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短暂生命中追求永恒的价值

2018-07-11季伟譞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老茧丰碑上街

季伟譞

真题回放

作家薛涌在《在自拍中消失的人生》一文中写道:苏格拉底上街,是和人们论道的,由此留下的智慧,两千多年来依然让人类受用不尽。如今人们上街,拿着手机随处自拍,所见证的,则是自我的消失。

请以“短暂与永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金手指

从话题所给的阅读提示内容看,是节选自作家薛涌《在自拍中消失的人生》文章中结尾处一段话,从文章题目到引用话语,可见作家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进一步分析,苏格拉底上街与人论道,是与人的交流,在交流中可以产生智慧,而留下的智慧,可让后人受用不尽。而如今人们上街,是拿着手机随处自拍,为了留住人生的瞬间,将瞬间定格来作为永久的留存,由此可见自拍者的眼中只有自己,为了自己而自拍,这种自拍虽能成为永恒,但没有思想的永恒是容易消失的。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虽然交流的语言会转瞬即逝,但智慧的结晶却会流传千古,这其中短暂与永恒便是值得深思的内涵了。由此,便可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是有意将苏格拉底与人论道与现代人自拍进行鲜明的对比,凸显苏格拉底的智慧与现代人自我的消失。

这一话题立意范围很宽泛,体裁的选择也很自由,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应紧扣主题选择材料。记叙文应注意描写的细腻,力求以情感人,揭示所悟的哲理。议论文应注意所选事例要典型富有说服力,力求以理服人。写作时,可从多个角度立意。

构思一:从自拍者的角度立意,批判某些自拍者的弊端,忽略生活和亲情;也可反向立意,让自拍内容体现出永恒的价值,并非自我消失,而是对自己的正面激励。

构思二:从苏格拉底上街与人交流的角度立意,可以选择生活中与某人的交流作为写作主体,如交流中的某一句话,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让这種印象成为一种铭记在心的永恒。

构思三:可以从“短暂与永恒”的关系入手,选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分析论证,揭示短暂与永恒的深邃内涵。

佳作工坊

留下真实自我,让价值流传

刘睿谦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传递更加快速、便捷。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使自拍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上街随处可见自拍的人,但自拍拍下的,真的是自己吗?我们不应只拍下一瞬间的图像,而应留下真实的自我,让人生价值流传。

薛涌在文章中说,苏格拉底与人们论道的智慧流传千年,如今随处可见的自拍所见证的则是自我的消失。打开朋友圈,不同的朋友所发的自拍大同小异,表情、姿势几乎相同,不同的照片成为“人脸的变换”。这样的自拍背后,真是我们自己吗?

自拍不是坏事,但为了自拍而自拍又有何意义?有不少人说着“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花火”,一边拿着手机拍出类似的照片。每一个人都是平凡而不同的个体,都有自我价值。一个人的自我,不只是体现在按下快门的一瞬,而是体现在他人生的价值之中。

“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有着“敦煌女儿”之称的樊锦涛,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她在大漠深处坚守,把自己的一生与敦煌融为一体,将自己的价值流传世间。她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力量,闪着璀璨的人生价值光芒,这是一种永恒。

而如今的自拍现象,的确能记录下自己美好的瞬间,然而却带着“人人都拍,我为什么不拍”的强迫心理,在社交网站上人们竞相发送类似的自拍,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花费无数心血的P图和修片,使每一张看上去都是美丽无缺的,但实质上缺少了深邃的思想永恒,更何况每张照片背后都未必是真实的自我。

倘若我们戴着假面具行走在网络世界里,用相似的话与别人交流,人云亦云,将会失去自我。生活中到处是虚无缥缈的假象,无价值的东西随处可见。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却又自己亲手筑造着这样的世界,事实告诫我们应该自觉摒弃自拍现象,展现生活中真实的自我,让人生的价值流传。

记录真实的自我,让自己成为不一样的花火,哪怕仅仅是伏案的疲惫,也是用实践证明自己的价值,无需追求一时的虚荣与愉悦,记录自己人生追梦阶段的不同足迹,才能让自拍的真正价值成为永恒。

停下你按动快门的自拍手指吧,让有限的人生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名师点评

本文从抨击自拍的角度立意,提出留下真实自我,让价值流传的见解,从正反两个角度分析论证,深入挖掘了自拍背后缺少思想价值的弊端,与“敦煌女儿”樊锦涛奉献一生的事例进行对比,最后得出“停下自拍,创造人生价值”的结论,给人警示。

