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优化
2018-07-11陈宇虹
陈宇虹
【摘 要】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不仅仅对我国的整体发展而且对我国的现代化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处于调整阶段,这种状况下,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必须以新模式作为依托。怎样提升国有企业业绩不得不又提上日程。关于公共资产管理业绩有不少的探索,大都在评价方案规划、财务及战略管理方面。从查阅的文献资料得知,偏重于理论分析及研究,并没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业绩评价的探索较多,没有过多的考虑与公共资产管理的联系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一、研究现状
(一)从问题与对策角度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的蔺汉杰教授(2014)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有一定的探索。指出,现如今针对高校来说,国有资产管理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监督不到位、权责不明确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全面且系统的整体业绩评价系统作为支撑。
山东财经大学的李森教授(2015)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钻研。指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绩评价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例如行政与事业单位的不同、资产业绩的涵义、利己行为等。所以,政府职能要进行一定的转变,基于此,对不同业绩给出合适的占比大小,同时要把资产业绩评价的可对比性作为重点考虑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的刘兴云教授(2015)指出,对于行政单位来说,资产业绩评价管理有不少的障碍。例如,评估方案缺乏多元性、管理系统不够科学、没有专业评价人员等。其不仅关注意识层面,而且也钻研了实际执行方面的问题。指出,业绩意识不到位,评价客体涉及范围窄等问题应重点考虑。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梳理参与主体方的职能、客体方内容、法规的支撑及评价系统的科学设定等。
(二)从业绩评价框架体系构建角度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毛程连教授(2016)也对国有资产管理业绩评价展开了探索。指出,对于国有资产管理业绩来说,有不少的理论作为依托,公共产品理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在进行国有资产论述的时候应该进行公共及竞争两个领域的区分。对于公共领域而言,可以从准公共产品及纯公共产品两个纬度展开。认为,对于准公共产品来说,收费越高,并不意味着管理业绩水平越好。
河南大学的孙世强教授(2017)也对管理业绩展开过系统探索。其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单位资产的内容、管理机制等相关内容,其关注资产运行业绩评估制度。在该机制探索的时候,重点钻研了行政单位资产业绩的内涵、内容、主体及效果等。指出,现如今,公共服务得到了关注,在社会总体意识已经达到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实现资产规模最小化。接着借助案例剖析法,将日本左京区政府作为探索对象,肯定了其资产业绩管理所达到的最优效果。
(三)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角度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的王晓玲(2017)也对行政单位资产业绩评价进行了探索。其重点关注了业绩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占比。指出,一级指标涉及三个方面,例如资产管理活动、支出及效果;二级指标包括至少7个方面,例如人资投入、账目管理、经济支出、实物管理、资产完好性、资产配置性、资源利用性等。
二、国有企业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现状
在进行管理活动的时候,国有资产作为客体存在,但是其可以是业绩评价的最后参与者。业绩评价主要针对管理活动进行,也就是说在评价的时候要关注机制及标准等方面。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之处在于业绩评价融入了进来。所以,在进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业绩评价的时候,一定要从国有资产及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展开。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评价现状的研究更加全面和科学。
(一)预算业绩评价现状
基本明确了预算业绩管理系统。现如今所实行的管理机制大体为财政部统筹管理、各基层财政部门负责、各单位协同参与进来。基本确定了评价工作的理念。现如今的工作理念是關注预算规划、执行、监管的全过程,将资金的产出作为重点。对于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来说,也积极参与到预算业绩的工作中来。
(二)财政支出业绩评价现状
制定了专门的评估方案及配套机制。业绩报告模板、评价流程管控、指标系统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明确了评价主体及对象,并将其作为政府及部门预算管理中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内容。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执行了计划、行业、历史这三个标准,并给出了科学的评价结果。依据给出的业绩优劣情况明确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此外,我国很多省份和地区均非常重视财政业绩评价管理,并给出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管理内容。
(三)事业性国有资产贽理业绩评价现状
2006年,我国对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明确指出要针对其进行业绩管理,相关部门专门下发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并认可该方式。我国很多地区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落实,纷纷开展有针对性的业绩评价工作。例如湖南省邵阳在进行财政支出业绩评价的时候将固定资产作为非常关键的维度和重点,并将其作为财政预算的范畴之中,在预算规划时就充分考虑;安徽芜湖制定了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及标准,针对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活动及工作实行考评管理等。
三、国有企业业绩指标考核体系存在问题
(一)制度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现如今,针对我国事业性国有资产业绩评价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存在。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并没有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可以从两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没有法规层面的明确规定;第二,没有可行的操作规范或指导作为依据。
(二)评价主体客体不甚明确
对于我国来说,在进行事业性国有资产业绩评价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也就是说,评价的对象并不清晰,甚至会出现“双缺位”的情况。对于事业性国有资产业绩评价来说,并没有清晰的评价主体。我国的财资[2015]90号文件指出:各级财政主管部门、事业单位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业绩展开评价。从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出,事业单位、财政主管部门应当充当评价的主体,然而并没有在办法中进行充分的定义和明确。
(三)评价指标尚未转化整合
对于我国事业性国有资产来说,其所用的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例如理工类及文史类高校等。由于行业呈现出的多元化特征,自然在监管方面及评价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制定整套合理的业绩评价系统,来对多元化行业及其管理进行评价显得异常困难。现如今,针对事业性国有资产来说,其管理基本实现网络电子动态管控,这种状况下,就可以得到业绩评价的数据信息。所以,现如今的机制文件中,可以看出业绩评价系统及标准的雏形。
四、国有企业业绩指标考核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资产业绩管理念
基于传统来看,事业性国有资产可能只是达到办公需求即可。办公用品、设施等均应纳入固定资产范畴,无法进行价值流动,更无法随意变卖,没有价值产生。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可能使得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无法充分发挥资产最大利用率,更没有高效而言。经营性国有资产和事业性国有资产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前者更看重业绩意识,前者更看重耗费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二)制定资产业绩管理办法
我国制定并施行了业绩管理办法。该《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绩评价暂行办法》对业绩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对于管理行为的制约起到了支撑作用。对于预算管理而言,国有资产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分。相比于预算业绩管理、财政支出业绩来说,针对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绩评价需制定专门的办法进行规范。
根据资产管控方式,分层次制定操作细则。在上述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可以依照资产管控流程的不同进而规划出差异化的操作细则,尽可能涉及到资产的全部环节、全部过程及全部事项。
(三)设计制度实施运行机制
对于任何一项制度而言,机制的施行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想明确制度是否合理或完善,不单单要关注正式发布的管理办法,而且要重点关注配套机制是否可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實施机制的好坏与违约成本高低息息相关,实施机制好的话可使得违约成本非常高,换句话说违约耗费的成本远远高于其获得的收益。
制定评价结果问责机制。要依照业绩评价的结果,对于那些业绩不到位或达到的单位及责任人追究其管理责任或给予激励。对于那些业绩达不到的单位,可以适当降低其预算额度;对于那些业绩达不到的单位管理人员,可以适当降低其奖金或通报考核方式,以达到惩处或警示的目的。对于那些业绩达到或超标的单位及管理人员,要给予相应的激励和表扬。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参考文献:
[1]陆正洪.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5(24).
[2]王小宁,王起彤,都灵.基于 DEA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J]会计之友,2015(24).
[3]吕爱军.国有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以低碳减排为背景[J],时代经贸.2017(25).