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能互补 趋零排放共享霍林郭勒美好今天

2018-07-12

资源再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电解铝工业园区能源

记者 /郭 艳

这里几乎全年蓝天白云,夏季是青山绿水,冬季是皑皑雪原;这里有着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地质奇观冰臼群、八百年前的古方城和金界壕;这里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凉爽,是绝佳的避暑胜地,有着目前世界上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草原;这里更有着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国际化生产线,尤其是高载能电解铝产业和高附加值铝后加工产品在我国铝工业中首屈一指。

这里,是内蒙古的霍林郭勒市。

由于第二天要返回北京,时间紧迫,我们简单午餐后便来到此行的目的地——霍林郭勒工业园区。

“大矿小市” 独创“霍林河模式”

“霍林郭勒是先有矿后有市。”园区副书记、副主任赵文正直奔主题。“这里有着煤矿的天然能源优势,1976年由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亲自批准矿区建设,霍林河矿区原属煤炭部直属煤矿之一,后经战略重组,对地方财政贡献达到80%。1985年建市,呈现‘大矿小市’格局,资源城市特色明显,因为霍林郭勒市就是矿区生活区的底子。从2000年后,地方经济开始发力,逐步经过新旧动能的基本转换后,60%的经济贡献是出于电解铝和铝精加工产业,而煤矿工业的贡献下降到30%左右。霍林郭勒‘因煤而建、缘煤而兴’,其煤矿资源十分丰富,储备量为119亿吨,是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还能挖几百年。从开采到能源供应,其支撑条件非常稳定,聚焦效应开始显现。

霍林郭勒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向煤炭下游延伸发展。通过交流我们得知,霍林郭勒工业园区2003年3月正式启动,规划面积为76.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煤电网铝加”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园区。后经核定,园区实际面积为49.03平方公里。尽管当地煤矿丰富,但煤田多以老年褐煤为主,平均发热量是3150大卡,长时间堆积易自燃,外运的经济半径受限。为此,园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将煤炭就地转换成电力资源;2005年电解铝产业起步;2012年锦江集团依托霍林郭勒市资源、政策和电力等优势,抢滩园区煤电铝产业,将园区煤电铝产业推上新高;2015年山东创新集团又强势进驻,至此,霍林郭勒工业园区煤电铝产业进入“三足支撑”的稳定发展阶段。历经15年,园区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资源优势从“挖煤卖煤”、“用煤发电”、“炼铝卖铝”、再到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进行铝后深加工的“煤电网铝加”协调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升级“三级跳”。

近年霍林郭勒市围绕产业的高端化、循环化和生态化做足文章,不断降低成本,持续探索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利用低热值褐煤发电——低电价优势——构建多能互补、多点支撑、多网运行、多元消纳电力格局——以直供铝水加工高端铝材产品——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的“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的创新之路,这被命名为“霍林河模式”,霍林河地区也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为适合发展煤电铝产业的地区。

赵文正给记者出具了一组数据:工业园区现已形成3325万吨煤炭产能,70%以上的原煤供向发电企业本地消化;508.75万千瓦电力装机,其中,火电478万千瓦、风电18万千瓦、光电12.75万千瓦,主要包括国电投蒙东能源坑口电厂、鸿骏自备电厂、锦联铝材自备电厂、源源金源口电厂等12家发电企业,2017年发电224亿度,增长44.4%,综合发电成本不足0.20元/度,吨铝可节省4600元。园区拥有188万吨原铝及127.7万吨铝后深加工产能,铝后加工产品达120余种,霍林郭勒的“煤电网铝加”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基本确立,产业聚焦效应显现。

据了解,工业园区在原铝产业的发展上,先后引进霍煤鸿骏铝电、锦联铝材、创源金属、联晟新材料等多家电冶联营和铝后精深加工企业,已形成原铝产能178.1万吨,其中霍煤鸿骏铝电48万吨,杭州锦江集团下的锦联铝材87万吨,山东创新集团下的创源金属为41.3万吨。

