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浅析
2018-07-12易金成湖南隆回一中
易金成 湖南隆回一中
在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建立过共和国,有过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作为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英国特殊国情决定的。具体原因有:
首先,根本的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要求政治上掌权,新贵族要求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于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成为革命对象。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之间相互关系决定的。在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之间有一种长期的相互利用关系。在革命中,新贵族是资产阶级的强大同盟,由于工农业生产上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政治上,新贵族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1640年长期议会进行的选举中,当选的上院议员全是贵族,下院的500多名议员中,大多数也是贵族出身。其中只有70名资产阶级议员。新贵族主要占据的就是下院中的席位。因此,新贵族在英国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们的思想倾向对英国有重要影响。而大体说来,新贵族和国王之间有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复杂的利益关系,新贵族始终对国王存有好感,是支持保留君主的。虽然他们反对国王专政,但他们还是不愿意废弃国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保留国王但是剥夺他的大部分权力,使国王处于一种“统而不治”的状态。
第三,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1295年,正式建立议会,它是作为一种限制王权的组织而出现的,其手段就是利用法律来限制王权。后来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机构也日趋健全,它对王权的制约作用也不断加强。从亨利四世起,每个国王的称号由议会决定。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女王是有名的铁腕君主,但即使在这段时期,议会的权力也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成为巩固君主制的工具。这一历史传统继续演化,很自然的就成为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大部分权力的君主立宪制。
第四,英国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英王是整个英国的代表,具有最高的凝聚力。全国人民都仰望着国王,只要国王存在,人们心理上就有一种安全感。英国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的更安静,更和平。”英王是人们实体化了的上帝和保护神,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哭的呻吟”。这种忠君的情感使英国民众不愿意废弃国王。
第五,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英国的启蒙思想代表人物霍布斯和洛克。霍布斯和洛克都是以社会契约论作为其理论的基础,他们都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为国家的起源找到了现实的说法。根据霍布斯的思想英国保留了君主,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平稳过渡,维护了安定的社会秩序。根据洛克的思想,英国对君主加以种种限制,大大加强了议会的权力,保障了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整体形式。
最后,君主立宪制是英国革命本身发展的结果。英国革命大大打击了王权,使得国王的权力一再被削弱,不得不同议会妥协。处死查理一世后,英国事实上已成为一个没有国王的共和国了。后来议会又通过了一个正式的文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1660年君主制复辟。但是查理二世的继位是有条件的,他在4月4日在荷兰的不列达发表了一个“不列达宣言”,宣布在内战期间被没收的王党和教会的土地不予变更,停止实行宗教迫害,除了直接处死查理一世的人外,其他反对过国王的人一律不予追究。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是议会邀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王地位的来源已经变成了议会,这就使他不可能还保留原来的权威,以议会取代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已成为势所必然。鉴于共和制下“护国主政治”独裁之苦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之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实行君主立宪。
事实上,君主立宪制适合英国国情,是先进的、最适宜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的确立促进了英国的迅速发展,英国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在现代,君主立宪制在英国也是不可替代,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君主立宪制也在不断的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国情,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