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纸质类传播物的设计

2018-07-11杨诗苒

参花(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版式传播

摘要:当今,传播物的表现形式从具象走向半抽象,排版、制作等方面随之有了创新性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传播物所涉及的领域在逐步扩大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就传播物的设计而言,外观美是标志性特征;就传播物的发展而言,创新性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数码、手工及特殊纸张等多方面的结合是传播物设计实践的基本形式。笔者认为,设计中的个人理念与传播物本身的观念是不可分离的,本次实验及理论成果是为了传达纸质出版物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希望通过本次实践可以探寻其更多的表现可能性。

关键词:传播?数字科技?版式?特殊工艺

现今的传播物具备了人性化和美观的特征,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纸质传播物有着不可或缺的一面。多元化设计下的传播物,其面对的是消费者、是商业产业,繁杂的印刷技术和特殊工艺的处理技术,及其呈现在纸上的触感,都有助于纸质传播物成为多面性的设计载体。传播物设计的一般过程不论是纸质还是电子版面都可以粗略地概括成策划、编辑、制作这三个环节。版式的逻辑设计在视觉上可以更加精准地把理念、内容和感情传达给他人,对于版面编排的设计是表达内容的基本形式,也是形象与思想的结合。完整的纸质传播物设计常由书封、扉页、版本记录页、前言、编者序、正文、附录、封底等构成。不同性质的出版物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政治类型的出版物,其设计风格应偏重端庄大气;文艺类的出版物在风格上应采用简洁、雅致的设计配色及手法;而娱乐类传播物在风格上可以选择动感的、纯度较高的配色。

傳播物的设计是一个繁杂的过程,任何版面细节的处理都围绕版式、字体、特殊技法和色彩这四者的关系展开。在纸质传播物创作中或是在其体验中通过视、触及嗅的感官之间进行一种相互性的沟通。这是一种现象,一种共同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是与实践培养分不开的。从设计出发去进行传播物的制作并不是必须从最传统的表现形式中汲取,对于版式设计首要的是有条理地安排信息、保持简洁,还要关注版式设计上的层次结构,选择经典、简单或基础的字体设计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要少于四种字体的变换。在版式的空白空间,要寻求整体构成的平衡,总体的版面要坚持一贯性、整篇统一的规则。在一些特殊小的布局上仍可以达到大布局的效果。版面需要考虑垂直变化的布局,在版面内加入太多的视觉信息会破坏整体效果。出版物中出现的创意点是设计师基于传播物的内容及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其具有了独立存在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一本设计感极强的传播物不单是作为传播物而存在,也是对设计思想和内容的一种延伸。充分利用传播物的版面空间,运用相对独特的技法使作品形成新的境界。在版式的设计上,把一部分元素进行舍弃或是把部分松散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版面构架的构思和对内容的编辑,除了表达传播物真实的内容以外,还有部分超现实的想象。不论是存在的或者引发的想象,都应注意到纸质出版及其更好的发展,使其形成一种多样的、有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物这一表现形式对思维的延伸起着引导作用,这一点是传播物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最大的区别。

对于传播物,笔者的理解是在设计范畴内,其表现属于其他艺术类型,就是把想要传达的理念和信息用传播物这种特定的形式和视觉效果表达出来。

传播物的创作就是如此,创意加工后的纸质传播物是可以相对独立存在的。以薄板素描纸为主要用纸,熟宣、硫酸纸及特种西河麻纸为衬,采用中国古代历史遗迹中的碑文、传拓、壁画以及神话这四个大方向为主要内容,制作方式为数字软件制版加入约二分之一的特殊加工,刀刻拉画、镂空、内置裱装等手工组合完成传播物的制作。制作中主要内容的表现采用了部分比例视觉差的形式,也整合了一些繁杂的信息,采用的是构成元素,文字打散进行重组,以此来进行视觉和体验感上的调整。传播物设计的定位是以创新及发展纸质出版物为目的,采用中国古代历史遗迹这一主题前,笔者脑海中充斥了众多主题,让笔者下定决心去做这样一个主题的原因在于,纸质出版物的减少同中国古代遗迹和手艺的流失有着极为相似之处。笔者用了两周的时间大概翻阅了此类的书刊及杂志,了解部分历史,方向和元素定好后,在多次翻稿和数次修改后定版。

实践过程中,在对版面进行创意处理的同时,还有相当严格的排版印刷要求,添加一些特种工艺的还要考虑到纸张及印刷是否有结合的可能性,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创意表现手法和版面形式方面能更灵活地与其他材料配合在一起,在这样繁琐复杂的制作情况下又得以保持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对于传播物的制作来说是很棒的感官效果,对于设计者和观看的人来说,传播物有着相当重要的功能性原则。

在笔者看来,电子书和纸质出版物会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于知识、科学、工具类书,将会以电子为主,其现有的索引系统和注释功能会比纸质书呈现得更充分,并且还带有与其相关的延伸阅读部分。文学、艺术、设计和绘画等书籍,还是必不可少为纸质书,纸质出版物更有可能让视觉统一化,会更加专业、注重设计,可以体现编者的美学品位和创意追求,增加更多的个性化和更新更多的工艺技巧,有很强的观赏性及收藏价值。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有点像绘画与摄影的存在。电子出版物是代替不了纸质出版物的,就像摄影、数字技术代替不了绘画一样,纸质出版物还会对设计和创意有更高的要求。

一本好的传播物设计作品应该是极其精细、选材搭配独到、内容能传达出设计理念、引人深思抑或是通俗易懂的。一本纸质传播物可以被记住,是因为制作者将其创作理念和出版结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好的传播物能够准确地传达内容和理念,设计者的个人风格与出版物严谨的理念也是不可分离的。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美]蒂莫西·萨马拉.平面设计中的绘画、构成、色彩与空间样式[M].刘雪芹,韦锦泽,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杨诗苒,女,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版式传播
浅谈报纸版式功能的转变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如何让版式设计符合行业规范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