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尝试

2018-07-12刘涛刘银辉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根式深度思维能力

刘涛 刘银辉

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深度教学,教与学相辅相成、合作共生。当前,课堂教学普遍解决了学生浅层的记忆、理解、应用等问题,但很少涉及分析、评价、创造三个深度的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上好有深度的课,教师需要突破旧观念,寻找新方法。

一、深度研读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教师的深度学习能引领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深度解读教材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认真研读教材是教师梳理教材、吃透教材、补充教材的有效方式,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教师对教材研读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教学水平。将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构建成体系,需要教师的恒心、毅力,也需要适宜的方法与措施。研究现行教材中的主题图、情景图、例题、习题等,在比对中感悟和理解,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结构、知识关联进行全面分析,掌握教材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降低重心,设计大问题

问题设计的优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要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的问题,把问题给学生,让课堂重心下移,给每名学生提供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在学生努力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要积极协助,在学生对错混杂的思维洪流中捕捉、分辨、挑选、重组最有价值的资源,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跨越、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捕捉资源,有效追问

要让学生有更好的互动,教师要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足时间,再进行合作交流。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经过互动生成的才是真正教和学的成果。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思考的核心问题,用问题进行有效追问,逐步推进问题的深化,让学生思维的触角主动触及知识的本质,使学习从表层走向深层。因此,“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如何捕捉信息,提出问题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问题来自学生,学生既盼望自己的问题得到证实,也在努力地判断其他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在这种氛围下,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地思考、验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才是最有效的点拨,才是真正的教和学。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品质,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作为学生,又有什么比学到知识、取得进步更值得高兴呢?所以这样真实的、互动的课堂才是深度学习的课堂。

捕捉到真实鲜活的问题资源是因为教师走下了讲台、走近了学生。正是靠近的观察、心灵的倾听,才触摸到学生的困惑,提出的问题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实现课堂思维的深层化要从关注每个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关注不同学生的真实困难和错误出发。

四、策划长程结构,着意迁移运用

著意迁移运用是深度学习的特征,也是学生重要的能力。所谓的长程结构是以一种长程的视野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整合策划,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以培养学生的长远目标为前提的有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具体来说,数学知识是网状存在的,那么以网状的结构化方式学习知识比单独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方式更具有沟通力和迁移性。这样的学习,知识不再零散,而是以一块或是一列存在于学生的记忆中,降低了知识记忆的难度,同时也利于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时,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请学生回忆梳理已经学习过的数和式,并进行分类。通过梳理,我们找到了二次根式的上位概念,也就是二次根式属于代数式的“大家庭”,但是又不同于其中的整式和分式,反而从特殊的无理数勾连到了算数平方根,又惊喜地发现二次根式就是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的另一种描述。当学生认识到知识之间的这些关系时,学习也就不再困难了,因为他可以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和转化,也可以类比整式和分式的学习,把方法结构迁移过来进行研究学习。所以这种结构化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一种促进知识融会贯通的方式。

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数学教学中的“活动过程”精彩纷呈,学生在思维中实现多元对话,在合作探究中加强思维缜密,在总结反思中提升,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简介:刘涛(1978— ),山东临淄人,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深度学习、教师队伍成长、教育信息化、课业负担、校本课程。

猜你喜欢

根式深度思维能力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二次根式”创新题
如何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阅卷手记——二次根式
挖掘隐含,确定正负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