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市漕运器物谱系研究

2018-07-12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淮安园林

淮安古城,古时有“襟吴带楚”、“衢通南北”之誉。究淮安之发展,可谓生于漕运、兴于漕运、盛于漕运。春秋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凿“邗沟”经由古淮安城北之“古末口”入淮河。东汉之时,邗沟即用于漕运,明清达于鼎盛,“仁”、“义”、“礼”、“智”、“信”淮安五坝在明初相续建成,用于粮货转运。作为南北漕运之枢纽,明永乐年间首设的漕运总督衙门即驻于此,淮安也进而成为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这些都是淮安造物文化中的重大成就,其对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自然环境改造以顺人用相适应的还有一系列的日常生活、享乐、礼乐的食物的设计,这也为我们的设计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资源。

一、顺应自然:自然环境改造

淮安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如《淮安府志》所记“天下之水,先河后海,源委并然。然今淮郡山平衍而水滔天”且“地多际海,潮汐激射”,为防“水之暴”,使得境内水脉亦能“井然”,淮安在历代均兴水利、沟渠蓄泄,备洪防旱、以资漕运农耕。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淮安的河防、海防以及沟通江淮的运河工程不得不给予重视。在这种自然的人化中,人类的造物活动、造物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水利宜兴,蓄泄有方

如前所述,淮安地势平,水脉足,然在空间上并未能井然有序,故而有赖人工。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而农作物四季生长,均需水滋,这种降水与作物之需的时间差导致“农田腴脊,专仰水利蓄泄有方”,故而“运渠湖、荡山监”以防水暴之害、资灌溉之需不容缓图。

洪泽湖大堤(蓄清刷黄)

淮安之地,黄、淮、运交汇,黄河多沙,造成运道、河道泥沙淤积堵塞。为减少泥沙堵塞,顺畅水道,实现漕运船只平稳通过,在明清时期,潘济驯等采取“蓄清刷黄”的方针,通过高筑高家堰(洪泽湖大堤),蓄淮河之水,抬高水位,以清水冲刷黄河泥沙,以达“治河、导黄、治运”的目标。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砌石拦河坝。

洪泽湖大坝被誉为“水上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始建于东汉末期,初名“捍淮堰”。后历代均有修筑,万历六年,潘济驯厉行“蓄清刷黄”之策,在原有堤堰基础上,“筑修石堤七千余丈,土堤一万三千丈,榆笆工堤六千二百余丈,草坝十四座……上下河道长一万一千丈,塞决口一百二丈”,抬高洪泽湖水位,逼淮河出清口。至乾隆中期,北达武家墩,南至蒋坝的洪泽湖大堤全部建成石工。洪泽湖大坝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洪泽湖水位,减缓黄河泥沙淤塞,确保了运河畅通。但是,终究淮弱黄强,水不足以刷尽淤沙,日积月累,反而抬高了淮河的河床,导致水灌全城的大灾。

从整个洪泽湖大坝以及“蓄清刷黄”的清口水利工程来看,即使只是从明万历算起,到乾隆期全部建成石工,历时200多年。从施工材料来看,由土坝到石坝与土坝兼有,再全段石坝,材料的获取与运输日艰,但拦水效果、抗洪能力日强,这与大坝日益面临的洪水压力是相关的。考工记所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为造物工艺四大方面,此坝的选材、选址、施工均参当时治河、通漕之需,同时巧用水力,当为统筹全局的机巧之计。但终究黄河大量泥沙的涌入,使得淮河河床抬高,造成水脉不畅、黄河逼淮、淮水入湖泄运的格局。

2.筑坝定闸,枢纽漕运

治河的目的在于通漕。为调节水量、维持航道,治运者通过建筑堤坝、河闸,使水有所蓄、有所泄。

(1)古末口与“仁”、“义”、“礼”、“智”、“信”五坝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凿邗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初始之时为战争之需,后转为漕运、商用等。为方便运输,历代在末口附近兴建了很多水利设施:北神堰、新城北水关、五坝(漕船由末口东的仁、义二坝,官民商船由末口西的礼、智、信三坝盘坝过河)等,成为江淮转运枢纽,直至清江运河开凿,转运任务才得以减轻。至万历十七年,由于黄河改道、槽道淤塞,末口、“五坝”就此不漕。当前尚存“末口遗址”以及“礼坝”(位于现三河闸)。

(2)清江大闸

清江闸用于调节水位、控制运河流量、和缓湍急水流,以助漕运船只顺利通行。《淮安府志》载:“平江伯所建清江、福兴、新庄等闸……水发时,闸外暂筑土坝,遏水头以便启闭,水退即去霸。”陈瑄筑清江、福兴、新庄三闸协同调节水位,每开一闸则关闭其余二闸,使“河水常平,船行自易”。清江闸由正闸(永乐十三年建)和越闸(万历十七年建)两部分组成。正闸用黑麻石长方条石和煮熟的糯米浆拌石灰做粘合剂砌成,经历朝历代加固翻修,现宽7米许,减缓清江闸的急流,方便漕挽。潘季驯开越河,建越闸,闸身较正闸矮、闸门略窄。正闸桥面原是可启闭拉动的木桥,越闸是固定的木桥,1939年,日寇入侵被毁,后重修,现在均是钢筋水泥桥。正闸的前后均有闸塘,闸塘作为过往船只停放调度之处。

二、雅集南北:治河通漕的建筑特色

作为运河之都,古代淮安水利文化无处不在,开凿的河道、修筑的堤坝、设置的水闸遍布境内,在此不再赘述,受益于南北物质、文化交流,淮安的漕运建筑也呈现出南北交融的特色。兹评述如下。

