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州唐卡艺术的外来影响
——以噶玛嘎孜画派唐卡为例

2018-07-12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勾勒唐卡画派

“噶玛嘎孜”画派是甘孜州最具特色的画派,其唐卡也最有代表性。“噶玛嘎孜”画派唐卡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有表现藏传宣传佛教教义、佛经传说、佛教的神祗、组是本尊、宗教建筑一类的唐卡;也有记载人物的史料、历史事件的唐卡;还有反映藏族文化成就的藏医、藏药等知识的药用唐卡。此外,民间还有表现藏族史诗《格萨尔》的唐卡,以及反映民情习俗、风土人文方面的唐卡。在“噶玛嘎孜“画派发展的400余年间,其唐卡的发展受到了周边各地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积极影响,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精美唐卡,由过去的自西向东扩展,转而形成由东向西的影响和带动势头,为整个藏族地区的美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神奇的构图

意大利的图齐在《印度_西藏》与《西藏画卷》中结合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唐卡起源于“印度布画”,唐卡中神袛的布局及构图虽不完全等同于印度绘画,但受其影响。

“噶玛嘎孜”画派的创始人南喀扎西活佛,他绘制的唐卡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因受印度佛像身份的主次影响,他绘制的唐卡主尊人物在画面的偏左或者偏右的位置,且人物面部取四分之三侧面描绘,形象较大,其余的侍徒则画的较小,呈半圆弧形分布在主尊周围,主次分明;又因绘制唐卡不受时空的限制,往往是在小的画面空间里,表达出无穷的空间意识。另外,使用对称平衡的原则,在配景中会绘制山水、花草、云气等。在绘制这些形象时非常讲究构图,使线条或疏或密,很有秩序。

在空间表现上,噶玛嘎孜画派唐卡不囿于焦点透视,突出平面的超自然构图,追求平面空间的视觉享受;空间环境的布局则采纳了印度画风。

二、绚丽的色彩

施色浓重、对比强烈是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一大特色,以白、红、黄、蓝、绿为母色,能调配出九大支三十二中支演变成一百五十八小支的多种色相,并且大量的使用金色,使画面富丽堂皇。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用笔和用色受汉地工笔重彩画的影响极大。

身处在高原的藏民们,每天面对着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成群的牛羊,广袤的大地,色彩纯度高,与天地非常的亲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纯净、浓烈的色彩观。又由于藏民的游牧生活方式,不方便携带陶瓷等生活用品,大量的使用和制造金银器,这使他们对于金银等亮色有着特殊的感情,继而在唐卡的绘制中也注重使用金色、银色。金、银作颜料绘制的唐卡,既可以达到金碧辉煌的效果,也被视为是对神佛最神圣的供养。金色所具有的华丽、富贵、神圣、光辉等特质被藏民绘制的唐卡发挥的淋漓尽致。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用金的特技,唐卡一律用真金勾勒装饰,主尊的头光用涂金,还有使用磨金、刻金、染金等等技艺对画面进行处理。另外,噶玛嘎孜画派有一套研制金汁的绝技,可以与其他用金技艺相结合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在黑底上用金线勾画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还可以在大片涂金的地方用九眼石制成的笔摁出各种线条。

杜玛格西·丹增彭措曾在其著作中对南喀扎西的流派进行过论述:“迷人的色彩部分与汉地(绘画)的色彩相同,较之于汉地画的色彩更加绚丽。画面各处的淡染十分素雅,晕染柔和自然,人物面部和眼睛栩栩如生。”八邦寺第一世活佛工珠·云丹嘉措也在著作《知识总汇》中记道:“关于布局或描绘及晕染和色彩的运用,南喀扎西都是以大明时期的汉地卷轴画为范本的。”依据这些史料可知,南喀扎西活佛曾经以汉地的卷轴画为范本,学习了明代工笔画的表现手法,使用石青石绿等绘画颜色绘制的唐卡有了更多层次变化,色彩渐渐变淡,突出绿色;题材上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义教规,已有中原题材被选进画中。虽然传统的唐卡没有独立的山水、花鸟等具体画科,但在唐卡中也能看到绘制精美的山水树木、花草虫鱼、珍禽异兽。尤其是藏族画师们对于汉地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技法的借鉴,使绘制的唐卡呈现出奇特的效果。风景部分更为写实与汉族的青绿山水基本一致,画的具体而真切,没有勉唐集装饰意味的五彩云霞,没有了可搬动的以固定造型的单元方式,更像副山水构图,在绘画技法上有着汉地工笔人物的迷人效果,三矾九染,淡雅文儒。十七世纪,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创作的《尊者图》融入了更多的中原汉画的表现手法。画面有五个人物,或站立或蹲坐;他们的五官及强健的身躯肌肉使用了凹凸法进行渲染,表情温和,形神兼备;他们身着红色为主、黄、白、蓝、绿等色相配的宽袍,彩纯净度高;其背后是呈现出一定晕染层次的山石、树木和花鸟,刻画精细,甚至每片叶子中都有数十笔的描金,形象非常逼真。金色的使用,使画面富丽堂皇,充满了生机。从而彰显了唐卡画师们善于观察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和兼容并蓄的绘制技艺。

