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

2018-07-12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普外科阑尾炎切口

于 云

(庄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庄河 116400)

急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同时也使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临床中,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据相关研究指出,综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康复[1]。基于此,本文对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探究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手术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45例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大为45岁,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32.6±2.5)岁,疾病类型:24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1例为坏疽性阑尾炎;综合组45例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最大为46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32.5±2.4)岁,疾病类型:23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2例为坏疽性阑尾炎。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关注,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并监测患者血压、心跳以及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腹痛情况进行细致询问。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如血常规、B超等。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术前6 h需要禁饮、术前12 h需要禁食。同时,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安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其心理压力。②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之后,由护理人员核查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期间,在不会对手术顺利进行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私密部位暴露,使患者安全感增加。术中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无菌操作。另外,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变化。③术后护理。将手术成功情况告知患者,使其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帮助患者选择最佳体位,减缓因腹部张力所导致的疼痛,关注患者的切口情况和生命体征,如果出现感染或出血现象,则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对应处理。在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防治肠粘连的发生。在肛门排气后可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流失或半流质食物,注意禁食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

1.3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通过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满分为100分,统计患者评分后分成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3个等级,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护理后,综合组术后初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均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初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常规组(n=45) 29.95±5.68 41.78±6.18 9.36±3.78综合组(n=45) 14.56±3.35 24.08±5.37 5.05±2.37 t 15.656 14.503 6.480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综合组中,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血1例、切口疼痛1例,无粘连肠梗阻和下肢静脉血栓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67%;常规组中,切口感染2例、术后出血2例、切口疼痛3例、粘连肠梗阻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2.22%,检验值:χ2=4.406,P=0.036,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综合组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20例、不满意2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常规组中,非常满意19例、满意18例、不满意8例,护理总满意度为82.22%,检验值:χ2=4.050,P=0.044,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阑尾又称盲肠,是人体大肠起始段的管状器官,如果发生梗阻则会在管腔中积存内分泌物,使管腔发生感染,进而导致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伴随剧烈腹痛及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均会对患者生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加上患者对手术和陌生医院的环境的抵触、恐惧,因此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医护人员工作不予配合,这不仅对手术的顺利进行不利,同时也对预后情况改善不利[2]。

在疾病护理基础上建立护理理念,除基础护理措施之外,还应不断改善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可以作为护理措施有效性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表示肯定。在护理工作中,常规护理措施的应用必不可少,但难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所以护理措施应向更加优质的方向改进[3]。综合护理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使患者在围手术期享受到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理不适得到有效缓解,还可以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综合护理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护理服务,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低,保障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比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更早,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也更早,住院时间得到缩短,同时采用综合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67%、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而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2.22%、护理总满意度为82.22%,由此可见综合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这与汤军[5]研究结果一致。

在普外科急性阑尾手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阑尾炎切口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阑尾炎能自愈吗?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