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影响
2018-07-12赫国胜
赫国胜, 孙 静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 沈阳 110136)
0 引 言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市场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各国金融业产生了较大冲击[1-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2015年10月,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在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存贷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产生了强烈冲击[3-5],促使商业银行以创新带动转型[6-7],各家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理念,优化业务结构[8-10],以创新作为业务转型的驱动力,不断探索转型发展之路[11-15]。
1 理论基础
目前,利率市场化趋势逐渐加深,“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生命线,国内外学者对业务转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认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主要以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差异化战略理论及金融创新理论为支撑。
1.1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随着金融市场、国家政策及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的变化,商业银行管理理论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依次贯穿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目前,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商业银行只有主动调整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积极探索银行业务转型,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1.2 差异化战略理论
差异化战略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8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使其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差异化战略一般通过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3种途径来实现,其核心是培育产品或服务的某一方面的特定功能,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银行的盈利与风险均造成较大冲击,若要在行业中保持生存与发展,商业银行就必须探索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
1.3 金融创新理论
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提出创新内涵是将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和新的方法运用到经济中去。阿诺德·希尔金对创新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改变了金融结构而形成的创新。大卫·里维林持有不同的观点,他提出金融创新不仅包括金融工具创新,而且也包括金融市场创新以及金融服务的创新。厉以宁(1998)认为金融创新是指在现存金融体制下,运用原有的手段,无法获得金融领域的潜在利润,因此,必须谨慎地对金融的体制、手段进行改革。综上所述,金融创新是指能带来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服务方式、新市场及新体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已经从负债业务与传统资产业务,转向了目前种类繁多的中间业务,经过中间业务的不断创新促进金融功能的完善。
2 研究假设
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业务结构受到严重冲击,探索业务转型已成为必然选择。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主要产生2方面的影响:1)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缩小,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应增加非利息收入,实行多元化经营;2)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中小企业逐渐受到重视。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利率市场化使存贷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以利息收入为主的业务结构造成较大冲击,转型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是必然选择。
假设2:利率市场化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净利差显著收窄,分散了银行前10大客户集中度,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是银行业务转型的焦点。
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16家上市银行, 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5家大型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 按照总样本、大型商业银行样本、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时间跨度为2008—2016年, 数据来源于各上市银行年报、wind资讯和国家统计局网站。
3.1 变量选择
3.1.1被解释变量
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对盈利能力、经营风险造成的消极影响,纷纷调整业务结构,进行业务转型,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本文将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具体表述为
1) 以利息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作为银行业务转型衡量指标,用Str1表示,即利息净收入占比。
2) 以最大10户借款客户贷款余额与银行贷款总额的比率作为银行业务转型的衡量指标,用Str2表示,即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
3.1.2解释变量
利率市场化引起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波动,存贷利差收窄会对银行业务转型产生影响,本文以存贷利差来衡量利率市场化水平,选取净利差作为存贷利差的代理变量和解释变量,其计算公式为
NIMi,t=LIRi,t-DIRi,t
其中: NIMi,t是银行i在t年的净利差; LIRi,t是银行i在t年的生息资产收益率, 由银行的利息收入除以总生息资产得到; DIRi,t是银行i在t年的计息负债成本率, 由利息支出除以存款和短期借款之和得到。
3.1.3控制变量
除了净利差,商业银行业务转型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内部因素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外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
3.2 模型构建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影响,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Str1i,t,Str2i,t分别代表利息净收入占比、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是衡量银行业务转型的指标;NIMi,t是指商业银行i在t年的利率市场化水平指标,即净利差;lnASSETi,t,CARi,t,NPLi,t分别指银行i在t年总资产的对数、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GDPGt和M2t分别是中国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εi,t是随机扰动项。
3.3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检验
常用的面板数据模型有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常用方法是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来判断,Str1,Str2面板数据模型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因此,在Str1面板数据模型中,总样本和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大型商业银行样本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在Str2面板数据模型中,总样本和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大型商业银行样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表1 业务转型(Str1)面板数据模型选择检验结果Tab.1 Selection test results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Str1) panel data model
表2 业务转型(Str2)面板数据模型选择检验结果Tab.2 Selection test results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Str2) panel data model
3.4 研究样本与变量描述
本文将16家上市银行分为3组,分别为总样本、大型商业银行样本和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业务转型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
表3 业务转型模型相关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Tab.3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model-related sa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3.4.1被解释变量
随着央行2013年取消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放开存贷利率上限,引起存贷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利息净收入仍然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表3所示,大型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平均为76.89%,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平均为81.52%,反映出中小型商业银行比大型商业银行更依赖于利息收入获利。就标准差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为5.82%,而中小型商业银行为7.57%,说明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利息净收入占比的差异性要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均值分别为17.3%和22.65%,中小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集中度高于大型商业银行5.35个百分点,说明中小商业银行大客户集中度较高,大型商业银行客户结构向中小企业分流。从标准差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标准差分别为4.51%和9.20%,反映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前10大贷款客户集中度存在明显差异,中小型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最大值为48.16%,最小值为10.79%,大型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最大值为33.96%,最小值为11.46%。
3.4.2解释变量
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净利差均值分别为2.40%和2.44%,标准差分别为0.28%和0.36%,说明大型商业银行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小型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不充分,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且差异性明显。
3.4.3控制变量
1) 银行个体特征变量
