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

2018-07-12卢立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血症

卢立晖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2)

新生儿黄疸属于新生儿时期的一类常见临床症状[1],通常指的是出生后2~3 d时间发生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过多引发,某些患儿将会出现高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影响了广大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所以说,如何对该类疾病患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干预的意义重大[2-3]。本次研究对该类疾病患儿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12日收治的122例黄疸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未出现感染、产伤、窒息情况,同时将Rh或者ABO溶血等疾病患儿排除。

信封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n=61)。常规组:男女患儿之比为33/28,日龄0~5 d,体质量2400~4100 g;实验组:男女患儿之比为32/29,日龄0~5 d,体质量2400~4050 g。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可知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的可比性良好。

1.2方法:对两组新生儿均给予早吸吮、早接触,给予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①出生后的24 h时间,依据天气情况适当接受太阳的照射,每次照射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②耐心对新生儿首次胎便排出时间进行观察,若在24 h内未排出大便或者超过72 h时间的胎便未转黄,可对新生儿的肛门进行轻微按摩或者采用肛温计蘸取适量的消毒液状石蜡,将其插入新生儿肛门3~4 cm的位置,并适当旋转用以对肛门括约肌进行刺激,若无效应给予开塞露2 mL纳肛处理,对新生儿的肛周皮肤捏紧1~2 min。③对新生儿的喂水与喂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分析,若母乳的奶量不够充足,应给予配方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臀部护理、脐部护理等。④同新生儿家属发放相关的健康宣传资料,放置床头提示卡等,给予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工作。⑤婴儿出生后的第1天时间起进行新生儿抚触护理工作,并指导产妇学习。⑥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次日时间,每日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新生儿进行游泳,并帮助其进行肢体伸展操等,鼓励父母共同参与。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日黄疸指数、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其中采用经皮黄疸仪检测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由专门人员负责检测,在每日早上8:30~10:00沐浴后放置在新生儿的前额正中眉弓上方1 cm的部位,并对皮肤紧贴垂直连续检测3次,取3次检测的平均值[4]。

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新生儿黄疸的相关资料,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胎便初排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实验组新生儿的胎便初排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分组 胎便初排时间 胎便转黄时间实验组(n=61) 3.06±1.65 40.65±16.35常规组(n=61) 4.55±1.57 53.00±22.57

2.2黄疸指数:实验组患儿第3天、第4天、第5天的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分析mg/dL)

分组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实验组(n=61) 12.40±0.62 14.20±0.65 16.89±1.06 18.30±0.65 19.21±1.05常规组(n=61) 12.20±0.75 14.31±1.02 19.55±1.33 20.33±1.02 21.65±1.31

2.3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实验组患儿中出现2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28%(2/61),常规组患儿中出现11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8.03%(11/61),说明实验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由于新生儿的肠腔内胎粪中存在一定量的胆红素(80~100 mg),相比每日胆红素生成量的5~10倍,若胎粪出现排空延迟情况,则会进一步加重胆红素肝肠循环负荷,将胆红素血症状态进一步加重[5-6]。在新生儿时期早期进行母乳喂养或者足量混合喂养等方式有利于减轻母亲由于母乳不足导致的喂养压力,以防新生儿引起低血糖症状,还可诱导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进一步刺激肠蠕动,使得新生儿的排便次数增加,加速胎便的排出,使得胆红素肝肠循环进一步减少,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7]。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新生儿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后,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另外,早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游泳等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生理性黄疸的消退。抚触有利于帮助新生儿将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加,增强肠蠕动状态,增多胃泌素与胰岛素释放量,增强肠道对于食物的吸收能力,增加婴儿的奶量[8]。当新生儿在游泳时,其在水中的活动量较大,在水浮力、水压等状态下,将会进一步加深新生儿呼吸,增大肺活量与耗氧量,增加代谢情况,进而容易出现饥饿感,提早摄食的时间[9-10]。另外,水压力的刺激与游泳时人工按摩有利于加速排出胎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儿的胎便初排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短,且实验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综上可知,对黄疸新生儿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实践推广。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