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行经历记录本数字化应用研究

2018-07-12钱敬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移动应用

钱敬

摘要:为实现飞行经历记录本数字化采集,通过移动应用方式,结合公司SOC系统、ACARS系统中的航班数据,为飞行员提供简洁方便的飞行经历填写移动应用软件,并实现相关规则校验、机长审核等管理功能。通过对飞行经历记录本中日常飞行任务、模拟机训练、飞行训练三个主要模块的开发、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合理性。通过实际应用,采用移动APP方式采集飞行经历记录本,并进行相关管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上述研究为同类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飞行经历记录本;移动应用;经历时间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274-03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igital collection of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through the mobile applic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 flight data in the SOC, ACARS system of the company, the mobile application software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pilot to fill in the flight experience easily and succinctl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rules check, captain audit and other management func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echnical route is verifi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main modules in the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daily flight mission, simulator training and flight training.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using mobile APP to collect the flight experience record book and carry on the correlation management has the very good application value, the above research has provided the certain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imilar application.

Key words: Pilot Logbook; mobile application; experience time

1 背景

《中国民航飞行经历记录本(CCAR-121运输航空公司版本)》为飞行员提供了每一次执行航班任务的详细、规范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仅对公司随时掌握飞行员的飞行任务,飞行时间,飞行状态等有据可查,同时,也是飞行员个人飞行记录的重要法律文件,局方检查是否符合法规运行的重要证据依据。

长期以来,飞行经历记录本都停留手工填写和纸质方式。手工填写容易出错,会出现经历本与任务书文不符的情况,经历本和实际飞行情况文实不符的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飞行经历,且管理人员核对控制难度极大。纸质方式不利于对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的深入统计分析。因此,亟待引入电子化的管理方式。

2需求分析

飞行经历记录本主要包括日常飞行任务、模拟机训练、飞行训练三部分,由飞行员在每次飞行任务、飞行训练结束后及时填写,基于这一移动使用场景,传统的桌面应用并不合适,因此采用移动应用的方式进行填写在使用和操作上最方便。

填写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航班的基础信息,包括日期、航空器型号、航空器登记号、航段记录、航班号,这部分信息可以从公司的SOC系统中直接获取数据,减少飞行员重复输入的工作量。第二部分是着陆次数、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这部分信息需要飞行员根据实际飞行情况进行填写,在设计上需考虑输入的便捷性。

在数据采集项上,除了完全包括纸质飞行经历记录本的所有项目外,业务人员提出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飞行员实际操作和经历情况,在着陆次数的基础上,增加起飞次数、进近类型,在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飞行员左右座、在座和操作的真实情况,对机长PIC、SPIC时间,副驾驶FO、U/S时间等信息进行更喜好的采集。为了填写的便捷,提出了一人填写,全组共享的概念,同一航班可由机组中的任意一人填写整个机组的飞行经历,每名飞行员的飞行经历还是独自保存在各自的飞行经历记录中。同时为了保证填写内容的准确可靠,对同一航班的机组的飞行经历进行校验,确保起落、操作、经历时间符合规范。为了飞行经历记录的合法有效,还要有机长、教员审核、确认的操作,以及相应的审批流程和操作历史记录。

3 设计思路

公司建设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平台项目”,搭建起了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并推出了“国航之翼”APP。本研究基于国航移动应用平台及其技术,在“国航之翼”APP上開发“飞行经历记录本”轻应用。有利于获取公司SOC系统、ACARS系统数据,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应用验证。

4 软件介绍

“飞行经历记录本”移动应用也按照纸质飞行经历记录本的功能分为日常飞行任务、模拟机训练、飞行训练三个模块。

以日常飞行任务模块为例,主要包括2个页面,一个是日常飞行任务列表页面,一个是经历填写、审核页面。

4.1 日常飞行任务列表

如图1,日常飞行任务列表页面,从公司SOC系统获取飞行员日常飞行任务信息,将最近3天与该飞行员相关的航班记录按时间倒序列出,该航班记录在同一航班的机组间信息共享,并设置了五种状态:未填写、填写中、待确认、驳回、已确认。五种状态用于机组填写和机长审核流程。飞行员点击其中一条记录,进入经历填写页面。

4.2 航班基本信息自动获取

如图2,填写页面中的航班基本信息通过数据接口自动获取。在操作上,航空器型号和航空器注册号之间实现了联动。滑出时刻、起飞时刻、降落时刻、滑入时刻来自于ACARS数据,既保证了数据准确性也减少了手工输入工作量。增加了进近方式采集,可使用滑动选择。

4.3 填写起飞着陆

如图3,起飞着陆分别填写,充分考虑了起飞着陆由不同飞行员完成的实际情况,昼间、夜间也在同一机组中保持数据一致性,同时设计了L、L+、R、R+分别代表左座在座、左座操作、右座在座、右座操作,并且增加了相应的校验规则,明确了无论机组成员为多人,在起飞着陆过程中,只能有一对L+和R组合,或者L和R+组合,准确的记录了飞行员在起飞着陆过程中真实的情况。

4.4 填写飞行经历时间

如图4,飞行经历时间的填写,首先根据滑入时刻-滑出时刻得到本段飞行时间,并展示在页面上,减少飞行员计算,方便飞行员填写飞行员根据飞行过程中实际角色进行选择和填写,其中机长PIC、SPIC时间,副驾驶FO、U/S时间可以选择切换并且增加了相应的校验规则:

1)每个飞行员,机长时间+副驾驶时间<=滑入时刻-滑出时刻

2)每个飞行员,夜间时间<=机长时间+副驾驶时间

3)所有机组成员,(机长时间+副驾驶时间)总和=(滑入时刻-滑出时刻)X2

4)所有机组成员,机长时间总和=滑入时刻-滑出时刻

5)所有机组成员,副驾驶时间总和=滑入时刻-滑出时刻

4.5 机长审核

如图5,最后部分根据机组成员角色自动获取了具有审核权限的机长,同一航班可由机组中的任意一人填写整个机组的飞行经历,填写过程中可以随时保存,此时该记录状态为填写中,填写中的记录可以随时调出进行编辑修改,填写完成后可点击提交按钮提交给机长审核,此时该记录状态为待确认,待确认的记录不能编辑修改。如果机长审核通过后,该记录状态变为已确认状态,该记录状态不再变化,如果机长审核发现有问题,可以驳回,驳回后,改记录状态变为驳回,驳回状态的记录可以编辑修改,并重新提交。

5 结束语

通过移动应用的方式采集飞行经历记录,可以极大地提高飞行员填写飞行经历的效率,同时对管理层加强数据审核、校验,保证填写数据的合法性、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飞行经历记录通过移动应用采集后成为数字化信息,也为后续深入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柏藝琴, 霸振国. 中国民航飞行经历记录本(CCAR-121运输航空公司版本)[M]. 北京: 中国民航出版社, 2012.

[2] 刘伟勋. 飞行员“经历不实”探源:军转民的推荐函难题[J]. 经济观察报, 2010(9).

[3] 谭娜. 飞行员资历造假内幕[J]. 北京科技报, 2010(9).

[4] 李仙桐. 基于CCAR-141部的飞行训练记录系统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5] 赵星. 基于PC-ATD的飞行员培训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6] 曹纬. 民航信息系统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实现[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2.

[7] 文路. 基于B/S架构的飞行训练基本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8] 吕文礼. 基于ACARS的飞机空地数据传输研究[D]. 天津: 中国民航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移动应用
T学校公共设施便捷报修平台的移动应用研究
体育健身类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