从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的色彩上来看,其色彩构成上擅长淡雅柔和的青灰色色调,讲究薄涂淡染,画面整体效果自然协调。即有受汉地等地域的外来影响,更多的是来于自然的主观表现。在唐卡的绘制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固有色,加强纯度,为千变万化的事物赋予了灿烂的颜色,表现了画师们强大的色彩驾驭能力和主观精神指向。

三、多样的线条

噶玛嘎孜画派唐卡受到古代工笔画技法的影响较大,对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物像使用不同的线条进行勾勒,富有变化,追求精细,这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要求相一致。在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南宋的谢赫总结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形象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转移模写是也。”“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者有同的一性。后面几法谈论的都是绘画的观察、认识、施色、构图及学习方法。噶玛嘎孜画派唐卡也多以线为主,其色彩点染其华彩部分,追求画面工整细致,形象生动,高贵典雅的艺术效果。绘制中国画使用的线描被藏族画师们学习、吸收和借鉴,比如学习了铁线描、兰叶描、曹衣描、柳叶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高古游丝描等描法,加上个人实践线条的经验,形成独特的勾勒线描技法。根据勾勒表现的物体对象选择使用平勾法、浊勾法、衣勾法、叶勾法、云勾法等等,用墨线或者金线勾勒轮廓,作为骨架或者造型基础。无论是使用哪种勾勒方法,都尽可能的将人物衣纹服饰勾勒的繁密得体,线条柔美飘逸,彰显出不同的人物特点。线描的使用在每幅画中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刚劲有力,有的飘举,有的朴素古拙。在唐卡中线描所占的比重尤为突出,轻重粗细、转折顿挫,均体现出画师对线条的理解程度及线描的功力深厚。线勾勒的方法非常讲究,洗练、遒进、力求体态、比例适度等等。噶玛嘎孜画派唐卡中大量使用金线勾勒诸佛、菩萨、度母、护法等人物的衣纹以及背景中的动物、花草、建筑等。同时,在诸多僧人活佛的画像中追求肖像的表现,人物形象恬美、柔和,体态优美富于韵律,神情沉稳静穆。画面整体上呈现出神圣庄严、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衬托出藏民的修持。

正如司徒·却吉迥乃自己所概括的那样,“噶玛嘎孜画派的用笔和色调吸收了内地工笔画的风格,而空间环境的布局则采纳了印度画风,在总体格调上继承了‘勉唐派’和‘钦则派’的传统,兼容了三种绘画的优点和长处。”噶玛嘎孜画派唐卡在数百年的传承中因地域、师承诸多关系,以及受到周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充分体现出藏族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

[1]《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5月.

[2]《藏传噶玛嘎孜画派唐卡对汉地青绿山水技艺的吸纳》康·格桑益西论文[J].西藏大学学报,2010年3月.

[3]李福顺著.《中国美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4]康·格桑益西著.《唐卡艺术概论》[M].文物出版社,2015年5月.

[5]《唐卡艺术——藏传噶玛嘎孜画派》(上卷)康·格桑益西著[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

猜你喜欢

勾勒唐卡画派
勾勒立体的古都“脊梁”
唐卡传统技艺分类梳理研究①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夏天的形状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西藏唐卡产业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春天
立体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