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与立德树人的互动效应

2018-07-12王江波戴钢书

人民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素质

王江波 戴钢书

【摘要】把握创新与立德树人的互动关系是实现创新战略计划的基本议题。立德树人是创新的重要保证,创新为立德树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立德树人以思想育人和外部环境的方式支持与保证创新的发展,创新通过对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任务重点、实践效果、实施与教育功能来促进与检验立德树人。

【关键词】创新 立德树人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创新与立德树人具有紧密联系

创新与教育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提高国家的创新力就必须推动科学、教育、经济的紧密聚合、正向耦合、深度融合。只有科教经联动发展,才能产生创新效率的质变,获得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对于创新的实现来说,马克思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人作为高级生物区别于一般生物体的表达,是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人本质力量的特别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出的创新途径是遵从于规律、立足于需要、来源于教育。从马克思相关理论可以看出,人才素质与创新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教育是形成高质量人才素质的主要方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和实现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把握创新这一战略部署。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劳动力素质提升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属于质量型人口红利已成为共识,学校教育是形成高质量人力资本的主要方式,必须把握立德树人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实现创新,就是在“立德”中确立培养创新的相关品德,在“树人”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立德树人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方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需紧紧围绕创新这一时代命题,使新一代人才具有创新素质,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创新的基础,把握创新与立德树人的互动效应是解决创新发展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时代使命,两者的互动效应不仅体现在立德树人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上,也体现在创新对立德树人革新提供的激励上。

立德树人是创新的重要保证

立德树人服务于创新,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于创新人才、服务于整体创新工作,表现在对创新的人才培养、舆论导向、环境创造上。从教育入手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从源头上保证创新人才向社会的供给,加强人力资本积累程度,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创新人才质量的培养需要通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展开,实现创新在思想、能力方面的提高。

立德树人以思想育人的方式增强创新人才对创新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创新生成的基础,立德树人回应社会诉求,强化了教育对创新作用的方向。立德树人保证创新素养的培育,从愿不愿意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的问题解决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提高问题。从价值取向上看,创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动力,立德树人旨在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和开拓创新人才的创新自觉和创新视野,认识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志,而进入新时代的我国必须坚定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以创新理念、创新思维驱动现代化建设。从现实需求看,强化创新自信以应对科技的新一轮竞争。立德树人通过激励作用来激发人对创新的渴望与热情,从而转化为创新动力。同时,锻炼意志力保障正确应对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在正确创新心态的基础上運用好科学技术面对新一轮科技竞争,做好中国创造。从目标导向看,创新旨在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类福祉,必然要以人的问题作为创新发展道路中的关注点。无论是国家、政府群体乃至个人的创新主体,还是理论或实践行为的创新形态,又或是各领域的创新范围,均离不开人对创新的参与。立德树人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人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丰富和发展对创新需求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系,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路。

立德树人以外部环境的方式支持与保证创新的发展。立德树人对创新具有精神动力、思想保证与舆论支持等作用,为创新人才形成、成长持有重大影响。首先,立德树人把握国家发展大势形成了重视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氛围,可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其次,立德树人坚持对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培养和宣传工作,有利于社会创新风气的保持与加强。最后,立德树人防止和遏制不利于创新理念与思想观念的旧道德的阻碍与传播,积极培养以创新为中心的共同理想、价值与观念。

创新为立德树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活力

创新体现教育对当下新时代精神的习得,彰显立德树人的新使命。创新事关教育对新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以建设创新国家为目标重塑我国的竞争优势,要求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注重创新,加强研发投入惠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助力现代化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立德树人站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根本现实中,以创新为己任,注重创新素养与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突出了立德树人的任务重点,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创新作为时代的主题,创新发展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使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强化创新因素,不仅注重强化了大学生对“四个正确认识”(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树立,也注重激发创新意识、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所以说创新突出立德树人的任务重点。而在此基础上,以此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内容与目标,认识了创新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共同主题,认识创新是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标志。所以说,创新丰富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创新拓宽了人才发展道路,检验立德树人的创新实践成效。立德树人促进创新发展,而反过来创新也服务于立德树人。一方面,创新使就业机会增加。应创新要求,立德树人在培养大批高创新素养人才过程中,推动创新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这一结果又将带来创新就业机会的增加,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不断拓宽人才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创新检验立德树人实效,就是考察是否有大批创新相关人才队伍。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人口素质越高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应更高。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它又通过促进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是否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就在于立德树人任务推进中是否注重创新素养培育以及实现的程度。

个体的素质与驱动力,社会功能是带动整体国民的素质并对现有文化进行保护、发展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明确创新要求,提高自身对创新的针对性以满足创新需要。从个体功能上看就是培养个体良好的创新素质品质,发掘个体的创新潜力,并协助创新,帮助个体掌握符合创新的内容与要求;从社会功能上看,就是提高整体国民创新素质,传递、保护并发展已有创新文化。

(作者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项目编号:14AKS02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元丽:《中国创新力质变需科教经联动发展》,《人民政协报》,2018年4月17日。

②刘新林:《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思想》,《学习时报》,2015年11月23日。

③李昕蔚、童旭光:《教育发展给力供给侧改革》,《人民论坛》,2017年第31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素质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Gwendolyn Brook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