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有为 一生与青岛的奇缘

2018-07-12黄小仙

旅游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碧海绿树康有为

黄小仙

说起康有为,熟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应该知道,有的人还会默默给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维新斗士,他也是曾被毛泽东称为早期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康有为走遍天南海北,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足迹遍布四大洲三十余国,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北极圈探险的人,第一个在海外开办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的人,第一个投资海外房地产并购岛的人,阅历不可谓不广,但却对青岛情有独钟。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赞誉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车可舟,中国第一”,并萌生了在此居住的意愿。

令康有为意想不到的是,他当初那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赞语,竟成为了青岛百年来城市风貌总体规划始终恪守的准则,成为了青岛人百年坚守并津津乐道的独特的城市建筑格调和基本色调。这种现象,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中绝无仅有。仅此一点,康有为的名字就已经与这座城市融在了一起。

具体来说康有为与青岛的缘分,恐怕与1897年德占胶澳,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力主变法图强,揭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开始。可惜变法失败,康有为开始海外流亡的生涯。直至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他才由海外归来。

1917年,康有为参与张勋复辟,失败后来青岛避难,这也是他第一次来青岛。气候宜人,山海卓荦的青岛让他顿生天开异境之感,他写道:“全岛皆红瓦新楼,无一黑瓦旧宅。登山而望,近海而游,楼阁华严,道路净静,金碧照耀,掩映于绿树之稍,碧山之间、沧波之上。朝晖初上,林中爽气袭人,徘徊海滨浴场,巡行公园之路,波光云影,花气叶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以形容之。得广为传播,俾海外人士皆知青岛之为乐土而来游。”

1918年一战结束,康有为再度向当政者发出收回青岛的呼吁。获知巴黎和会主权交易的内幕,他惊魂泣血,于是便有了《促南北速议和以应欧洲和局电》,吁请举国团结,一致对外,坚决收回青岛主权。巴黎和会形成《凡尔赛条约》,欲将德国在青岛及山东之权益转让与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惊。1919年5月6日,康有为发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13日,他在《公言报》上发表文章,赞颂五四学生“发扬义愤,奉行天讨”的救国盛举,大力声援五四运动。

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对此居所十分满意,称“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从1924年购入山支路5号作为寓所,直至1927年3月因一杯柠檬红茶中毒身亡,康有为断断续续地在这里居住了四年。

寓居青岛期间,康有为在比较宽绰的住所里,展览自己收藏的海外文物及中国古代的字画、瓷器、佛像等,他多次开设古董与艺术品展览会,并以近代博物馆布展方式加以文字说明,此举吸引了不少游人,许多外国人也前往观看。这种文化活动充实了康有为晚年的思想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的康有为,思想是矛盾的,空虚之中多方寻求抚慰。

孔教立国的理想亦是康有为的一大追求,晚年在青岛,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创立孔教会(万国道教总会),试图复兴儒教,康有为是儒学政治化与宗教化的代表者,它的经历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命运。

青岛岁月,康有为的书法碑学思想更趋完善。他重碑轻帖,崇魏卑唐,对平度天柱山北魏遗刻《郑文公碑》赞誉有加,大声疾呼,提倡北碑,奉之为巅峰之作,推郑道昭为“书中之圣”。

康有為善写大字,其书法珍品文辞华赡、笔力雄健、意境高远,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史称“康体”,在近现代书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它的不少墨宝就是在天游园书房写下的,几经辗转,一些真迹重回故居青岛,这是一笔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

从1917年初临青岛,到1927年在青岛逝世,整整10年间,除了留下了给予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誉外,康有为写下了大量吟咏青岛优美风光的壮丽诗篇。如《青岛会泉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异观也》一诗:

海水冥濛望石矶,怒涛高拍入云飞。

飞帆渺渺和云水,高玉青青日落时。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辞世于青岛,原拟迁葬广东故里,暂厝象耳山,1943年正式安葬。1985年迁葬于浮山之阳,位于背山面海的崂山区中韩镇大麦岛村北山。

如今,位于汇泉湾畔、小鱼山下的康有为故居,已经成为“文化青岛”的一个重要象征,俨如近现代文化的一个路标,历经风雨而演成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人文殿堂。

猜你喜欢

碧海绿树康有为
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振兴村: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张超:碧海蓝天铸军魂
绿树阴浓夏日长 风光不与四时同
海南:绿色坚守换取碧海蓝天
安得绿树遮望眼
城市的绿树浓荫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八分说”论略
康有为书学评价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