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大明宫的布局研究

2018-07-12

大众文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明宫宫殿帝王

唐末大明宫在战乱中毁灭,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感慨建筑的宏伟,大明宫在建筑风格和规模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的烙印,和其他历朝历代的古都遗址相比,布局的考究,以及卓越的工艺,都充分的展示了唐代的辉煌,大明宫的建立无疑使唐代成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宫殿建筑的高峰。

一、大明宫的整体布局特征

整个宫城的平面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因为皇权至上的观念,帝王要坐在北边面向南边,所以大明宫的建造方向为坐北朝南子午向,整个宫殿建造于长安城的北面龙首塬上。空间布局按照中轴对称,前朝后寝,多重宫墙防卫体系等特征分布。

中轴对称:整个宫殿的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对称且均齐。这种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是中国古代各种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

前朝后寝:这是古代帝王宫室的建造布局的一种形式,“前朝”属于帝王治理朝政,举行各种大典的区域,而“后寝”则是帝王与妃子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前朝和后廷两部分以紫宸门为界限划分。

多层宫墙防卫体系:据《西安市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以南的考古新发现》报告指出含元殿两侧和宣政殿两侧有宫墙,但是据史料记载。大明宫的前朝区有三道城墙,分别是以含元殿为基线的东宫墙,以宣政门为基线的宫墙,和以宣政殿为基线的宫墙。不仅有多层防卫的功能,也凸显出整个建筑的巍峨雄伟,城墙和各个宫殿组成了完整的大明宫。

二、大明宫平面布局的形式

大明宫各个区域的平面布局形式有“凹”“日”“回”等形式。

“凹”字形:大明宫的含元殿整个建筑呈现出“凹”字形,在含元殿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栖凤阁和翔鸾阁,采用对称的方式布局,翔鸾阁和栖凤阁与主殿以走廊相连,三个矩形刚好形成了“凹”字形,“凹”字有一种“聚气”的感觉,从南边吸收源源不断“气”,“凹”字形平面形式在唐代宫殿建筑中常见,也影响了后来建筑形式。

“日”字形:南北中轴线上三大殿形成了“日”字形,麟德殿这座宫殿也单独的形成一个“日”字,它是由前中后三殿及楼阁廊屋组合成的复合建筑。“日”字形蕴含着古人对太阳以及自然的崇敬之情。

“回”字形:“回”字形的院落布局形式体现了五行学说和“聚气”的思想,在大明宫的后庭,就体现了这个“回”字,以太液池为中间的小口,周围的宫墙为大口,“回”体现了道家的“气学”。

三、大明宫的功能分区布局

前朝的礼仪、政治区:以丹凤门和含元殿为核心,作为“盛唐第一门”的丹凤门,丹凤的主要职能帝王登基、改元等大典的重要场所;含元殿为正殿礼仪功能包括有大朝仪(外官年终上计,百官外邦朝贺),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以及举行庆典和朝会等。

中朝的礼仪、政治区:以宣政殿为核心,称作为“中朝”,为帝王临朝听政和文武百官办事的功能区。宣政殿更多的是礼仪功能,而非政治功能,他的主要功能有受朝贺,皇帝即位礼,受禅礼,改元礼,皇帝上尊号礼,册立太子、册大臣礼,读时令,接见外国使人,策试举人等功能。

内庭的政治区:以紫宸殿为核心,紫宸殿是内朝正殿,主要功能是皇帝的日常活动和一般议事。除了议论朝政,会见宰臣,还有接待宴请番邦来使,考试举人的功能。

后庭的园林休憩区:以太液池为核心分布,太液池是大明宫中风景最优美的区域,位于大明宫北面中间低洼处,因为龙首塬北边的地势偏低,太液池以西池为主池划分为东西两池,后庭园林区中有叠石,亭子等各种景观装置,唐代景观设计及技术的高超,创造出和谐与自然相处的环境。

后庭的寝居区:分布在太液池的东面,主要作为日常起居生活的场所,因为太极宫低下潮湿,所以在建造大明宫时就考虑到要把寝区规划到离水岸较高的位置,所以规划到太液池的东南面。

四、结语

大明宫注重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也很重视建筑的整体美,大明宫每座建筑之间都有明确的主宾关系,各个院落也明确的主宾关系,整个建筑群也有丰富的整体轮廓,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上的前殿就是组群中的主体建筑,它的体积最大,两侧的配殿较低小,其陪衬作用,它们形成了一种有层次的主宾关系,大明宫对院落的建造也十分讲究,前殿前面的院落最大,其他部分的院落就比较狭小,也形成了主宾关系,高低错落的楼阁,使得整个建筑一点都不单调,形成了一座符合形式美法则令人震撼的大明宫。

[1]张驭寰.中国古建筑文化图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席跃良.环境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百进.唐风建筑营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07.

[4]徐连达.唐朝文化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6]李玲.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7]李令福.唐太极宫与大明宫布局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8]顾玲.大明宫与唐文华[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4):8-12.

[9]赵喜惠,杨希义.唐大明宫兴建原因初探[J].兰州学刊,2011,(5):213-215.

[10]刘子建,乔宁.唐大明宫设计特征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1):96-98.

猜你喜欢

大明宫宫殿帝王
走,去抓帝王蟹
神秘宫殿
清朝帝王与寄畅园
走在大明宫
她与帝王为邻
漫步大明宫
从古希腊的宫殿走来
阿掘的宫殿
席有良:我和大明宫有“一世情缘”
席有良:我和大明宫有“一世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