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系统设计与应用
2018-07-12陶长俊刘振峰徐宁
陶长俊 刘振峰 徐宁
摘要: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癌症筛查工作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根据科室需求,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基于Caché数据库的HIS系统,采用C/S技术,设计城市癌癥早诊早治筛查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筛查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通过web service采集筛查数据,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结论:癌症早诊早治筛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在同类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效地支撑了城癌筛查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癌症筛查;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071-02
1 项目背景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之一,全国第三次全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恶性肿瘤已经排在全死因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城市人群中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2)预测,中国的城市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持续增长。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开展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势在必行。2012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在全国开展针对城市高发的五大类癌症(肺癌、结直肠癌、上消化道癌、乳腺癌和肝癌)危险因素调查和癌症筛查等工作。2014年,该项目在安徽省开始实施,安徽省肿瘤医院为项目指导及筛查机构,承担10000人的筛查任务。
2 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在项目初期,医院虽采用HIS体检系统进行筛查体检的管理,但缺少一套成熟的软件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管理,整个筛查工作中的业务都靠手工为主,比如用电话和QQ交流的方式进行筛查的预约和结果反馈,筛查工作的进度无法做到及时掌控,流程和处置效率也影响到了筛查人员的就医感受,信息的不流通对筛查前后的各项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筛查数据的填报上面,虽然有单机版的Access MDB数据库文件可以使用,但涉及CT、钼靶、内镜、超声、病理、血液检查等多种表格数据,且多为复杂的结构化数据,内容繁多,不易填写;管理部门想了解当天的汇总情况,还要手动合并记录,极易出错;重复的填写也增加了筛查人员劳动强度,给筛查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对于项目实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医院经召开多部门的协调会,一致认为引入信息化的筛查管理系统势在必行。经调研,国内尚无成熟的系统可用,部分医院虽有实施,但多为独立系统,未实现和HIS等系统的对接,大量的检查、检验结果仍需重复填写。鉴于我院信息中心人员多数具有良好的开发能力,在借鉴其他医院同类系统实施的经验上,决定成立开发小组,进行筛查系统的自主开发工作。
按照筛查主管部门防癌科的功能需求,要求系统具备以下功能:自动从调查问卷服务器采集高危人群信息;建立网上预约平台,社区可通过网上进行筛查预约、查询结果;筛查的进度管理;LIS、RIS、PACS的检查结果自动采集到筛查报告中;提供综合统计查询功能,形成各类数据的汇总;系统简单方便易用。
3 系统构建和业务流程
3.1 系统构建及原理
依据防癌科对系统的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业务流程。全套系统利用医院现有的局域网架构,部署在VMware ESXI虚拟化平台上,通过高可用性群集HA,提高系统稳定性。系统采用C/S结构,开发语言为C#,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8。作为筛查数据来源基础的HIS系统,采用的是非结构化的Caché数据库,我们设计通过Web Service,在HIS系统中通过Caché数据库特有M脚本语言来编写接口,采用XML技术在筛查系统数据库端实现数据的解析,将体检信息存储到SQL Server服务器端,实现和RIS、LIS、PACS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还实现了和国家癌症中心的对接,实现筛查数据的上传,技术实现步骤如下:
1)用Caché数据库的脚本语言M编写Web Service接口函数;
2)解析Web Service,获取Web Service页面的内容,编写CLR数据集Get_Paadm_Text添加到筛查数据库中;
3)编写函数Get_Paadm_Text和Get_HIS_Report;
4)编写存储过程HisToScreen将HIS信息存储到筛查服务器。
由于筛查系统需通过互联网与社区、疾控中心等进行数据交互,因此,在服务器前端部署了防火墙、IPS等安全设备,并通过限定端口、限定IP、限定时间访问、数据加密保存、定时备份、部署虚拟化杀毒软件等多种安全策略,程序设置严格的权限划分,增强系统安全性,保护数据安全。
3.2 业务流程和功能划分
根据早诊早治技术规范,筛查业务流程主要分问卷调查及评估、筛查预约、体检筛查、结果反馈与上报几个环节,程序根据不同的环节确定了不同的用户功能模块。
问卷录入及评估:问卷录入及评估平台是癌症中心部署的平台,社区对满足条件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录入平台进行风险评估,对于评估为高危的人群,需进行体检筛查工作。
筛查预约:筛查系统通过接口与评估系统进行对接,抽取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社区通过网上进行预约筛查,打印预约单,通知筛查人员按时到医院参加体检筛查。
体检筛查:筛查人员持预约单及身份证到医院进行体检筛查,用身份证号在体检系统及筛查系统分别登记,两个系统间以身份证号为接口主索引。系统根据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筛查项目并打印条码,筛查人员持条码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医生在HIS中完成结果的录入,报告自动传输到筛查系统中。全部项目完成后,总检医师书写总检报告,在总检模块中,一个界面内集成了所有的检查结果,可以做到快速浏览并引用,总检医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总检报告的书写。
结果反馈与上报:总检报告完成后,经项目办审核发布后,社区即可查询结果并打印总检报告;同时,筛查结果实现往国家癌症中心进行上传。
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按照地区、类别、项目、时间段等多种方式进行横向、纵向的查询,综合了解项目的整体实施情况及结果分析,做到数字指挥项目。
系统管理:项目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筛查预约排班管理,综合统计查询,人员权限管理等功能。
4 实施评价
本系统于2016年起在安徽省合肥市各疾控中心及安徽省肿瘤医院使用并逐步完善,该系统实施后,实现了筛查工作的全流程监管,筛查工作的业务流程得到了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通过网络预约平台,疾控中心可直接网上进行筛查预约,合理安排筛查计划;数据录入过程中,程序会进行有效性判断,对错误的数据进行拦截提醒,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通过Web Service同HIS系统紧密结合,实现筛查检验检查数据的自动采集,不再需要医生重复填写,减轻了篩查人员的工作强度;根据主管部门上报要求,可自动生成固定格式的接口信息进行上报;通过实时统计分析,可随时查询项目进展情况,可根据工作需要,动态调整排班资源;有效地促进了该项目的进行。
5 结论
癌症筛查系统的建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对信息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互联网医疗的迅速发展,对筛查系统的下一步发展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准备进一步拓展筛查系统的功能,比如通过微信进行检查预约、查询筛查结果;将筛查结果与医院自行开发的患者随访系统进行对接,对筛查人员进行持续化的随访跟踪;对筛查数据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等,为早诊早治的进一步筛查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邵荣强, 朱智辉. 基层两癌筛查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18(1).
[2] 贺媛, 杨雷等. 北京市癌症早诊早治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肿瘤, 2015(4).
[3] 徐红, 林玲. 城市癌症早治早治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7(23).
[4] 卫生部办公厅.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卫办疾控函[2012]972号)[Z], 2012.
[5] 代敏, 石菊芳, 李霓. 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设计及预期目标[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