,从而不仅导致建筑结构方面缺乏较强的抗震性能,而且也为建筑的安全稳固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并未在抗震方面树立起较高的意识,在设计过程中一味追求建筑的外观,进而对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产生了忽视,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建筑结构的抗震风险。所以,应该对设计人员的聘用和工作意识引起高度重视,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抗震时立足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来进行,从而设计出抗震性能较强、外形美观以及安全性较高的建筑物[1]。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有效设计

2.1合理选取建筑场地

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选取建筑场地。场地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由于发生地震的过程中会存在相应地地质活动,因此,在选取建筑结构场地时,最好将房屋建筑在相对平坦开阔的地点。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带,不宜建筑房屋。此外,土质疏松也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结构。基于此,对建筑场地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该仔细分析建筑场地的土质问题。在部分密实度非常大,土质较硬并且均匀的场地既适合房屋的建筑,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2 合理选取建筑结构

合理的建筑结构既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以下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要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就应该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注意建筑的赘余度以及施工材料的材质是否发生了变形。此问题直接决定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其次,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平面和立面的设置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建筑的精准性。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对数据进行严格管理,以此来确保数据更具精准性。最后,建筑材料的强硬度。建筑材料的强度与硬度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建筑材料缺乏一定的强度,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突变,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由此可见,在设计建筑结构时,一定要合理选取建筑结构[2]。

2.3 布设多重抗震防线

一旦发生地震,抗震防线越多,就越有助于人们的逃生,另外,还能够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该布设多重抗震防线。首先可以将延展性较好的材料作为一道防线,然后再选取部分适合作为防震设计的元件,布设其它防线。多重抗震防线的布设不仅有利于缓冲地震的冲击力,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2.4 合理布局减少地震的能量

减少地震的能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震造成的破坏。基于位移进行的结构设计与定量分析是降低地震能量的有效手段。要想保证建筑物在发生地震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破坏符合结构变形要求,就应该实施设计定量分析。另外,选取地震活动活跃性较低的地带和地质硬度较大的区域进行建筑也能够减少地震能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面构建出了一套先进的抗震设计措施,然而,在应用的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建立健全。另外,要想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就一定要在设计建筑结构时根据有关规范来进行,合理设计建筑物。

参考文献:

[1]李晓辉.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2).

[2]温高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门窗.2015(8).

作者简介:朱宁(1989-11)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抗震建筑物结构设计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桥梁高墩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My Hometown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爆炸过后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一种轻量化自卸半挂车结构设计
绿色建筑结构设计指南
火柴游戏
底框结构工程的抗震设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