佳作工坊

成长的见证

佟美辰

一帧自拍,成长的见证,勤奋付出的结晶。

——题记

斗转星移,岁月的影子在星空下徘徊;时光飞逝,匆匆的我们在青春的左岸行走。恍然间,天真的孩子已蜕变成追梦的青年,岁月的刀锋已将成长的画卷镌刻。

回首,便能觅到。

那个初冬的夜晚,万家灯火早已熄灭,唯我独在灯下,挑灯夜读。

柔和的灯光下,映衬出疲惫的身影。于是,拽住杯柄,猛灌一大口咖啡,企图坚持,突然,一阵疼痛袭来,我望向那个神经元的所在。

那是一块老茧,直直地卧在右手的中指关节上。凝视,不禁震惊,那自认为纤长的中指,一块好似树皮的“外套”映入眼帘。原本正常的手纹,蜷缩成一团,宛若经过砍伐的白杨树干,麻痹而痛苦。

我,忍不住沉思:从儿时到现在,从铅笔到碳素,中指关节来来回回饱受折磨,终成今日模样,皮肤已经通红,汗涔涔,直直地凹陷下去,嵌着赤红或乌黑的笔油,像个小丑。

但它,却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九年拼搏的艰难。不由得拿出手机,自拍下这令人心动的画面,珍藏永久。

这画面中,记录着九年的握笔与书写,使一个无知的孩子学会了许多,这全靠一支笔与饱受压迫的中指去承受磨合。九年间,它记录了太多太多,它未尝抱怨,只是努力地书写,终成今日意气风发的少年。这厚厚的老茧,难道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几度光阴几度晨,几度年华几度秋,十以内的加减法、乘法、方程、函数……我跨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青春年华的点滴进步,都靠它承载记录,为人生交上最好的答卷。这老茧的画面,定会激励我在人生的路上拼搏不息。

握笔的手还会痛,但它永远会如警钟长鸣在我的心中。

青春透明如醇酒,一品,一饮,拼搏味其中,一帧自拍,已经成为永恒。

名师点评

本文的选材很独特,虽然从自拍写起,但却是反向立意,拍下学习中留下老茧的手指,细腻描写出老茧背后的艰辛付出,以此作为警钟,警示自己永远拼搏,让奋斗的精神成为永恒。

佳作工坊

永恒的丰碑

韩 琳

细腻的尘埃,纷纷落定,厚重的青石板閃烁着清冷的光辉,刻在历史河畔不倒的丰碑,传承着民族精神的永恒。

永恒的丰碑,镌刻着价值的永恒。

汨罗江畔的寒风四起,汹涌澎湃的江水冲不走他内心的凄凉。佞臣当道,君王昏庸,混浊的泪水滑落,激起千层浪涛直冲天际。一首《离骚》的千古绝唱,也难以撑起楚国的一片天空。“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他用赤诚书写了爱国之情,用生命撼动了颠倒的世间。

屈原,你生命的短暂,却书写了爱国赤诚的永恒丰碑。

牢狱的深处,氤氲着潮湿的水汽;

悲伤的情愫,蔓延各个角落。惨遭宫刑的无奈,在他的信念中渐渐消失,命运的不公,摧不毁他顽强不屈的精神。“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他用忍辱负重的笔端,为后世书写了史家之绝唱的蓝本。

司马迁,你生命的短暂,却书写了顽强不屈的永恒丰碑。

西去的驼铃声声,渐渐化作天际的点点酡红;大漠的黄沙滚滚,慢慢吞噬远去的风烟古道。一列马车驶过平坦的沙漠深处,“吱呀”的碰撞声刻进历史的沧桑。少女柔弱的身躯,担起了民族团结的责任。“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她用青春的美貌年华,弹奏出一曲和亲的千古绝唱。

王昭君,你生命的短暂,却书写了甘愿奉献的永恒丰碑。

坚硬的丰碑上,沉淀着历史的光芒,个人短暂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留下的永恒价值,却永远在历史的卷轴中熠熠生辉。

轻轻抚过冰冷的青石板,鲜红字体撞击着心灵深处。我已读懂这永远的丰碑,在细腻的尘埃纷纷落定之后,便成为一种永恒,千古流传。

名师点评

本文从“短暂与永恒”的角度立意,列举了历史中屈原、司马迁、王昭君三个典型的事例,从不同侧面论证了他们的永恒价值,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

猜你喜欢

老茧丰碑上街
童长荣:铮铮铁骨铸丰碑
有个小孩叫小杜
曝光
丰碑最初不是『碑』
丰碑
ALittleBettyBlueR.L.Stevenson
老茧
爪牙
时间的痕迹
上街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