霍林郭勒工业园区拥有相对丰富的铝后加工产品线,年产能约有120多万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之前以中低端为主,随着锦江集团的加入,现在逐步上马附加值高的产品,包括铝箔、板带、大扁锭、精铝、铝轮毂、铝粉、各类铝型材及压铸件等120余个种类。

国内首条投运电解铝超低排放示范工程

发展是硬道理,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是当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霍林郭勒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粉煤灰、废渣以及矿山排土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园区电厂和供热锅炉排出的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生产建材。通过生产水泥、加气砖、纳米复合板、漂珠、白炭黑、高强石膏粉等产品,年转化利用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数量相当可观。“园区每年产生近500万吨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近4万吨铝灰,3万吨铝渣)。以辽宁山水集团100万吨水泥厂、内蒙古蓝天伟业粉煤灰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为龙头的9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年利用电厂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近300万吨,一方面实现了变‘废’为宝、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大大改善了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赵文正又给出一系列数据。

相比以前,霍林郭勒已经从根本上转变了单一的“挖煤卖煤”、“发电卖电且窝电”、“炼铝卖铝锭”的困局。赵文正表示,预计到“十三五”末,霍林郭勒市将实现煤炭产销7000万吨以上,电力装机有望突破700万千瓦,区域微型电网建成运行,以铝板带箔、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为主要品种的中高端产品加工转化率也将达到80%以上,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废弃资源全部循环利用、“吃干榨尽”,“煤电网铝加”循环经济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将打造百亿元企业5家以上。

经过了十几年的建设耕耘,“霍林河模式”已得到业界高度认可,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亿吨级煤田生产基地、蒙东和东北地区重要能源基地和国家重点打造的高端铝材产业基地。此外,霍林郭勒市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城市家园,全面取缔了城区燃煤小锅炉,全面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全年全境禁牧涵养草原,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文明城市,这让每一个霍林郭勒人感到自豪,也让每一个外来者称羡,美丽和发展在此“双 赢”。

多能互补 力建“煤电网铝加”生态体系

早在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共同颁布了《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16〕143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和区域能源供需协调能力,促进能源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能源品种互相补充,生产过程优化,运行智能,技术、运营体现创新,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工程,实施城镇、工业园区以及大型公建和小区的供能改造。

目前国内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主要指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建设的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常采取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即主要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电站、具有灵活调节性能的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开展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提高电力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消纳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综合效益。

根据《实施意见》的安排,在“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20项以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3项以上。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以内,弃光率控制在3%以内。

赵文正补充道:“霍林郭勒市蒙东能源‘风光火’多能互补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已建成,电力成本比网电低约0.2元 /度、吨铝节约成本近3000元,碳排放降幅15.13%。”目前,霍林郭勒市正协调园区内电力企业,实施多能互补局域电网项目,建设方案初稿已形成,以此再造电力低成本新优势,成为利用清洁能源发展高载能产业的行业榜样。

铝板带

据了解,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在工业园区内可以因地制宜地实施传统能源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协同开发与利用,优化布局电力、燃气、热力、供冷管廊等基础设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同时实现能源的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在霍林郭勒工业园区内,实施供能系统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推广应用以上供能模式,可加强余热、余压以及工业副产品、生活垃圾等能源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

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方面霍林郭勒走在了前面。

趋零排放 共享绿色低碳城市

赵文正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工业园区开展电解铝烟气趋零排放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自2016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霍林郭勒市聚焦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决心建立电解铝行业减排的最高、最新的标准,在已达标经干法净化排放的基础上,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湿法烟气净化处理技术,即将经干法净化的电解烟气引入吸收系统,采用合适浓度的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中循环喷淋,吸收气体中的氟化物、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浆液充分氧化后,生成硫酸钙、氟化钙等钙盐晶体、水合物,然后将浆液排至脱水系统进行充分脱水后,得到固态的钙盐混合物,从而净化烟气中的氟化物、二氧化硫等气体。霍林郭勒市计划建设11套净化系统,其中霍煤鸿骏2套、锦联铝材3套、创源金属6套,以实施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三家企业对该项工程的总投资达到了5.3亿元,以保障后续电解铝项目全部实行超低排放。

