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模式
2018-07-12甘肃省白银市市委党校730900
(甘肃省白银市市委党校730900)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对象,只有做好读者服务,图书馆才能找到自身管理上的不足,才能激发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时,需要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其架起更好的沟通桥梁,从而达到最终服务目的。此外,良好的读者服务,还能赢得社会的认可,进而发挥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以及图书资料,具有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做好服务创新,这样才能激发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求。传统服务中,图书馆没有从读者需求角度,也没有意识到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导致服务工作不到位,最终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十九大上我国重新定义了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应该要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价值,创新服务模式,为读者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赢得社会群众的认可,才能为后续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第二,是当代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做好服务创新,用现代化技术、自动化服务、全新管理理念探索服务模式,给予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使其意识到图书馆在自身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图书馆服务创新目标。此外,图书馆服务创新还能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不仅与政治、经济有关,还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社会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在发展中应该要意识到服务创新的作用,探索出适合读者的服务模式,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更精准的信息资料。此外,图书馆还应适应时代要求,做好网络服务,为读者带来更为便利的阅读体验,发挥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以促进整个社会进步。
二、图书馆读者服务现状
1.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进一步优化
“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我国网络民众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不得不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引进相应的网络设施,形成信息化服务平台,从而满足读者的阅读服务需求。比如一些图书馆已经建立了智能化图书查询系统、电子图书馆、自动化服务系统等。读者在阅读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样不仅能够节省他们的阅读时间,还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虽然图书馆信息化服务进一步优化,但是其管理还有待提升,部分设施存在老旧、不安全等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掌握更为专业的技能,继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以实现其稳定发展。
2.图书馆服务理念正在逐步转变
当前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状况良好,许多图书馆已经意识到自身服务存在问题,正积极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一些管理人员能够从自身状况出发,改变自身服务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的服务经验,探索出适合新时期图书馆管理需求的服务方式,从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一些图书馆还引进专业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打破服务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给予读者更好的服务体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了图书馆的服务目的。
3.图书馆服务创新面临新的机遇
图书馆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积极开展服务创新,十八大以后我国更为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并愿意进入图书馆参与阅读。再加上图书馆网络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获得相应的文献资料。未来发展中,图书馆还要抓住这一机遇,探索出更好的服务模式,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以实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三、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1.纸质图书文献利用率不高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较为重视图书的管理,忽视了服务管理,长期在这样的状况下降低了群众到图书馆阅读的兴趣,进而降低了纸质图书文献利用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纸质图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图书资源内容过于陈旧,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导致图书资源闲置;第二,一些纸质图书因为不在馆内、破损、孤本等,降低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纸质图书的使用;第三,图书馆网络化建设水平不足,图书馆电子化转化不足,这样也会导致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问题的出现。
2.文献检索的途径相对繁琐
当前我国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馆藏书目联合检索,但是却无法保障图书资源的统一检索,如果单纯输入某一知识内容,无法查阅到相关书籍、资料。该种文献检索方式相对繁琐,读者在查阅图书时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再加上图书馆数据库信息的缺陷,有时需要多次搜索才能查阅到相关资料。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将会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图书馆的良好发展。
3.图书资料借阅途径较单一
虽然许多图书馆已经建立了电子图书馆,但是许多资料信息依然缺乏,读者只能在网络上查阅相关书目,借阅却要到图书馆,导致图书资料借阅的途径较为单一。还有一些图书馆设置了网络固定IP地址才能访问的权限,读者无法从网络获得相应的资料,这样也会降低读者参与阅读的兴趣,最终无法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4.公共交流平台建设不充足
图书馆在进行服务模式创新时,需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服务需求,这样才能确保服务的精准性。但现实中许多图书馆没有建立公共交流平台,对读者阅读体验不够重视,也就无法了解读者的服务需求,制定出的服务模式与现实不符。由于公共交流平台建设不足,读者间无法学习阅读经验,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阅读风气,不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四、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模式
1.做好网络文献资源开发服务
图书馆要想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要不断丰富自身文献资源,尤其要做好网络文献资源的开发工作,实现各项资源的电子化,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做好网络文献资源开发服务,图书馆首先要转变自身服务理念,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利用好馆内各项文献资源,为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其次要加大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打破单一类型文献信息来源,提升馆内文献质量;再次要加强与其它图书馆的合作,可以以购买版权的方式来拓展自身的资源储藏量,并做好深层信息资源的加工,为不同人群提供阅读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2.不断丰富文献检索服务模式
以往读者进入图书馆进行图书检索时主要通过馆内书目检索和数据库引擎的方式,这种检索相对单一,读者在查阅资料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而会降低他们的阅读体验,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此状况下,图书馆应该要丰富文献检索服务模式,可以建立统一的知识检索平台,读者能够通过移动终端查阅相关资料,此外检索时只需一次检索,以帮助读者获得相关文献,这样能够帮助读者获得更多信息,以达到读者的查阅目的。图书馆还应积极开发移动APP,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手机阅读、手机查阅,图书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拓展他们的阅读形式,提高馆内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推动图书馆的良性发展。
3.拓展服务方式以及服务空间
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空间是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要重视该项工作,探索出有效的方法,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拓展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服务空间,首先要利用好各项网络工具,如建立微信公众号、电子图书馆,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创建更为便捷的服务模式。读者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开展阅读,这样既能节省他们的阅读时间,也能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将自动化系统、读者验证系统、跨库检索系统、自主阅读系统等相结合,建立大数据库,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来提供服务形式,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性,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方式,也可以加强与农村、社区的联系,为更多群众提供阅读上的便利,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从而实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4.建立健全读者公共交流平台
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应该要建立健全读者公共交流平台,为其提供更好的交流空间,这样才能发现自身服务上的不足,从而探索出更有效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建立读者公共交流平台,民众能够找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引导读者开展交流、交往,从而发挥出自身的社会功能,拉近图书馆与群众的距离。在公共交流平台上,读者能够进行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经典导读、阅读讲座等活动,实现读者之间的互动,为他们找到书友,共同参与阅读。除此之外,读者公共交流平台上,读者也能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拓展他们的阅读面,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图书馆在开展服务创新时,应做好读者公共交流平台建设,形成新的服务格局,以达到图书馆的服务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时应该要制定比较完善的服务方案,这样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才能为今后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面对不同的读者,图书馆要从实际状况出发,选择不同的服务模式,以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面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应做好数字化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化,给予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便于他们参与阅读,从而达到图书馆服务目标。除此之外,图书馆还要创新服务模式,增加服务形式,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图书馆更好发挥出社会价值,以实现图书馆的良好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