16家上市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lnASSET分别为10.25、11.62和9.62,标准差为1.26、0.52、0.96,反映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规模优势,能够利用规模经济效应,转型发展中间业务,中小型商业银行之间资产规模的差异性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16家上市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值分别为12.29%、13.08%、11.93%,标准差为1.95%、1.26%、2.10%,说明大型商业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比中小型商业银行高,更适宜发展创新型中间业务;16家上市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值分别为1.16%、1.50%、1.01%,标准差分别为0.54%、0.66%、0.40%,表明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资产质量出现分化。
2) 宏观经济运行变量
2008—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均值为8.42%,经济稳步增长。近年来,经济增长虽有放缓的趋势,但总体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货币供应量平均增长15.98个百分点,方差为5.11%,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反映政府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3.5 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模型检验结果,本文运用Stata软件,模型回归结果分别见表4、表5。
表4 利率市场化业务转型(Str1)估计结果Tab.4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estimation results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Str1)
注: ***为1%水平上显著,**为5%水平上显著,*为10%水平上显著。
表5 利率市场化业务转型(Str2)估计结果Tab.5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estimation results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Str2)
注: ***为1%水平上显著,**为5%水平上显著,*为10%水平上显著。
3.5.1从业务转型Str1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样本回归结果
1) 净利差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1的关系
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1回归结果看,3类样本净利差均与Str1显著正相关,大型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系数明显高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意味着与中小型商业银行相比,利率市场化对大型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的影响更明显,存贷利差收窄会推动大型商业银行进行业务转型,中间业务成为银行业的必争之地。
2) 个体特征变量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1影响
从资产规模看,总样本、大型商业银行样本资产规模与业务转型Str1呈显著负相关,而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的资产规模与业务转型Str1负相关,但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资产规模越大,越有能力拓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而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对贷款业务较为依赖,存贷利差收窄会降低其利息净收入占比,但其中间业务发展不充分,进而影响程度不明显;从资本充足率来看,3类样本资本充足率与业务转型Str1显著负相关,且大型商业银行的系数大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说明风险吸收能力越强,而非利息收入构成复杂,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相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在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具有较大优势,利息收入占比下降幅度大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利息净收入占比同向变化,不良贷款率越高,资产质量越低,大型商业银行会调整营业收入结构,提高利息收入占比,但影响不明显。总样本、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不良贷款率与业务转型Str1显著负相关,不良贷款率越高,中小商业银行通常会减少贷款投放,从而导致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
3) 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1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大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1呈反向变动,且不显著,说明经济增长会引导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增加非利息收入业务,但中间业务正处于转型中,影响效果不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总样本、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业务转型Str1呈显著正相关,随着经济稳步发展,银行客户信贷需求扩张,导致利息净收入占比也随之上升。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3类样本业务转型Str1均为正向关系,但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贷款利率下降,导致贷款需求上升,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扩大,导致利息净收入占比提高,但央行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对利率形成的干预,因此,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
3.5.2从业务转型Str2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样本回归结果
1) 净利差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2的关系
大型商业银行样本净利差与Str2呈显著正相关,总样本、中小型商业银行样本净利差与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正相关,但不显著。反映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面临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净利差收缩加快,导致大型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下降较明显。近年来央行逐步对存贷款利率放开管制,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大型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为政府和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因此,大型商业银行将信贷逐渐向中小企业分流,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占比降低。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受经营区域限制较深,商业银行的定位主要服务于某种行业或地区,往往客户集中度较强,因此影响效果不明显。
2) 个体特征变量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2的影响
总样本资产规模与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银行资产规模越大,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越小。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与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呈正相关,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则与之呈反向关系,二者均不显著,说明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受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较大,资产规模越大,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越高,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发展定位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资产规模越大,客户结构越分散,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越小,但二者影响效果均不明显;资本充足率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且大型商业银行的系数大于中小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吸纳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央行取消了存贷款利率管制,利率水平由金融机构依照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而前10大贷款客户议价能力较强,贷款利率下降压力较大,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更有优势分散客户集中度,将贷款向中小企业转移;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呈显著正相关,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系数大于中小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越高,说明银行资产质量较低,而前十大贷款客户相对信息公开,风险较小,从而大型商业银行更会加大贷款集中度,前十大贷款客户占比上升,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客户结构多元化,导致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上升幅度较小。
3) 宏观经济运行变量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Str2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3类样本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呈显著正相关,中小型商业银行系数大于大型商业银行,说明经济增长放缓,会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银行贷款规模会随之缩减,导致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下降,且中小商业银行下降幅度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3类样本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显著正相关,且中小型商业银行的系数大于大型商业银行。这一结果反映出,中小型商业银行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大于大型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增加使贷款利率出现下行压力,会刺激投资,导致银行贷款规模扩大,而中小型商业银行从安全性考虑,会加大前10大贷款客户占比。
4 结论与建议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市场竞争加剧,推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优化,虽然利息收入是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非利息收入增长较快,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成为营业收入增长的有效助力。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商业银行会选择业务转型以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同时,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尽管大型企业信用风险小、成本低、关系资源可利用度高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多样、议价能力强、银行可获得的息差较小等不足,无法作为其长期发展所依赖的力量。而中小企业尽管规模小,但具有市场容量大、发展潜力大、议价能力低的特点。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引导商业银行资金流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