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8-07-12余再奕
余再奕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其作用不仅仅是选拔出人才,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一个有学问的人。近几年,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新课标改革的实施更是将教育推上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新青年力量的支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青年力量。而初中也是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更加应该高度重视。当然,通过学习,但学习成绩却是有好有坏,对学困生来说,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学习,成为了一大难题,现对此进行探讨如何实现初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学困生就是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大多数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基础较差而跟不上教学内容,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从学生、教师的观念入手,只有学生以及教师相互配合,才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其次,还要从教学方法、方式入手,用新颖、有趣的课堂来吸引学生,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改变学生学习困难这一情况。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全面的知识普及,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求教师将所有的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而不是仅仅针对成绩好的学生,面对学困生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数学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重视,优先考虑学困生。首先,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学困生,鼓励学困生去问、去做。其次,要在课堂中提问、讨论环节中实行学困生优先原则,锻炼学困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学困生,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作为学困生转变的基石,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色来适当提出意见,让学生能更为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而不需要教师督促。学生自己会探索、会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难题,如此一来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枯燥的,有大量的定理、公式需要学生去记忆,却又不是简单的记忆就可,还需要进行理解,才能解决数学题,甚至是从多个方面解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从而产生兴趣。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导入教学趣味法
数学是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创造新颖的教学课堂,否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甚至于是厌恶的心理。教学不一定要中规中矩,还应加上教室自己的特色,让学生能轻松学习,而不是带着压迫感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方程式这一课时,教师引入教学趣味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先给出一道方程式的应用题。
教师:“今天呢,我们去探索宝藏好不好呀?”
学生:“好……”
教师:“那探索宝藏呢,就得找出宝藏的钥匙,现在就请同学们找找宝藏的钥匙是什么呢?”
待学生列出方程式后,教师:“那我们是不是要打败守护宝藏的人呀?让x变为光杆司令呢?哪位战士想来挑战一下呢?”
随即,教师选择几个学困生进行解题,学生完成后。
教师:“这几位英勇的战士完成了挑战,请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融洽师生关系
实现学困生的转变,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和教师是对立的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初中学生中是青春期,是叛逆的时候,若与教师不和,有可能会为了逃避教师,或者是对教师的叛逆心理,而产生厌学心理,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对待,即使是学困生也不愿意被别人用有色眼镜看,尤其是自己尊敬、爱戴的老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提供“说话”、展示的机会,当然,做不好时,教师也应该耐心进行指导,而不是冷眼相待或者是言语上进行辱骂。青少年时期,最在意别人的看法,此时教师的鼓励便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除了师生关系外,同学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引导能力好的学生去积极帮助学困生,也能鼓励学困生多问多交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是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变,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
3.创造条件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快乐
很多学生是因为自卑、不自信心理造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有时候,连续的失败会让一个人失去信心,不相信自我,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考试中连续失利,或者是看着别人能轻而易举就能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而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说不出话,造成了学生的不自信、自卑。而教师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比如:在學习初中证明三角形相等这一节中,能证明三角形相等的方式不只有一个,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预习,然后在教学时利用多个方式进行证明最后,给出几个例题,让学生去做,再叫几个能力相对差一点的学生上台去做,不规定解题方式,可以选择几种方式来证明。在学生用几种方式证明出来,或者当学生有好的解题思路时,教师应该给予奖励,可以带头鼓掌、口头夸奖等方式,这会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因该多与学困生交流,充分发掘他们的能力,每个人都有特长,教师应该根据学困生特长方面入手,让学生知道别人也有不如自己的地方,而在学习方面只要自己多加努力就可以与能力好的学生一样,激发学生斗志,增强自信。
三、抓好预习、复习环节,夯实基础
学习就像金字塔,基础是最重要的。教师应注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教学不仅仅是上课的过程,也包括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课前预习、上课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阶段。课前预习能让学生对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有最基本的了解,这样上课时才能抓住重难点,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而课后的复习就更为重要了,人记忆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一遍一遍的复习,是很难长期记忆的,所以,要在课后进行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课所讲内容进行整理,形成简单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加强对重难点的掌握。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检查,加大力度。在上课前可以通过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进行提问,进行学生是否预习以及复习的提问,督促学生打好基础。
四、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鼓励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对学困生来说是缺乏公平性,很容易造成学生挫折多与激励,还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无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改变生评价体系,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学生的评价,比如:特长、品德、能力等等,面对学困生采取激励评价,使评价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学生以及教师长期的坚持。学困生知识基础知识稍微差一点,要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以及评价,不要丧失信心。如果努力了还没有结果,那就说明还不够努力,坚持才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学习困难学生的界定、成因及类型研究综述[J]. 朱其超,张超.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2]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作业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 晏庆华.教育教学论坛. 2013(51)
[3]初中学科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实践与思考[J]. 赵芸.思想理论教育.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