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绵延一生的海之眷恋
2018-07-12黄小仙
黄小仙
风光旖旎、幽静清雅的小鱼山福山路3号,一座三层小楼临海而立,颇有异国情调。1931年至1933年,沈从文先生在国立青岛大学执教期间就居住在这里,先后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重要作品,其代表作《边城》也是在此酝酿而成。
1902年生于湘西凤凰古镇的沈从文,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和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一生来过青岛四次,虽然最长的一次也不过两年多时间,但他对青岛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多次在作品和书信中回忆在青岛的时光,称其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
在他写给刘洪涛的信中说:“在青岛前后虽只二年半,对于我一生工作影响极大。在青岛时正年青力壮,创作欲旺盛,更重要是文字在时趋成熟中……正若从青岛温和阳光吸取了用之不尽的力量和感情,都反映在多个篇章中……”青岛的海已经织进了沈从文的生命和理想之中。
在青岛期间,沈从文不仅在创作上获得了丰收,结交了一大批情意相投的朋友。更令他开心的是,爱情上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就是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沈从文用华美而频繁的情书,成就了他和张兆和的柔美爱情。青岛的确是沈从文的福地,难怪他到了耄耋之年仍然念念不忘、铭刻于心。
1928年陈从文对女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这个潦倒的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但对方却始终保持着沉默,“顽固地不爱他”。沈从文开始使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写情书,其情书不断直至频繁到让张兆和心生厌恶的地步,把他编为“青蛙13号”。沈从文初到青岛大学教书,犹在单恋,那是他那马拉松式求爱的第三年,也是情书的高峰期,一日几封的情书雪片般飞向他昔日的女学生、心中的爱人。在无数个呼吸着海风的寂静夜晚,他满腔激情地对着张兆和倾吐着心声:“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张兆和虽然仍不爱他,但是也渐渐有了那么一丝同情。
伴随着邮递员一趟一趟地送着只有去信没有回音的情书,来青岛一年后的暑假,沈从文不堪相思之苦,迫不及待地从青岛出发,到了苏州张兆和家里,他要完成在中国公学那场“百追不得其果”的爱情。张兆和去了图书馆,二姐张允和在家,让沈从文进家来,他不肯,让他先回去,又不甘。看到沈老师在太阳底下暴晒着,张允和着实不忍,就向沈从文要了旅店地址,让他回去了。张兆和不是不知道沈从文要来,所以二姐埋怨她明知沈从文千里迢迢来到苏州却还躲起来不见,实在失了风度。张允和让妹妹去看看沈从文。但是,名门闺秀跑到旅店里去看望一个男人,在当时实在是不靠谱儿!于是,二姐教张兆和:就说家里有很多弟弟,欢迎沈老师来家玩儿!张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在苏州停留一周的时间里,沈从文每天一早就来到张家,直到深夜才离开。在这期间,张兆和终于接受了沈从文的感情,长达三年的情书追求有了一个美满的结果。
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帮忙成全。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曰:“儿女婚事,他们自理。”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報。机灵的张允和只发了一个字:“允”!她认为沈从文自然明白。可是张兆和怕不保险,又去发了一条:“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与沈从文订婚之后,张兆和来到青岛,这场旷日持久的爱情终于在浪漫的青岛开花结果。从此,在福山路3号的阁楼前俯视青山碧海的,不再是沈从文孑然一身。夏日的傍晚,也有了二人携手海边漫步、轻语呢喃、互诉衷肠、温馨甜蜜的身影。沈从文在教学和写作之余,几乎带张兆和游遍了青岛最优美的地方,美丽的青岛海滨以及市区的大大小小山头公园、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崂山风景区,都留下了他们快乐的足迹和欢快的笑声。美丽的风景,又有了美好的爱情,沈从文在青岛,是如鱼得水般的滋润与快乐。
在沈从文的一生中,虽然在青岛的时光很短暂,但对他的人生理想和创作历程,却有着深刻而悠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只要提起沈从文,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凤凰”和“边城”,同时也不会忘记,在美丽的岛城,有这样一座小楼,当年的沈先生曾在这里凭栏、看海、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