全国首家完成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趋零排放工程的是霍煤鸿骏,其电解铝一期烟气趋零排放改造工程于2017年10月31日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电解铝行业在烟气污染物综合治理上达到全新高度。霍煤鸿骏二期趋零排放示范工程在去年12月27日通烟试运,从运行效果看,二氧化硫、氟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二氧化硫200毫克/立方米、氟化物3毫克/立方米、颗粒物20毫克/立方米),也优于超低排放工程设计值(二氧化硫35毫克/立方米、氟化物0.3毫克/立方米、颗粒物5毫克/立方米)。

锦联铝材于2017年11月28日建成运营趋零排放工程,其中一系列的趋零示范工程已建设完毕,二系列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2018年9月份运行投产。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监测机构,对该工程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性监测,4月份的实测日均值显示:未检出二氧化硫、氟化物,颗粒物1.1毫克/立方米。创源金属是第三家开展趋零排放工程的企业,在电解铝车间未投产情况下,超低排放工程已先期建设。其电解铝烟气趋零示范工程已具备通电条件,后续将与电解车间同步通电运行。

从第三方检测数值来看,已建成投运的超低排放工程二氧化硫、氟化物、颗粒物减排效率均达到90%以上。目前,霍林郭勒市187万吨电解铝产能都已实现了超低排放,按照超低排放工程设计值测算,较国家标准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硫2.1万吨、氟化物350吨、颗粒物640吨。如将示范工程减排标准向全国电解铝行业推广,按照4000万吨产能计算,可年均减排二氧化硫约50万吨、氟化物7800吨、颗粒物15000吨,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霍林郭勒电厂超低排放的改造近几年也如火如荼进行着。霍煤鸿骏自备电厂 7号机组(30万千瓦)于2016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4号(2×10万千瓦)、8号(30万千瓦)机组于2017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号机组(15万千瓦)计划2018年进行超低排放改造,5号机组目前尚无改造计划;坑口电厂1号机组于2016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号机组于2017年9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锦联公司1、2号机组(2×20万千瓦)已经于2016年6月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余机组在建设过程中能够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不需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创源新建机组,建设过程中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不需要超低排放改造;金源口两台热电联产机组(2×5万千瓦),目前完成超低排放中脱硫部分,脱硝部分预计2018年完成。工程运行后,使电解铝烟气污染物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二氧化硫浓度由120mg/Nm3降低到35mg/Nm3以下,氟化物浓度由2mg/Nm3降低到0.3mg/Nm3以下,颗粒物浓度由15mg/Nm3降低到5mg/Nm3以下。

霍煤立中车轮生产车间

随着赵文正的介绍,我们在宽阔洁净的工业园区中驱车行驶,整齐的厂房和有序的排烟管道犹如战士一般耸立在旁,灿烂的阳光与清风伴着蓝天白云,新鲜且带着草原的芬芳直入胸怀,现代工业与环境友好在这里完美合一,令我们陶醉和沉浸,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城市的喧嚣和紧张的节奏。

后记

“霍林郭勒”是蒙古语音,即美食之河,富饶又美丽的地方,她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地处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两盟一市”交界处。辖区总面积1390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个苏木、1个军马场生态保护区,全市总人口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万,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20多个民族,蒙古族占总户籍人口的40%。

霍林郭勒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她距蒙古国直线距离仅120公里,距乌拉盖80公里,距阿尔山270公里,距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口岸290公里,距通辽市320公里,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通辽市推进向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

“推开窗是森林,打开门是花园,走出城是草原,这是我们霍林郭勒市生态建设的愿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赵文正笑言,我们说其实这已经就是现实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霍林郭勒,我们看好你!如果来参加今年八月初在此召开的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霍林郭勒必将带给您不一样的收获与回忆。

猜你喜欢

电解铝工业园区能源
云南对电解铝下手,未来将推动电解铝产能退出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磐安工业园区
电解铝消耗全国6.5%电能,未来铝价或涨破天际
更正声明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