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的五个题名与《西游补》

2018-07-12赵红娟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杭州310023

名作欣赏 2018年15期
关键词:行者贾宝玉红尘

⊙赵红娟[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 杭州 310023]

⊙何 等[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杭州 310014]

《西游补》是中国小说史上难得一见的插叙小说。它从《西游记》三调芭蕉扇后插入,写行者堕入情妖设置的梦境,最后破梦而出,又回到《西游记》情节中。虽然它产生于晚明,而且只十六回五万多字,但《红楼梦》里的好些特征在这部小说里早有端倪。对此,已故红学家周策纵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比起《西厢记》《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等,《红楼梦》更可能受过明崇祯十三年董说作的《西游补》的一些影响。①

受此启发,笔者曾撰《也谈〈红楼梦〉与〈西游补〉》一文,从作者的家族背景、小说总体框架和寓意、小说的自叙性三方面,指出了两书的相似性:作者家族都经历了盛极骤衰的过程;主人公均从某处堕入红尘梦境,最后又回到原处,以此表达出以情悟道的主旨;内容都有自叙性质,是作者心路历程的反映。②笔者后来又撰《试论〈红楼梦〉与〈西游补〉的象征意象》一文,认为补天石、镜子、颜色不仅都是两部小说中的重要意象,而且都与小说题旨的阐发有关。补天石意象所揭示的天的倾覆和未遂的补天之恨、镜子意象所揭示的色即是空的佛教哲理、颜色意象中红与绿两种基本色调所代表的红尘和情欲,是这三个意象在两部小说中所共有的象征意义。③其实更耐人寻味的是,《红楼梦》这个书名及其《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四个别名,也都可在《西游补》中找到一些影子。

“红楼”是温柔之乡、富贵之地的象征,《红楼梦》是神瑛侍者的一个情梦,是他在人间的化身贾宝玉的家族、人生与爱情的一个虚幻之梦。《西游补》则是行者的一个情梦。情天每从色界入,而色莫艳于红。小说中行者入情梦,是由红牡丹引起,梦中最突出的景象是有一百万面镜子的万镜楼。每一面镜子中都有一个世界,生老病死尽在其中。行者进入一面镜子中看戏,戏中演出的是行者娶妻、生子、当丞相的故事;在另一面镜子中,行者化身虞美人,与西楚霸王调情,而这一切都是由情妖鲭鱼精幻设的。当孙悟空打死鲭鱼精时,鲭鱼尸首口中放出红光,红光里面又现出一座楼台,楼中立着一个楚霸王,高叫:“虞美人请了。”④可见,所谓万镜楼,就是被鲭鱼精所吐之红气环绕包裹的一座楼,而行者娶妻生子当丞相,以及化身为虞美人与楚霸王谈情说爱,就是行者在这座红气环绕包裹的楼中的一个情梦,是名副其实的“红楼梦”,象征着“情”的虚幻。

《红楼梦》是神瑛侍者的人间化身贾宝玉的一个情梦,贾宝玉最后悟空,出家当和尚去了,但他不是一个无情之僧,而是一个有情之僧、情极之僧。贾宝玉这个情僧的故事是由空空道人从青埂峰下的石头上抄录回来的,空空道人后来易名为情僧,《红楼梦》因名《情僧录》。而《西游补》写的是孙行者的一个情梦,行者在梦中就是一个情僧,曾化身虞美人,与绿珠、西施、丝丝小姐等美女饮酒作诗,自嘲“他(楚霸王项羽)虽厌我,我只想他”(《西游补》第七回);又与项羽谈情说爱,搂搂抱抱,哄着项羽说情话,一会儿低声缓气地让项羽吃口茶,一会儿又娇滴滴地让项羽吃些绿豆;还与铁扇公主生了一个儿子,名叫波罗蜜王,两人在前线大战,五色旗乱飞。经历了这一切后,行者才跳出情关,真正悟空。因此《西游补》实际上记录的也是一个情僧的情梦,而记录者则是自称为林道人、最后出家当和尚的董说。其《退翁年谱》引弘储和尚《月函字说》曰:“潜月函即当日吴兴林道人也。癸巳始着草鞋,挂弊垢衣,谒担雪老人于风雨中。老人器之,锡名玄潜,字之俟庵。丁酉落发日,命僧字月涵,盖取光芒四射,积灵涵蓄之意。”⑤潜月函、吴兴林道人即董说,这里讲述了他从在家修行到上苏州灵岩落发为僧的经过。

