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儿童色彩体验设计的认知性研究
2018-07-12
人类科技进步与发展已经进入了21世纪,传统的早期认知方式已经不能对儿童产生兴趣,在传统的颜色单调的环境中,儿童的学习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样的认知方式只会降低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类早教展示活动不只是单调的颜色就可以满足儿童的需求和观赏了,儿童所需要的是更丰富的颜色,所以展示的颜色表现形式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色彩在平面的构图过程中,用它独有语言符号,震撼的视觉特效,构造我们所感知的空间意境,在展览中起到了深化主题以及重要的视觉作用。然而色彩对儿童的认知更是不能忽视的,丰富的色彩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方便他们的记忆,使他们的注意力专注集中于现场的学习,时代的进步必科技的进步将展示提到新的层次。
一、色彩的应用学原理
1.什么是色彩
我们都知道色彩会在光的作用下,对人类的视觉产生引导作用。主要以红、黄、蓝这三原色来组成我们所看到的的形形色色的颜色,这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配比而成。其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其中也有中性色调,色彩的这些变化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情绪、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2.颜色与意境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展览中的色彩每一块颜色都不是独立而存在的,它和其它周围的每一个物体的颜色和材料都联系在一起。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在一片广袤的大自然中,能够很容易发现色彩艳丽的鲜花,这说明了色彩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如何合理运用颜色来塑造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展示物品是我们所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在不同颜色的环境里,人们的情绪也更加容易被颜色所控制,面对亮色,人们会产生兴奋地状态,而暗色也会使人们扫兴,这些都表明,不同的颜色产生的意境也不相同。
3.颜色对儿童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们得知颜色不仅能够左右人们的情绪,更是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将孩子安排在颜色丰富、艳丽的房间里,我们会发现孩子会更加好动,更加具有创造力。相反如果我们将孩子安排在颜色灰暗、单调的房间里,孩子会变得更加迟钝,不好动,昏昏欲睡。这也让我们明白颜色在孩子的生活与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色彩在儿童早教中的作用
1.颜色对孩子的视觉作用
在光的作用下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丰富的颜色,虽然孩子刚生下来对颜色一无所知,但色彩却环绕在孩子的生活当中,当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探索欲望的时候,作为外部事物的颜色一直在影响着他们,天使蓝的、草是绿的、番茄是红的。因此颜色可以教孩子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对于孩子开阔眼界提高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拓展的作用
2.颜色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通过对颜色的认识,孩子可以了解并认知许多客观颜色相联系事物,这在他们早期教育的过程中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蒙。颜色更加能够激发孩子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孩子思维的活跃度。在孩子认知的过程中,红色、蓝色、黄色、橙色以及绿色更受孩子的欢迎,单调的黑色和白色次之。因此,儿童处在不同的颜色环境中,他的智商也会发生相应的波动。鉴于这种观点,引导孩子辨认颜色是希望在提高孩子智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孩子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对美的认知和鉴赏。
三、儿童早教展馆设计
1.设计理念