1.河道总督府(清晏园)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从1678年始,到1821年,清代共有56任,45位河道总督驻节于此。这些河运总督针对淮安为中心的河流水域特征,以治河、导黄、济运作为目标治理水道,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清晏园取海晏河清之义,里面布局自然雅致,“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为苏北园林、淮安园林之代表。现在的清晏园主要由荷芳书院、淮香堂、蕉吟馆、叶园、今雨楼、谦豫斋、关帝庙等以及碑亭、曲廊、水榭、船楼和假山、曲桥等组成。建筑古意盎然,与水景、树木、山石相映,意境深远;假山或取太湖石,玲珑剔透,“皱、漏、廋、透”,奇绝异常,取道家朴素清静之美;获取北方的黄石,棱角分明,质朴浑厚,阳刚苍劲,取儒家壮丽肃穆之美;曲廊、水榭伴水而立,自然随意,使人以畅游无羁、心旷神怡;御碑亭中碑文浑穆,文字常常可以将人的思绪带到当年治河有成的年代。

清晏园集南北园林之长,可谓淮安园林的代表。其实,淮安在明清两代,作为“壮丽东南第一州”水上名城,城市内商贾云集,经济繁华异常,园林建筑也散布在城市各处。康乾时期,淮安内的古典园林曾多达四百余座,其中河下“高堂曲榭,第宅连云。园林则达70余座。”可惜的是,淮安古典园林,现在十不存一。中国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尚意、求真美学的重要承载者,淮安的园林、清晏园也一样承载了淮安的审美文化:南北交汇、兼容并包。

2.镇淮楼

淮安城楼建筑的代表,位于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是古城淮安历史的见证。始建于北宋,为镇江都统司酒楼;明朝修筑淮安城改建为谯楼,用于计时,又称“鼓楼”;清乾隆年间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显存建筑为清光绪七年重建式样。镇淮楼坐北面南,青砖砌基台,“长28米,宽14米,高8米,略呈梯形,坚实稳重。基台正中为拱形门洞,宛如城门。东西两侧为拾级而上的方砖踏步。基台上是两层砖木结构的高楼,面阔三间,楼高18.5米,楼顶为重檐九脊式,四角翘起的龙头,双目圆睁直视,大口吞云吐雾,似有腾飞之势,令人惊叹不已。”整体出现轴对称分布,厚重中不乏气势,楼上陈列青龙偃月刀、大钟以及木乃伊等历史遗物。

3.淮安漕运总督府(遗址)

漕运总督府(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漕运总督官署建筑群,规模宏大,占地2万余平方保存完好,置房213间,布局严谨,呈轴对称分布。从遗存的房基、础柱、砖石来看,整个建筑气势应该比较宏大。但遗憾的是,由于建筑不存,具体建筑风格估计只能参照对面的“淮安府衙”进行臆想了。

4.河下古镇建筑群

河下即古时末口。明清之际,河下作为淮北盐集散地,商贾云集于此,大造第宅、园林,以致湔下“高堂曲榭,第宅连云”。河下古镇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据《河下吴承恩故居志》载:当年河下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当前,建筑群静立于运河之畔,有70%以上系清代以前的砖木建筑,保存较好的历史原貌。 整个街区呈现出完整的明清建筑、街道风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比较有名的吴承恩故居、左忠壮公祠、清真寺、古文楼、状元楼等。值得一提的是,河下古镇不断富庶繁华,其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在明清时期,中举之人达200余人,且三甲鼎俱全,被称为“进士之乡”。

三、制器备用:满足生活所需的淮扬菜

受益于良好的商业交流,在生活中、文化中,奢靡、炫夸的文化也有所体现,淮安饮食文化的便是这种奢丽之风的具体体现。淮安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淮扬菜之乡”的称号。淮安菜发轫于先秦(有出土的春秋之时的青铜食器可证),秦汉之时频现于记载,如枚乘的《七发》:“熊蹯之胹,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鲙。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始盛于隋唐,至明清而达于鼎盛。这与淮安的漕运发展的时间大致相和,也只有南北物产、人物汇集、“富庶相沿、奢侈成俗”(《河下志》)的条件下,精研细作、集萃南北的菜肴才能够得以发扬。淮安菜口味“鲜咸适中,南北适宜”,讲求烹调技艺:选材上,多用当时、当地的食材为主料,依据不同的菜式、质料进行特定的处理,工艺非常讲究、繁杂;切菜刀工技法尤被注重,用刀技法因菜、因料而异,同一食材的处理刀法多达十余种;烹饪火候要求恰到好处,以菜论火,按需给热,味道注重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以丰富的调味使菜肴南北皆宜;菜式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现存于世的的淮安名菜名点,粗略统计有2300余种。

从淮安菜的发展来看,其因漕运、盐运而盛,兼蓄东西南北口味之精粹,而“咸淡酸甜苦辣鲜”具备,从“烹龙炮凤”到“烹家野小鲜”无所不包,这一方面是商业繁华、过往的南北商客饮食之需,另一方面也是文人雅士的讲求精雅所倡导而致,可谓经济、政治、文化、物产共同的孕育而产生。同时,也是立足于当地食材而进行精细烹饪的结果(很多淮安名菜便是地方“土菜”经名厨再加工的结果)。

四、小结

淮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漕运之都,具有丰富的传统造物资源,从对自然改造的堤坝河渠到适应当时人群生活、身份区分的建筑、饮食,都蕴含着宝贵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

[1]《光绪淮安府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2]荀德麟,郑建一.淮阴市历史[M].淮安:淮阴市教学研究室编,1989.

[3]镇淮楼[OL].http://baike.supfree.net/get.asp?id=%D5%F2%BB%B4%C2%A5.

[4]政协淮安市淮安区委员会编.吴承恩故里:河下古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2.

猜你喜欢

淮安园林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天下水工看淮安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