《红楼梦》第一回说到女娲炼石补天,遗落了一块石头,被弃在青埂峰下。此石因“无才补天”,而“幻形入世”,在红尘之中经历了一些离合悲欢。因此,所谓《石头记》就是石头自己记录的红尘故事。石头在红尘中成了贾宝玉出生时含在嘴里的通灵宝玉,它的故事与贾宝玉的故事是二而合一的,是作者曹雪芹的一个自叙。石头的无才补天,暗示了作者匡时济世之志无法实现。而《西游补》中的主人公行者也有未遂的补天之愿。小说第三回写天被踏空儿凿开,玉帝灵霄殿骨碌碌滚落下来,行者去请女娲补天,没想到女娲却外出闲话去了。与此情节相呼应,《西游补》崇祯刻本第四幅插图,画了一块女娲炼石补天所遗落的还带着熊熊烈火的石头,而且明确题为“补天石”。可见,小说作者也是把自己暗喻为“无才补天”的石头,借此表达有才而不得施展的愤懑。《西游补》也是怀才不遇、自命为补天顽石的作者董说的一个自叙。清代张文虎以天目山樵名义给《西游补》作序曰:“是书虽借径《西游》,实自述平生阅历了悟之迹,不与原书同趣。”⑥清末黄人在《小说小话》中亦认为《西游补》是董说“身丁陆沉之祸,不得已遁为诡诞,借孙悟空以自写其生平之历史”⑦。可见,《西游补》中的行者、补天石、董说自叙,暗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石头、曹雪芹自叙,两者都可看成是无才补天的石头的故事。当然,《西游补》中的石头只是一幅插图,未被赋予灵性,其功能远不如《红楼梦》中的石头来得强大。

《红楼梦》中多处写到镜子,它是空幻的隐喻和象征。“镜里”与“水中”“梦里”互文见义,镜里的一切,包括爱情、功名、生命等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如《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中仙姬所唱《枉凝眉》曲:“一个是镜中月,一个是水中花。”《晚韶华》曲:“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红楼梦》别名《风月宝鉴》,就是“戒妄动风月之情”。跛足道人赠贾瑞风月宝鉴,再三叮嘱他只能照反面,不能照正面。正面的王熙凤是红尘美女的典型代表,是情欲的象征;而反面骷髅指向的是世界空无的本质。风月宝鉴揭示出红粉即骷髅的佛教哲理意蕴,意在警醒世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大观园、红粉佳人等,都是不可持久的、瞬间生灭的假象。而《西游补》中也多处写到镜子,有唐明皇在绿玉殿所照之高唐镜,镜中照出唐明皇这个绝世郎君和他极其标致的倾国夫人。然而刹那之间,“皇帝去了,美人去了,宫殿去了”(《西游补》第二回)。一座珠雨楼台,一望荒草,再望云烟;鸳鸯瓦三千片,被弄成千千片,走龙梁,飞虫栋,十字样架起;日头儿还有半天,井里头,松树边,已移出几灯鬼火;杜鹃声声啼血代替了昔日的欢歌笑语。这极其萧瑟苍凉的一切也都在说明爱情与富贵的虚幻。《西游补》中还有四周由一百万面镜子砌成的万镜楼台,每一面镜子都管着一个世界,崇祯刻本插图中更有一幅画有梅花的“花镜”。这些镜子里的世界是红尘世俗、风花雪月的象征,意在告诫世人参破情根,要像行者一样最后跳出万镜楼,打杀鲭鱼精(情妖),悟通大道。这与《风月宝鉴》“戒妄动风月之情”的题旨完全一致。

《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判词,听到《红楼梦》曲子十二支,小说因名《金陵十二钗》。然小说中的青春女子原不止十二人,仅正册、副册、又副册中,就有三十六人,一如警幻仙姑所言,“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西游补》中有名有姓的美女虽然远远达不到十二之数,但小说中有一个色艳情浓的握香台。它的主人绿珠,镇日请宾宴客,饮酒赋诗,引得各路美女来归。当行者化身虞美人前来赴宴时,握香台的那些丫头们都嘻嘻地笑将起来,道:“我这握香台真是个握香台,这样标致女子不住在屋里也趱来!”可见,握香台一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个美女云集之地,其中有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西施,还有丝丝小姐。“丝”谐音“思”,“丝丝小姐”名虽一人,实际上代表的是天底下所有被情思所缚的女子。也就是说,《西游补》中的绿珠、西施、虞美人、丝丝与《红楼梦》中的宝钗、黛玉、湘云等一样,只是美女的代表。《西游补》虽然不能题为“握香台十二钗”,但从择其要者而录之的意义上来说,多少还是能与《金陵十二钗》的别名搭到边的。何况,《红楼梦》是长篇巨著,而《西游补》只有五万字的篇幅,能提到四位美女已经很不错了。

① 周策纵:《〈红楼梦〉与〈西游补〉》,见《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页。

② 赵红娟:《也谈〈红楼梦〉与〈西游补〉》,《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2期,第122—133页。

③ 赵红娟:《补天石、镜子、颜色——试论〈红楼梦〉与〈西游补〉的象征意象》,《浙江学刊》2013年第2期,第91—98页。

④ 见《西游补》第一回三一道人评点,上海图书馆藏清咸丰间空青室刻本。

⑤ 转引自柴德赓:《明末苏州灵岩山爱国和尚弘储》,收入《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9页。

⑥ 张文虎:《西游补序》,见上海图书馆藏清咸丰间空青室刻本。

⑦ 转引自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328页。

猜你喜欢

行者贾宝玉红尘
宁静花开红尘间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逆行者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七夕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你是游客还是行者
许一世情缘,醉一场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