主要为儿童设计的认知、早教的展览。展馆主题为“儿童认知之旅”主要围绕儿童成长的四个方面,知识、饮食健康、绿色环保和娱乐。改变原来的传统的单调的颜色,整个场馆运用色彩互动的方式去让孩子们接受知识,它能更大的丰富孩子眼中的颜色并提高孩子们得兴趣。
此展览有7个区域组成,形象区、知识区、饮食健康区、绿色环保区、休息娱乐区、vip休息室、员工休息室组成。而在我的设计中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创造能和孩子互动的色彩模式,因为孩子更容易通过游戏接受展览传达的信息,展览可以通过游戏——一种超自然的,社会的活动去帮助孩子通过创造和实践来学习知识。
2.展馆详情介绍
知识展区由五个方面组成,自然科学、音乐、地理、交通和天文。整个知识的展区以地毯为主既防止的孩子的摔伤,灯的构造运用了彩色的方块,既丰富了孩子眼中的颜色也呼应的标志的设计。
春意盎然,春意盎然运用光感应装置通过光的颜色去产生音乐前面的画面会舞动起来长出去多花草,不同颜色的光束都代表了一种植物,可以让孩子们在觉得好玩的同时也能在这里了解到许多花草,这样的设计方法更能增加孩子对颜色的敏感度。
人与地球,地球在转动的时候投影仪会在墙上打出每个国家的领域标识。每个国家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如中国用红色表示,日本用白色表示,美国用黄色表示,这样的手法,不仅方便了孩子的记忆还能够让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国家。
橱窗中放着许多乐器能让孩子看到许多的乐器,让他们了解乐器。
交通标识,让孩子对交通的警示颜色、交通工具以及做一个简单的认识。
天文,模拟哈勃天文望远镜,它位于世界的零度位置,孩子可以透过它看到星座。
看完知识展区便来到了饮食与健康展区,孩子们穿梭在健康的富有营养的食品中,在这里孩子们能看到更多的颜色,如苹果的红色,香蕉的黄色,橙子的橙色,以此来刺激孩子的视觉。孩子在其中玩耍的时候可以触碰那些水果模型从而认识了解到更多的水果。右侧的方块采用绿色,绿色是一种令人感到稳重和舒适的色彩,放在其中丰富了展区得层次感。
接着走到饮食与健康的第二个环节,儿童可以在这里观看健康知识的影片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健康饮食的了解,最后是互动区,健康之书:通过翻书上面的摄像头会识别二维识别码幕上会出现健康知识的讲解,里面的是影子识别技术,人的影子可以投在屏幕上,人体所必须含有的营养元素通过会声会影的方式表现给观众。
在参观完知识和饮食健康后,孩子们会来到绿色生态区。这是整个展馆的中心展区。绿色生态区整体运用了绿色的色调,门口一排灯这些都是节能灯,既丰富了孩子眼中的色彩也阐述了一种环保的理念,而展区的中间是一个大的灯泡中间是展览的标志物,彩色的灯丝代表了几种不同性格的孩子,未来的世界靠他们去创造,周围的风车用于风能发电,以标志物的彩虹作为灯丝体现了绿色环保的主题。
3D动感电影孩子们坐在椅子上去感受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同时在走出去的时候还能在橱窗里看到与电影中相同的生态场景,孩子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色彩。接下去的展区孩子们还能看到珍贵植物的标本,包括这些珍贵的竹屋如何去创造城市未来的生态环境。这些都赋予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梦想。
最后是休息娱乐区,这个展馆布满了各种又大又软娱乐道具,让孩子在学习之旅完成之后充分的休息娱乐
整个展馆运用了比较能激发孩子创造力的黄色,在整体的布局上采用圆形空间,让孩子不会迷路,展馆物体的造型上避免了对孩子造成的损伤的形状。展示的物体上采用了地板以铺地毯为主防止了孩子在游览时造成的摔伤,在整体的物体造型上多运用孩子喜欢的方块和圆形,同时也使孩子能在其中能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
四、总结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色彩,通过不同的色彩使儿童活动环境具有生动、鲜明、有趣的特色,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所以对于儿童的认知需要不断突破传统色彩的思维,改变传统色彩的模式,既不要满足于现状,在变化中不断寻找新的色彩体验,在未来的展示中更要把握当代孩子的色彩心理状态,更注重色彩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带给孩子们欢快、积极向上、充满生机、希望与活力的感受。
[1]吴兴明,宋培培.色彩的印象[J].流行色,2008 (10).
[2]燕芳.颜色词隐喻化的认知机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6).
[3]钟慧敏,沈霞.体验设计对中国童装品牌形象的塑造[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5 (5).
[4]章剑和.让孩子变得快乐和自信[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 (11).
[5]马俊,王晓光,来雅苓.博物馆展览设计色彩初探[J].博物馆研究,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